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 年,西門子的創始人維爾納 · 西門子(Ernst Siemens)制成瞭世界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發電機,讓人類邁入 " 電氣時代 "。
而西門子一百多年的發展史幾乎可以被視為近現代工業進程的一個縮影。西門子是 " 德國制造 " 當仁不讓的代名詞,也是不少中國制造企業學習的榜樣。
據 CNBC 報道,北京時間 11 月 16 日深夜,歐洲最大的電氣工程和電子公司——西門子宣佈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 6900 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全球裁員近 7000 人,大部分在德國
西門子公司 16 日在其官網的公告中稱,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 6900 人,而這波裁員中的大部分,即約 6100 名員工的裁撤將在 2020 年之前由發電與天然氣部門完成。該部門曾因提供大型燃氣發電輪機而繁榮興旺,如今則因包括太陽能及風能發電能等再生能源的迅猛發展而受到壓制,嚴重打擊瞭西門子傳統的燃氣發電機組銷售。西門子還表示,將關閉位於該州萊比錫和格爾利茨的兩傢工廠,這也屬於電力部門成本消減計劃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其它受裁員波及的分支還可能包括生產油氣開采產品的精準工業分支。
" 發電行業所遭受打擊的程度及速度前所未見," 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 LisaDavis 表示。" 可再生能源有著很強的創新實力,他們的發電能力迅猛擴張,從而使其他發電形式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 她說道。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瞭解到,目前西門子全球共有 37.2 萬名員工,此次裁員大部分在德國,而除德國外,重組措施還將影響歐洲國傢的 1100 多個工作崗位。在歐洲以外的國傢,預計還有 2500 個工作崗位將受到影響,包括在美國的生產設施和行政職能的整合中有 1800 個工作崗位。
西門子指出,大型電力和燃氣渦輪機市場的形勢已經急劇惡化,全球需求預計將在每年 110 左右的水平,而目前總體產能約為 400,供遠遠大於求。
西門子人力資源主管 Janina Kugel 也在聲明中強調:
" 削減是必要的,以確保我們在電廠技術、發電機和大型電動機上的專業技能在長期內保持競爭力。"
其實,西門子目前營收狀況良好,在其發佈的 2017 財年(2016 年 10 月 1 日 -2017 年 9 月 30 日)業績報告顯示,其在全球的總營收為 830 億歐元,同比上一財年增長 4%。不過報告中同樣反映出一個問題,由於全球發電和天然氣行業的低迷,導致公司在該領域的訂單額比去年下降 1%,公司在發電和天然氣業務方面出現業績下降。
受上述消息影響,截至德國時間 11 月 16 日,西門子股價在法蘭克福股市收盤上漲 0.9%,至 115.80 歐元,市值達到 980 億歐元(約合 1150 億美元)。
德國制造怎麼瞭?
事實上,目前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新能源的開發以及利用率的上升讓制造業正經歷著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全球范圍內,傳統制造業都受到瞭巨大沖擊。但此次西門子的裁員至少是近兩年來該公司最大的規模的裁員。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其實為瞭避免由於這個行業的變化而遭受損失,西門子在此前實施瞭一項名為 "PG2020" 的計劃,但該公司當地時間周四承認,雖然這項計劃幫助其在電力和天然氣行業中取得瞭 " 重大進展 ",但相關措施 " 必須進一步加強,這是因為市場變化的程度和速度都已大幅上升 "。
西門子稱,由於大部分裁員將在德國進行,而當前德國正在組建新的政府,所以此舉可能會不受歡迎。
" 鑒於這傢公司整體狀態相當不錯,如此規模的裁員讓人完全無法接受," 德國最大工會—— IG Metall 的理事 Juergen Kerner 說。他也是西門子監事會成員。
據彭博社,西門子上一輪大規模裁員是在其過程工業與驅動業務部門,在與工會談判後裁減瞭 1700 名員工。西門子的首席執行官 Joe Kaeser Kaeser 上周警告說,新一輪裁員將是 " 痛苦的 "。
目前,西門子在德國發電部門的員工總數約有 16,000 人,約為全球該項業務包括服務在內的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
如今,德國制造業的優勢逐漸被中國取代,但其在汽車零配件生產等方面依然有著不可撼動的優勢,制造業依舊是德國的 " 定海神針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瞭解到,據德國工業聯合會 ( BDI ) 在其最新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預測,2017 年德國制造業的生產 ( 不包括建築業 ) 將增長 3%,在個別行業方面,電力行業增幅最大,產量增幅超過 5%。經過四年的橫向調整後,機械工程行業似乎迎來瞭又一次上揚,產量增幅高於 2%,而且,化學工業可能超過去年的成果,增幅超過 2%。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德國權威質量管理機構德國質量協會(DGQ)和德國市場研究機構 "Innofact" 公佈的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
八成德國人認為 " 中國制造 " 是 " 德國制造 " 的對手;
約 3/4 的受訪者認為," 中國制造 " 的質量 20 年後會更好。
每經記者 胡曉蕊
每經編輯 李凈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