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後,我在北京有房有車有房貸

11-04

文/張五毛 編輯/唐尼

前幾天,一篇關於 "800 萬學區房 " 的文章在手機上刷屏。我轉給瞭我那個賣飛機的同學——張發財。

張發財回我:我又沒買 800 萬的學區房。

我說:那你買的是多少錢的學區房?

他回我:1400 萬!

我說:能跟我談談,買 1400 萬學區房是怎樣一種體驗嗎?

張發財說:沒啥體驗,孩子上學需要,就買瞭呀!

我說:1400 萬呀,你幹點啥不好?就買個 90 平米的破房子?

張發財說:那你說我應該幹點嘛?有錢人穿個名牌,人傢說是土豪;出去周遊世界,人傢說我們行萬裡路也隻是個郵差。現在的互聯網,整得我們有錢人都不知道該怎麼活瞭!

我說:看來你對我們窮人意見很大嘛!

張發財說:咱們拼命賺錢,不就是想讓孩子生活得更好嗎?在我看來,為孩子的教育投入是最值得的。再說瞭,這房子等孩子上完小學,還可以再賣,說不定還能賺個幾百萬。無論從使用價值,還是從投資價值看,都是隻賺不賠的買賣。我搞不懂為什麼網上會有那麼多千奇百怪的批評!

……

作為買不起 800 萬學區房的一員,按說,我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這種 " 暴力消費 "。但是我沒有那樣做,因為認識張發財,我對有錢人的生活有瞭一些更直觀的認識。張先生雖買不起 800 萬的學區房,但我能理解那些買學區房的人。

網上關於 800 萬學區房的討論已經妖魔化。有人說,有錢人就是任性!有錢人就是沒腦子!實際上,很多買學區房的人和張發財一樣,隻是做瞭一項人傢認為值得的投資而已。

針對 800 萬學區房的非議聲中,有一種觀點人氣頗高——你買瞭 800 萬學區房也未必能培養出個總統,你上瞭北大也未必能培養出個富翁。

這句話讓買不起學區房的人瞬間實現瞭酸堿平衡。但細一琢磨,這句話又站不住腳。因為有錢人買學區房的目的,不一定是為瞭孩子能成為總統或富翁。或許,人傢隻是想讓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能有一個更精彩的人生。

800 萬學區房確實保證不瞭孩子能有個成功的人生。但上一個好學校,能提高孩子成功的概率。上過大學的比沒上過大學的成功概率高,北大畢業的比普通大學畢業的成功概率高。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父母規劃的不是孩子的 " 人生 ",隻是他們的 " 殘生 "。

知乎上有個帖子:為人父母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出現頻率最高的答案是:焦慮。

我們終其一生,也沒法保證孩子有一個幸福的人生。這是多麼讓人焦慮的事!但換個角度想,既然保證不瞭,又何必焦慮呢?

我有個高中同學,在某 985 高校讀完大一就退學瞭,回去重新讀高三。因為他實在受不瞭爸爸給他選的專業;還有個同事去年突然辭去瞭某國企中層領導的位子,下海創業去瞭。他說,活到快四十歲瞭,才明白自己過得是爸爸的人生,他要為自己而活。

那些試圖規劃孩子 " 人生 " 的父母,其實規劃的都是自己的 " 殘生 "。

一個沒有思考能力,不懂得自己思考人生的孩子,永遠都不可能靠著父母的規劃馳騁人生。

16 年前,我第一次走出秦嶺大山。16 年後,我在北京混得有房有車有房貸。作為別人眼裡的 " 成功人士 ",我一直都不無驕傲地向別人分享我的成功經驗:我接受過最好的傢庭教育。

小時候,父親在外工作,我的教育工作主要由母親負責。母親不識字,也不會講什麼大道理。在我整個求學生涯中,她從沒看過我的成績單,也沒開過傢長會。她隻做一件事,就是信任和鼓勵。

11 歲時,大姐找對象,母親征詢我的意見。我吧啦吧啦說瞭一堆。雖然說瞭也不算,但母親的征詢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14 歲那年暑假,父親帶著母親去外地看病,我一個人在傢掌管小商店。母親說:媽相信你能行!結果我一個暑假連進貨帶賣貨帶盤存,比他們幹得還好,還順帶養肥瞭兩頭豬;17 歲時,我初戀。女友給我寫的信被母親截獲。她老人傢如獲至寶,樂得合不攏嘴。我到現在都記得母親的話:媽覺得你年齡還小,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學習上;我相信你能處理好這個事,但不能傷害人傢。

每每聽別人談早戀問題,我都會想起母親的這些話。在我看來,母親的話,觀點明確,態度溫和,高屋建瓴。幾乎可以作為父母在孩子早戀問題上的標準答案。

母親隻陪伴瞭我 19 年,她不識字,也沒有給我太多的物質保障。但是,因為她的鼓勵和信任,讓我有瞭更多歷練,讓我一直都相信自己很優秀。今天和大傢分享這點經歷,是想告訴大傢,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很多因素,並非隻有一條路可走;一個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有很多,並非隻有學區房能讓你安心。給不瞭孩子學區房,就應該在其他方面更努力,同樣可以提高孩子的成功概率。

真正能夠左右人生的,往往是一些無法量化的能力。

人生過半,梳理自己和同學們的人生。能得出這樣一個規律:真正能左右人生的,往往是一些無法量化的能力。

在我所有同學中,如果僅從金錢衡量,混得最好的不是高考狀元,也不是 985,211。而是高考落榜的高中同學劉大胖。此人前些年在老傢開礦,這些年在北京經營一傢土特產銷售公司,年銷售額好幾個億。

劉大胖最大的特點是仗義,上學時,對所有的同學都有求必應。後來走向社會,他把這種仗義演變成瞭領導力,無論他身處何種境遇,總能聚攏一群人,跟著他一起幹事情。

再來說說張發財,此人最大的特點是愛琢磨。每次見面,都要跟我談談世界經濟,談談一帶一路。張發財說,他之所以能從房地產中介幹成今天的飛機銷售公司老板,全靠琢磨。

其實,張發財的所謂 " 琢磨 " 是一種思辨能力。這種能力能讓他保持清醒,與時俱進。

舉這兩個例子並不是要宣揚學習無用論。隻是想告訴大傢:有些無法量化的能力,在我們的人生中至關重要。比如領導力,思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等。

這些能力是一個人的內功,看不見摸不著,無法量化,很難評比。但卻是一個人能否走得更遠,飛得更高的決定性因素。這些能力的培養,用不著 800 萬的學區房,隻需要我們打破傳統觀念,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即可。在這裡,我給大傢說說我的育兒經:

閨女上幼兒園時,老師跟我說,你可要想好瞭,孩子在我們學校受傷的概率比別的學校要高!

我問為什麼?

老師說:在我們園裡,孩子們發生沖突,我們不會在第一時間介入,我們會讓他們自己解決,他們解決不瞭老師才會介入。所以,可能會有點小傷,你們得有心理準備。

我說:好,我接受你們的教育理念。

三年幼兒園下來,閨女的社交能力和處理矛盾能力都有很大提升。

閨女去上英語培訓班時,老師又跟我說:你可得考慮清楚瞭,老師不會逼孩子背單詞背課文背語法 ……

我問:不背這些,那你們教什麼?

老師說:我們培養綜合能力!在課堂上老師會營造出可聽、可感、可觸摸、可互動的語言情境,幫助孩子建立思考問題的模式。比如教顏色,老師不會簡單地教孩子識別這個是藍色這個是紅色,而是會在此基礎上問紅色和藍色加在一起會是什麼顏色?還會通過繪畫、講故事等多鐘形式,讓孩子將顏色表達出來,而這些過程,全部是在英文的環境下完成的。

我們會把學習情境放在真實的生活場景當中,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整個學習過程,我們不隻是教英語,背單詞。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溝通技巧、團隊意識,還有他的創造性思維。

我說:" 好,我從小就討厭死記硬背,我接受你們的教育理念 "。

每次去接閨女,她都會嘰裡呱啦跟我飚英語,其實,我並不在意孩子記住瞭多少單詞,但我真的喜歡她下課時高興的樣子,喜歡看她說英語時的那份自信和純真。

著名作傢紀伯倫曾在詩中寫過這樣的話: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父母是弓,兒女是箭。我們能做的隻是把弓拉滿,至於她能飛到哪裡,我們說瞭不算。為人父母,需要學習,需要盡力,但並不需要太多的焦慮,因為比起 800 萬學區房,孩子更需要一對陽光自信的父母;我們要做孩子人生中有力的弓,也要做自己生命裡能夠飛翔的箭。

-THE END-

● 作者:張五毛。陜西洛南人,80 後青年作傢,曾出版長篇小說《公主墳》,最新小說《春困》正在熱銷中,個人微信公眾號:張先生說(ID:zhangxianshengshuo)幽默不流俗,理性不學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 主播:恒聲。用微笑回報生活,讓聲音定格美好。願我的聲音能夠傳遞溫暖和感動,陪你走過人生中的每一程。個人微信公眾號:恒聲音樂日志(ID:FMfenghengsheng)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