汽車召回“拖延癥”是病,得治

11-18

同樣是故障車輛,也同樣危及生命安全,為何汽車召回可以有急有緩,有偏有向?

日本高田氣囊公司已於今年 6 月宣佈破產並完成被收購,但大眾和通用汽車因 " 致命氣囊 " 引起的國內車輛召回才剛剛開始,且召回規模空前最大。

通用汽車從今年 10 月 29 日起,首次在中國召回別克、雪佛蘭、歐寶等品牌車型,共計 252 萬輛;

(截取自 @國傢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網站)

(圖片來自 @國傢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網站)

大眾汽車召回數量更是創下中國史上 " 召回之最 ",涉及奧迪、大眾、斯柯達品牌的多款車型,共計 486 萬輛,且召回時間從 2018 年 3 月 12 日才開始,更有車主甚至要等到 2019 年才會被安排更換問題氣囊。

(截取自 @國傢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網站)

試問如果在召回執行前引發瞭事故傷害,誰來擔這個責任?

就是這樣遲來的召回,還是今年 7 月,國傢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就氣體發生器破裂問題,集體約談大眾、通用、奔馳三傢車企的結果,否則召回時間更不知拖到何時。

很多人可能還不太清楚高田氣囊的問題。汽車安全氣囊本質上就是通過炸藥爆炸快速彈出氣囊,從而在碰撞事故發生時保護車上乘員,但是存在安全隱患的高田氣囊炸藥變質瞭,氣囊彈出時不受控制,不該炸的時候炸瞭,炸開的碎片可能會傷人甚至致人喪命。

清楚瞭問題的嚴重性,再看車企們的拖延,就讓人懷疑消費者至上這句話可能真就是做做樣子。明知車輛存在安全隱患,還任由消費者 " 放心 " 繼續在馬路上開隱患車。

誠然事故發生時氣囊彈出的幾率不高,也確實不是所有的氣囊彈出都會引發傷亡,看上去是小概率事件,可是一旦真發生傷亡,對於不幸的車主來說就是 100% 的概率。

汽車召回不正是要降低這種概率?想拖延就拖延,一天不召回、一個月不召回、一年不召回,被主管部門約談才召回,有安全隱患的車輛就這樣帶病上路。

(上汽通用汽車給消費者的召回短信)

汽車召回 " 拖延癥 " 已經是病態,必須得治。

迄今為止,全球因高田氣囊引發的事故已造成至少 17 人死亡,180 餘人受傷。如果不及時進行問題車輛召回,還會有更多無辜的生命受傷害。從某種意義上說,車輛主動召回也是汽車企業的一面 " 照妖鏡 ",企業的處理態度,正是其經營本質的折射。

2014 年 6 月,美國國傢交通安全管理局開始對高田氣囊進行調查。同年 8 月至 12 月,豐田、日產、本田、寶馬就相繼在中國發起瞭涉及高田氣囊車輛的主動召回。

而大眾和通用汽車,似乎從未認清召回的目的,甚至還在召回時間上與主管部門討價還價。消費者已然在 " 致命氣囊 " 的隱患下一次次與死亡打擦邊球瞭,莫非要等到 " 拖延癥 " 釀成慘劇,才能意識到及時召回的重要性?

這就像被推進手術室岌岌可危的病人,醫生不及時救治,反而卻在推遲治療期限,到底把生命放在瞭什麼位置?還是說車企們並不在乎是否會出事,以為以中國消費者的能力很難像美國那樣,把不作為的車企推上天價賠償的坐席,失信企業也不會對汽車銷量造成什麼影響 ?

即便中國是通用汽車和大眾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即便中國市場分別貢獻瞭兩傢企業全球近四成的銷量,即便因此被牽連 700 多萬個中國消費者,都可以拖著。莫非是這兩傢企業真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反觀美國卻形成瞭巨大的反差:在 2014 年,高田氣囊問題剛剛爆發不久,通用汽車就及時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召回瞭 77.8 萬輛問題氣囊的車輛;2015 年 8 月,大眾就因安全氣囊問題於美國啟動大規模車輛召回,最近的一次全美召回也是去年的事瞭。

為何美國的召回及時,中國的召回卻一拖再拖?

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國召回拖延所引發的後果要比中國嚴重得多。在美國,拖著不僅僅會引來監管部門的巨額罰款,還會因為故意拖延、隱瞞引發民事訴訟賠償案件,因汽車安全質量問題引發的官司賠償額動輒上億美元,哪怕幾起嚴重的事故賠償,就足以給企業一拳重擊。

而中國情況有所不同,就算是因車輛質量缺陷引發交通事故和傷亡,也很少有人質疑車的質量或安全設計缺陷問題,通常將矛頭指向人本身,或是缺乏權威的鑒定結果,打贏一場官司費時費力不說,賠償額度也和美國沒法比。

然而,處罰力度的輕重並不能成為拖延召回的理由,如果一個汽車企業僅用金錢來丈量生命,那就不具備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和可信任感。對於這樣的企業,約談便是縱容,延遲召回的問題隻會愈演愈烈。

既然汽車召回存在嚴重的 " 拖延癥 ",就該對癥下藥。解鈴還需系鈴人,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企業自身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和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而采取主動召回措施。

在主動召回的路上,法律法規該堅決時也不能手軟,處罰力度該加大時一定不能仁慈。即使找企業約談,也該以保障人的安全為首要前提,觸犯安全底線的談判堅決不能讓步。否則,即使藥到也無法根除疾病,還是會有更多起拖延召回事件發生,更多無辜的生命受傷害。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