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英國權貴圈裡最有影響力的華人走瞭

09-01

倫敦當地時間 8 月 29 日晚,一位華人的去世,驚動瞭幾乎海外所有主流媒體,《衛報》、《金融時報》、路透社、彭博社 ......

他是鄧永鏘,因肝癌在倫敦逝世,享年 63 歲。

國人最熟悉的,是他創立的服裝品牌 " 上海灘 " ——高端中式服裝定制。

這個被老外視為 " 中國唯一的奢侈品牌 " 曾經名噪一時,還被世界第二大奢侈品集團 " 歷峰 " 收購過。

鄧永鏘還是英國上流圈人脈最廣的華人,好友包括瞭查爾斯王子夫婦、撒切爾夫人,和戴安娜王妃更是老友。

本文以下內容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 英倫圈 "(UKZONE)

她是戴安娜故交,獲英女王授勛

在鄧永鏘的朋友圈裡," 來頭最大 " 的自然是英國皇室成員瞭。戴安娜王妃在世時就和他是故友。

當年戴安娜到訪香港時,還專程去瞭鄧永鏘開辦的俱樂部 China Club。

查爾斯王子和卡米拉直到近些年也都還和他常有往來,連年輕一輩的皇室成員也和他一起出席各種活動。

他和皇室成員的親密友誼有多久瞭呢?

安德魯王子前妻莎拉 · 弗格森曾表示," 超過 30 年的友誼,徹底改變瞭包括她在內所有人的一生。"

2007 年鄧永鏘和查爾斯一起到訪倫敦中國城

鄧永鏘和卡米拉在一次新書發佈會上寒暄

2009 年,鄧永鏘和尤金妮亞公主一起拜訪切爾西足球俱樂部

除瞭社交能力出色,鄧永鏘在慈善方面也收獲不少好評。

2008 年,為瞭表彰鄧永鏘在慈善事業方面的貢獻,英國女王還親自給他授勛。

除此之外,法國政府也早在 1995 年就授予瞭他法國藝術及文學勛章的騎士勛位。

當然社交圈僅限於皇室的話,並不足以被冠上 " 上流社會紅人 " 這樣的稱呼。

鄧永鏘和包括英國前首相撒切爾、佈萊爾,以及工黨現任領導人科爾賓在內的英國政要,都關系不錯。

他常常和凱特 · 莫斯、" 黑珍珠 " 娜奧米 · 坎貝爾等等超模一同出席活動。

鄧永鏘去世的消息傳出後,娜奧米以及曾主演《角鬥士》《悲慘世界》等一系列好萊塢大片的澳洲國寶級演員羅素 · 克勞也第一時間發推表示對他的悼念。

有意思的是,在 2007 年一次采訪中,當記者問他," 你是如何認識這麼多顯要人士?"

鄧永鏘的回應是," 你的意思是,他們是如何認識我的吧?"

能說出這樣風趣中又霸氣的話,鄧永鏘自然是有著能匹配他自信的人生與事業。

北大教書,創辦 " 上海灘 "

鄧永鏘的各種成就裡,最為出名的便是 1994 年在香港創立的服裝品牌 " 上海灘 "。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創建這個品牌的目標是," 重現上世紀 20-30 年代的中國時尚,所以能看到大量的改良旗袍設計。"

除瞭定制華服之外," 上海灘 " 的奢侈傢居用品、骨瓷產品等等也非常出名。

1988 年,整個品牌被著名的瑞士奢侈品公司歷峰集團收購,成為卡地亞、梵克雅寶、伯爵等奢侈品牌的 " 同門 "。

正是因為如此,時尚屆最權威的業內產業資訊平臺《女裝日報》(WWD)也在今天刊登瞭他的訃告,並盛贊鄧永鏘是 " 鍛造當代中式奢侈品美學的先驅 "。

另一個為人稱道的事業,就是鄧永鏘 2015 年開設的非營利性機構— —中國站 "。

為什麼命名為 " 中國站 "?

他解釋是因為 " 站臺 " 有來有往,他希望中國站能起到一個平臺作用,讓外國人可以進來看看中國,中國人也可以看外國。

中國站在倫敦開幕時,英國查爾斯王儲夫婦到場揭幕

其實,鄧永鏘雖然外表很西化,但很多事業都跟中國有關。

他現任英國太太 Lucy,形容他是 " 炒雞蛋 "," 由裡至外都是中國人 "。

鄧永鏘與 Lucy 合影

在 BBC 的中文專訪中鄧永鏘回憶說,他的中國情結源於 1979 年。在澳門富商何賢的安排下,他和何賢的兒子何厚鏵(後澳門特區首任特首)去安徽爬黃山。

這也是他首次踏足大陸,當下感慨," 雲海太偉大瞭 "。

1983 年,鄧永鏘帶著他當時的女朋友、香港女明星張淑儀來到北京,並在北京大學教瞭一年半的書。

在北大,他一開始教授自己的 " 老本行 " 哲學課,後來又改為英語老師。

他甚至還記得,當時的月薪為 400 多元人民幣,在 80 年代初也算是不小的一筆收入。

1983 年至 1984 年,鄧永鏘在北京大學教書時與其學生們合照

他出身名門,卻不是富二代

在北大教書的鄧永鏘,卻出身香港一個名門望族。

他祖父是已故香港著名富商鄧肇堅。現在,香港仍然能見到以鄧肇堅命名的醫院、學校及慈善機構。

不過,鄧永鏘對 BBC 記者表示,他雖然出身名門,但絕非 " 富二代 "。

由於傢庭原因,他的父親鄧伯勤年幼時重病痊愈後,祖父就已經不願再相認,所以鄧永鏘小時候其實生活貧困。

鄧永鏘童年時的照片

1966 年,當時才 12 歲的鄧永鏘跟隨父母來到英國,並在 13 歲時入學就讀劍橋的私立佩斯中學。

那時候的他,連英語都幾乎不會說,連考試都掛瞭 6 次。他還要邊讀書邊打工,在倫敦 Harrods 百貨公司給客人量褲腳,在中餐館裡兩手托八隻大碟、在馬房鏟過馬糞、甚至還洗過廁所。

不過,鄧永鏘卻迅速適應瞭英國的學習生活,隨後曾先後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攻讀哲學、在劍橋大學攻讀法律。

" 如果你跟我做朋友,我能幫的就一定要幫你 "

早在本月初,鄧永鏘就知道自己隻剩下 2 個月不到的生命。

他不害怕,倒是 " 瀟灑 " 地在《泰晤士報》刊發文章,邀請好友們到倫敦多切斯特酒店參加一場盛大的 " 告別派對 "。

這場盛會原計劃在 9 月 6 日舉辦,但最終鄧永鏘還沒等到,就在故友戴安娜 20 周年忌日的兩天前,先行離開瞭。

面對著鄧永鏘進行瞭一個多小時專訪的 BBC 記者,後來是這樣評價那次的交流:

" 從外表看,他的行為舉止很像一位傳統的英國爵士,但在內心深處卻又是一位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中國人。而且無論在生活上還是事業上,他都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2004 年鄧永鏘在香港

鄧爵士走瞭,他留下的 " 禮儀教科書 " 卻給很多人帶來瞭啟迪。

別把錢包放褲兜裡,因為這樣並不好看

手袋是中產階級的體現,高貴的人會把小物件塞進手套裡;

打包帶走沒吃完的東西,杜絕浪費;

別隻給客人準備一隻杯子,多瞭解客人的習慣,宴客前準備得充分些;

不需要把客人帶來作為禮物的酒打開,把自己珍藏的好酒拿出來待客足矣;

不需要等著別人一起就餐,不然食物會冷掉,當然女王是個例外

他交朋友的 " 社交金句 " 也很溫暖:

" 有很多人覺得,自己幫朋友做瞭一件事,就希望他將來能幫我做一件事。這個看法是不好的,我幫他做什麼事,是自願的。如果你跟我做朋友,我能幫的就一定要幫你。

" 是給予造就瞭我,而不是索取 "

對於死亡,鄧永鏘卻很坦然,信奉作傢 Hilaire Belloc 的一句話:

" 當我死的時候,我希望他們會說:他罪孽深重,但他的書有人讀過。"

文 / Moo 編 / Cassie

- THE END-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