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4 日,保監會發佈監管函,這一次,監管層盯上的是國內保險巨頭平安人壽。
當天,保監會連發三條監管函,分別對平安人壽、新華人壽和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監管要求,原因均是上述三傢險資境外投資業務違反瞭《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中關於可投資國傢或者地區的相關規定。
事實上,《細則》中規定的可投資國傢及地區,已經包括全球主要經濟體,保監會以此為緣由加強監管,或欲敲山震虎,表明監管層一視同仁,不會放過其他細小的違規行為。
敲打平安人壽
根據保監會監管函顯示,平安人壽因境外投資業務違法瞭關於可投資國傢或者地區的相關規定,要求公司對違規內容作出整改,並在一個月內報送相關整改情況。
小編查詢相關資料發現,《細則》規定包括瞭大部分發達市場和部分經濟狀況良好的新興經濟體。其中,發達市場包括瞭美國、日本以及英法德意在內的主要發達國傢,而新興市場也包涵瞭韓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等經濟體。可以說,這份名單包括瞭全球主要經濟體,違反上述 " 關於可投資國傢或者地區的相關規定 ",可能是投資一些並不重要的經濟體。
不在上述名單,並且經濟體量較大的國傢或地區,主要是以沙特、伊朗為代表的中東國傢,以及越南、阿根廷等。或許,平安人壽即使在這些經濟體存在投資,也不會入監管層法眼。真正的問題,可能出在海外房地產投資上。
提起平安海外投資,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其投資富通集團的慘痛經歷。2007 年,平安雄心勃勃地向海外進軍,當年 11 月,平安以 196 億元購入比利時富通集團,後續又增持股份達 4.99%,先後投資約 238 億元。
事與願違,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富通集團被比利時政府國有化,並以低價出售,平安因此損失達 228 億元。截至 2007 年末,平安總資產 6510 億元,凈資產 1072 億元,此次投資無疑令平安大傷元氣。
或許受傷太狠,此後中國平安境外投資一直較為謹慎,多以房地產的形式存在。2013 年 7 月,平安人壽以 2.6 億英鎊的價格收購倫敦地標建築勞合社大廈,這是中國保險公司第一次跨境收購海外房地產。勞合社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買下該大樓既可以在倫敦金融城落腳,也顯示瞭平安的雄心。
2015 年 1 月,平安人壽再次出手,斥資 3.27 億英鎊購得倫敦金融城南側、緊鄰倫敦著名歷史建築倫敦塔的大型寫字樓倫敦塔廣場(Tower Place)。此大廈位於倫敦最負盛名的 EC3 保險業區域中,使用面積達 3.57 萬平方米。
上述《細則》第三章投資規范中顯示," 直接投資的不動產,限於位於附件 1 所列發達市場主要城市的核心地段,且具有穩定收益的成熟商業不動產和辦公不動產。"
投資勞合社大廈與倫敦塔廣場,明顯符合上述規定。不過,平安人壽也有可能以 PE 的方式參與其他房地產項目。早先平安人壽收購勞合社大廈,就是由平安信托房地產海外投資團隊操刀,據該團隊負責人張曉鵬介紹,該團隊主要受平安集團保險資金委托,配置現金流穩定的不動產。
2015 年 10 月,中國平安與美國 Blumberg 組建地產投資平臺,在平安信托的協助下,第一次進軍美國物流地產市場。2016 年,有消息稱平安信托與香港鷹君集團簽訂協議,組建一隻人民幣基金,主要用於投資在美國舊金山和馬利佈地區的兩處豪華住宅房地產項目。以平安人壽與平安信托的合作關系,險資很有可能作為 LP 出資。
一般來說,物流地產不會位於 " 城市核心地段 ",住宅項目又不屬於 " 成熟商業不動產和辦公不動產。"因此,此次平安人壽收到監管函,可能與地產投資違規有關。
海外投資也要脫虛向實
壽險一般投資期限較長,而房地產投資同樣是長期投資持有,正好匹配壽險的久期。因此,平安人壽在國內大量投資房地產,而平安一度被稱為中國最大的 " 隱形地王 "。
早前有分析認為,平安人壽在海外的不動產投資,和其在境內投資成熟商業地產、寫字樓的資產配置屬性一致,目的是為瞭獲得穩定可觀的租金回報。
當風向變瞭的時候,平安人壽也要掉轉航向瞭。2017 年 6 月,海外投資市場風雲突變,萬達系、復星系多隻股票、債券毫無理由地閃崩。後分析原因,主要是銀監會於 6 月中旬要求各傢銀行排查近年來海外投資比較兇猛、在銀行業敞口較大的民營企業集團。
有分析指出,國內企業近期投資大多以金融、不動產、文化消費類資產為標的,價格不菲且公允價值難以計量,嚴重背離瞭 " 脫虛向實 " 的產業導向。
目前,平安人壽已經有瞭調轉航向的苗頭瞭。2017 年 9 月 22 日,平安人壽宣佈將認購全球最大漢方藥制藥公司日本津村株式會社定向增發及出售的庫存股,交易總額為 273.2 億日元(折約 16 億元人民幣)。交易後,平安人壽持有津村公司 10% 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新《中醫藥法》出臺後,大大簡化生產此類中藥復方制劑的審批流程,而平安人壽入股津村正是對此寄予瞭希望。簡化古方處方藥的審批流程在日本的歷史上也發生過,而正是因為這樣的政策造就瞭今日的津村。
自入股富通慘敗後,平安很少參與境外股權投資,此次平安人壽入股津村,說明公司戰略的調整。或許,平安人壽內部人事變動也能證明這一點。2017 年 12 月 28 日,平安人壽孟森替代張雪巖成為境外投資業務風險責任人。有趣的是,張雪巖 2017 年 6 月 15 日才被予以該職務,就任不足半年便卸任,平安人壽的意圖耐人尋味。
據悉,張雪巖主要在另類投資(主要是房地產投資)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而孟森 2013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連續多年擔任平安人壽股權投資業務和不動產業務專業風險責任人。這或許說明,平安人壽今後可能偏向於產業類股權投資,以符合 " 脫虛向實 " 的產業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