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 中國經濟網北京 1 月 29 日訊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項目組今日發佈的 2018 年 1 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以下簡稱 " 報告 ")顯示,樣本城市以單套總價計算的實際購房支出相差高達五倍,北京最高,大連最低。
2017 年 12 月,樣本城市中,北京以 402 萬元 / 套的總價中位數居全國第一,深圳、廈門分別以 352 萬元 / 套、322 萬元 / 套的總價中位數位居全國第二、第三。而單價中位數居第二的上海,總價中位數卻僅位居全國第四,為 319 萬元 / 套。這說明,上海的實際住房負擔要略低於直覺,當然這是以犧牲居住條件為代價的。大連以 78 萬元 / 套的總價中位數居樣本城市最末,不足第一位北京的五分之一,相對較低的單價和小戶型偏好使得大連的購房支出處於較低的水平。其它總價中位數相對較低的省會及以上城市有長沙、重慶、西安、沈陽、太原等,單套總價總位數均在百萬元以下。
報告指出,2017 年 12 月大數據房價指數監測發現,2017 年除廣州外的一線城市房價持續穩中有降,並未出現反彈跡象。熱點二線城市房價年度漲幅較大,但目前房價總體呈現退熱企穩態勢。市場的趨於穩定,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完善住房市場長效機制創造瞭時間與空間。
報告預計,由於一線城市調控政策放松的概率極小,一線城市房價以穩定為主,短期內大起大落的可能性均不存在。二線城市庫存水平雖然較低,但房價累積漲幅較大。同時,二線城市調控政策也沒有一線城市嚴格。綜合庫存、價格水平和政策方向推斷,二線城市短期房價以慢漲或平穩為主。三四線城市逐步進入退熱或下跌階段。三四線城市當前的低庫存和市場發熱,隻是特定政策和市場環境下的表象。其潛在供應能力和民間空置量都較大,如果市場預期發生變化,可能出現止漲或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