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凍房 " 之後,如何捕捉下一個泡沫?

11-30

來源:米筐投資(微信 ID:mikuangtouzi) 作者:A 先生

一個人一生當中,隻要成功的參與一次較大的泡沫,就能成就人生贏傢。可捕捉下一個泡沫,應如何觀察、思考,並通過哪些細枝末節去發現呢?

在現代貨幣體系下,泡沫遵循這樣的軌跡:信任產生信用,信用產生借貸,借貸產生債務,債務產生泡沫,泡沫吹起、膨脹、崩潰 …… 從而完成一次社會財富的轉移再分配。所以,泡沫是把雙刃劍,雖然精彩刺激,但也要適可而止。

你賺得是什麼錢?

歸根結底,賺錢就兩種方式:

一是你參與瞭財富的創造,作為對你的回報,分配瞭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勞動、專利技術、投資理財等就屬於此類;

二是分配別人的錢,社會財富的總量並沒有增加,隻是轉移瞭,你增加的錢就是別人減少的錢,如龐氏借貸 / 投資、遺產繼承、保險理賠、偷盜搶劫等等。

那下面的例子屬於哪一種呢?

10 年前,你以 50 萬的全款買瞭一套房子,如今你以 200 萬的價格把房子賣掉,賬面看你賺瞭 150 萬——毫無疑問,這錢是買傢轉移給你的。但情況沒有這麼簡單,買傢實際隻掏瞭 100 萬作為首付款,剩餘的 100 萬用的是銀行的貸款。也就是說你拿到的 200 萬中有 100 萬是買傢的負債,你賺的錢中有一部分是別人的債務(準確的說是信貸)。

是的,這本質上也是一種財富的轉移,是買傢把自己未來的收入折現到現在,以銀行貸款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們常說,按揭買房的人月月還款直至二三十年,是一輩子在為銀行打工,而實際上是在為原業主(原房東 / 地產商)打工——賣房賺錢的人或許已實現財務自由、從此輕松愜意的享受生活,但這是以買傢辛勤工作、二三十年的月供為代價的。

但如果買傢破產斷供,之前的賣傢會退還房款嗎?當然不會。買傢此時隻跟放貸的銀行有關系,破產斷供多的話,那就是金融系統風險瞭,此文就不贅述瞭。

由此推而廣之,你需要明白一點:一個人的債務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社會債務越多,肯定就有人賺取瞭更多的收入。消費透支的年代,房貸、車貸、信用卡,債務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可它的另一面是有人因此大賺特賺。

你可以創造增量財富賺錢、也可以轉移存量財富賺錢、還可以讓別人負債賺錢,知道這點很重要。

錢堆積泡沫,信貸就是錢

泡沫是怎麼吹起來的呢?是用錢砸出來的!

錢的堆積推動價格上漲,價格上漲會吸引更多的錢進入,更多的錢進入就會進一步推高價格,更高的價格引發賺錢效應、錢被源源不斷的裹挾進來,由此形成泡沫循環。

在金屬(金銀)貨幣時代,泡沫的形成就是真金白銀的堆積,而社會金銀的數量是相對固定的、並不能立馬增加(開采運輸總得有個時間吧),所以即使泡沫,波及范圍也較窄、影響人群也不大、財富損失也有限,所以歐洲歷史上所謂的三大泡沫——荷蘭鬱金香泡沫、英國南海泡沫、法國密西西比泡沫,其影響的廣度、深度和強度都十分有限。

可到瞭信用貨幣時代(紙幣可以發行,並脫離金銀獨自流通),錢的創造靠的是信貸:銀行吸收存款,把存款放貸出去變成貸款,貸款又會回到銀行系統中形成存款,存款又可以變成貸款,如此的往復循環就 " 印 " 出來瞭市場中的錢。上文中,買房人從銀行貸款 100 萬就是 " 印 " 錢的過程,他的負債就成瞭賣房人手中的現金。

也許你看出來瞭,金屬貨幣時代錢的增加較為緩慢,而信用貨幣時代錢的增加非常容易——也就是銀行的賬戶上敲敲打打多幾個零而已,此時形成的泡沫就會非常巨大,財富轉移也會更加劇烈。1929 年的美國股市泡沫引發瞭大蕭條,2007 年的美國房地產泡沫引發瞭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信用貨幣時代,泡沫大小、持續長短、影響強弱、財富轉移的多少主要看是否有信貸的參與:若有,則驚天駭浪,如 2015 年的股市杠桿牛、2009 年和 2016 年的房價暴漲(一個起因於四萬億刺激、一個起因於房地產去庫存);若沒有,則隻是茶杯裡的風波,如我國歷經多次的小眾投資品泡沫——君子蘭、普洱茶、字畫、紅酒、文玩、紅木、郵幣卡 ……

是的,改變人生際遇和財富階層的泡沫隻能是有信貸參與的泡沫——普通人進入的門檻足夠低、持續的時間足夠長、財富轉移的量足夠大。

追尋信貸,就是捕捉泡沫

錢的堆積產生泡沫,而信用貨幣體系的當下,信貸(貸款)就是錢,因此,要追尋泡沫就得追尋信貸的足跡。市場中正流通的錢就是存量的錢(一般不會減少隻會增加,你聽說過 M2 餘額有比上一年少的麼?隻是增幅降低,但也在增加啊),而新增的貸款(即新 " 印 " 的錢)則屬於增量的錢。

存量錢的流動聚集當然也能產生泡沫,但因為錢在不同的主體(企業 / 政府 / 居民)手裡,流動方向的一致性就稍有難度,所以泡沫吹得就不會足夠大、能持續的時間也不會足夠久。

普洱、字畫、文玩、紅酒等就屬於存量錢的堆積——這些商品不具備抵押貸款的功能,購買它們時也不能貸款,隻能是有錢人(借別人的錢也是存量的錢,隻有從銀行借出來的錢才是增量的錢)去買賣投資。開始是行內的投資、之後是瞭解這行的人投資、再之後會擴展到行業外,但因為沒有銀行貸款的杠桿撬動功能,所以泡沫從吹起到崩潰一般都不超過 1 年、影響范圍窄、波及人群少、財富堆積(轉移)少。

增量的錢就是從銀行系統放出來的錢(就是貸款),因主體單一(全是銀行,隻是不同的銀行,如工行 / 農行 / 建行 / 招行等),很容易造成資金流向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這種錢的增加非常容易),會向某一個、或某幾個特殊領域定向放水,從而招致洪濤波浪的泡沫。

1929 年前,當時的美國銀行有向投資者提供貸款炒股的業務,因為有信貸的參與,才有瞭美國歷史上的大牛市;

2007 年美國次貸危機前,銀行向不具備還款能力的購房人貸款買房(增加瞭貸款人的數量,且房屋的升值部分還可以抵押再貸出錢來,用於還貸或消費),由此產生瞭美國歷史上最大一波的房產牛市;

2015 年中國股市的杠桿牛,同樣有銀行信貸的參與——銀行資金以優先級(保本、固定收益)的形式參與民間配資(即銀行的錢借給配資公司炒股)進入股市,引發瞭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2016 年的房價暴漲,更是在去庫存的指導下,各銀行快馬加鞭的放貸造成的。

那如何追尋信貸的足跡呢?

我們該怎麼做呢?

請記住:你賺的錢是信貸,你賺的錢是別人的債務,那就圍繞這個核心去考慮如何博取溢價泡沫。

首先,要選一個信貸寬松的大環境。隻有信貸寬松瞭,市場中才會突然冒出大量的錢,錢多瞭,你才容易捕捉到啊。在信貸緊縮期或信貸寬松的初期買資產(比如房子),價格會較低,在信貸寬松的中後期出售資產,就會有更高的溢價(溢價就是信貸吹起來的)。

信貸松緊的標準也好判斷:降息、降準、利率打折就是信貸寬松;加息、升準、利率上浮就是信貸緊縮瞭。再直白的話就是:容易貸款就是寬松、貸款放款很難就是緊縮。

其次,要選一個有信貸屬性的產品。信貸屬性的標準就是能抵押、能貸款、能借錢購買,具有杠桿屬性。前文已說瞭,有信貸參與的投資品雪坡會足夠長、泡沫會足夠大,你的獲利也就會足夠多。房子、股票、股權等這些投資品就具有信貸屬性(一段時間鋼貿企業的倉單也具有信貸屬性),泡沫的機會也就會足夠多。

另外,也要考慮區域 / 城市 / 投資品的具體信貸情況。金融業發達的地區或城市(東南沿海及省會二線城市等),貸款容易,信用貸、消費貸、抵押貸、經營貸、大額信用卡等非常普遍,就容易有泡沫、就容易產生溢價。投資品的信貸情況也要考慮,如某些城市(如深圳)的房子較容易高評高貸(評高房價,貸更多銀行的錢,從而降低首付),那它泡沫溢價的機會就較多。

瞭解信貸,知悉泡沫,願你能掌握貨幣流水的往來脈絡,隨波逐流,搏擊收益,成為抄底和逃頂者,而不是韭菜和接盤俠。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