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被稱為是網絡綜藝的元年,以《奇葩說》為代表的網綜在青年群體中引起轟動,成為最成功的網生節目之一。而吸粉無數的《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不僅在電視播出,也在網絡上收獲大量收視率 ......
那時候,似乎隻要一出新綜藝就能被巨大數量的觀眾圍觀。網友不禁猜想,綜藝背後的制作團隊一定能賺好多錢!
然而,最近華錄百納(300291)的三季報顯示,如今的綜藝不再是滿地黃金。該公司綜藝板塊三年來首次出現瞭虧損,或許這組數據意味著,那段綜藝節目風生水起的時光已不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綜藝板塊虧損,競爭激烈成主因?
過去的兩三年,華錄百納的綜藝板塊曾風光無限,這主要因為公司於 2014 年以 25 億元收購瞭以制作綜藝節目為主的廣東藍色火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藍色火焰 ")。
藍色火焰的原股東承諾,2014~2016 年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於 2 億元、2.5 億元和 3.15 億元,其中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稅收返還和政府補助不予扣除。
好消息是,藍色火焰基本完成瞭業績承諾,據華錄百納公告,2014~2016 年,藍色火焰經審計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 2.3 億元、2.28 億元和 3.07 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註意到,隨著藍色火焰 2014 年底並表,華錄百納的業績得到持續助推,2014~2016 年度華錄百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 1.49 億元、2.67 億元、3.78 億元,藍色火焰對公司凈利潤的貢獻占比分別為 154%、85%、81%。
截至 2016 年度期末累計實際凈利潤為 7.64 億元,累計超額完成承諾業績 155 萬元。
而壞消息是,對賭完成後的 2017 年上半年,藍色火焰的凈利潤銳減,華錄百納的綜藝板塊三年來也首次出現虧損。
華錄百納(300291)公告的 2017 年三季報顯示,公司 2017 年 1~9 月實現營業收入 14.68 億元,同比下降瞭 21.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17 億元,同比下降瞭 34.51%,每股收益 0.14 元。第三季度,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5271.98 萬元,同比下降瞭 39.81%。
▲華錄百納三季報 截圖
公司在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中對業績變化做瞭說明,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註意到,綜藝板塊短期利潤不及預期是造成凈利潤下滑的一大因素。
公司投資制作的綜藝節目《跨界歌王》(第二季)躋身 2017 年上半年十大熱門綜藝,這部綜藝也是公司 2017 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前五名的影視作品之一。
然而,公司其他綜藝並不給力,造成綜藝板塊整體利潤不達預期。在 2017 年半年報中,仍處於制作階段的《來吧,兄弟》招商不及預期,賬面餘額達 1.73 億元,占公司全部存貨餘額的 44.5%,公司在產品計提瞭 4714 萬元跌價準備,這對公司綜藝板塊的利潤產生瞭負面影響。
▲華錄百納 2017 年半年報 截圖
事實上,2017 年上半年公司的綜藝板塊已經出現虧損,綜藝實現營業收入 9167.4 萬元,同比下降 76.06%;毛利率為 -8.53%,同比下降 24.36%。
而 2017 年上半年,藍色火焰營業收入 4.12 億元,凈利潤隻有 1567 萬元。
對此,綜藝方面的資深人士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這也是正常現象,
2016 年開始,制作綜藝的公司數量仍在增加,特別是 2016 年網絡綜藝也迎來全面爆發。資本不斷湧入,讓綜藝市場發生瞭明顯變化。一是資本化,一些以影視劇為主業的公司將資本轉向綜藝制作,提升瞭行業競爭門檻。其次專業細分化,一個成功的綜藝節目未來需要整合產業鏈各環節的優質團隊,強強聯合的資源整合才是成功的保證。
綜藝市場競爭加劇
的確,近年來行業馬太效應明顯,中國電視節目制作機構的數量穩步攀升,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中投顧問發佈的《2016 — 2020 年中國綜藝節目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早在 2015 年,獲得《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的機構數量就已達到 8563 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此數據相呼應的是節目產出量直接提升,據統計,截至 2016 年 11 月 30 日,各衛視臺在周末晚間檔的綜藝節目達 144 檔,較 2015 年同期 119 檔增加 21%。
雖然電視節目制作機構眾多,但是僅有少數能夠憑借實力強大的制作團隊、高人氣的明星陣容和專業的拍攝技術等制作出優質綜藝節目,並在短時間塑造品牌影響力。
由於企業冠名傾向於選擇最熱門的綜藝節目,這無異於加大瞭熱門綜藝之間以及各大衛視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除瞭極少數衛視能夠憑借熱門綜藝獲得巨額冠名費,絕大部分衛視節目越來越難接到廣告訂單。
記者發現,2016 年收視率排名前十位的綜藝節目中,有 8 個屬於 " 綜 N 代 "。具體來看," 綜二代 " 節目收視普遍上漲,而 " 三代 " 之後紛紛出現頹勢,也就是行業流行的 " 富難過三 " 的說法。雖然高價冠名費能夠完全覆蓋節目制作成本,所帶來的豐厚收益遠高於行業內眾多小型制作機構銷售版權獲得的收入,但這樣的節目品牌效應能夠維持多久,依然待檢驗。
每經記者 蓋源源 實習生 張玉路
每經編輯 杜蔚 湯亞文
本文為|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