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行業“陰陽兩重天”,喜茶獲 3 億融資

03-22

喜茶瞭解一下?

當你剛剛排完半小時長隊,滿心歡喜的捧著喜茶發朋友圈時,這傢網紅茶飲店已經完成瞭兩輪共計 4 億元的融資。

據 FBIF 報道稱,喜茶近日獲得 A+ 輪投資,由美團點評旗下產業基金龍珠資本領投,融資金額在 3 億左右。繼奈雪の茶 19 日宣佈獲得數億元 A+ 輪融資、茶煮獲得千萬 PreA 輪投資以後,這是 2018 年開年以來,第三個新茶飲品牌的融資消息。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2016 年,喜茶便獲得瞭 IDG、樂百氏創始人何伯權共同投資的超 1 億元的融資。

據瞭解,喜茶的這筆融資,除瞭會被用作基本的門店擴張,以改進或解決排隊問題外,也投入到店鋪設計,在店鋪的空間體驗上狠下功夫,會推出不同風格的主題店。

喜茶去 " 網紅化 ",痛並快樂著

如果說喜茶成為 " 網紅店 " 隻是一個意外的話,那麼去 " 網紅化 " 就變得不那麼意外瞭。

排數小時的隊,隻為買一杯 20 多元錢的茶飲,這是喜茶走紅的真實寫照。不少前去排隊的人,不隻是為親自嘗嘗它的味道,更是為瞭去享受辛苦等待很久,手捧喜茶 LOGO,在朋友圈收獲一片 " 贊 " 時,那份暢快的心情。

不得不說," 饑餓營銷 " 帶來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從 2015 年下半年逐漸開始,喜茶單個的區域輻射,引爆瞭互聯網,形成瞭極具規模的裂變式傳播。一傢不到一百平米的商場店鋪,一天銷售茶飲 4000 杯,每杯均價 25 元,單日流水 10 萬元。喜茶一夜之間被大眾熟知,但質疑聲也隨著而來。

二十多元的奶茶,從黃牛手中接過,就變成瞭上百元的稀世珍品。大眾和媒體們一方面肆意追捧著這一新生事物,一方面又處處 " 防著 " 它。喜茶多次被指雇人排隊、炒作、饑餓營銷 ……,卻絲毫沒能撼動其的網紅頭銜。

喜茶一邊享受著各種朋友圈帶來的殊榮,一邊小心翼翼的試探著新的發展邊界。

絕大多數風靡隻有 " 一時 ",喜茶也不例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喜茶在互聯網上的熱度就有瞭較明顯的下降。

上海地區,幾傢新店的開張,分散瞭客源,也緩減瞭人廣店的 " 尷尬 "。從前幾小時的排隊時間,被縮短為十幾二十多分鐘,越來越多的 " 好奇寶寶 " 喝到瞭朋友圈的那個 " 贊 "。

原本稀缺的不再那麼稀缺,這是喜茶最樂意看到的,也是其最怕看到的。

既要擴大規模,又要保持品牌熱度,喜茶從一開始就選擇瞭像星巴克學習。將茶飲做成標準化,是喜茶能夠獲得資本青睞的一大原因。配合不斷升級的空間體驗,和向黃金地段不斷擴張的打法,喜茶希望成為茶飲界的 " 星巴克 "。

這樣的戰略無疑對資金的依賴特別大。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曾表示:" 獲得風投的新興餐飲品牌會有一定的門店擴張壓力,但產品質量、供應鏈問題以及企業內部管理未能妥善處理好,就進行瘋狂開店,這樣會增加品牌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

黃金地段,意味著重資產會加重;全部自營,意味著擴張速度會減慢。喜茶是借著網紅熱度一崛起而起的,要在眾多茶飲品牌中繼續保持其優勢,品牌營銷方面的投入可能會成為喜茶未來較大的成本。

與此同時,那些同樣備受資本追捧的茶飲品牌在戰略發展上也絕對不輸給喜茶。面對四面楚歌的圍剿行動,去網紅化,成為喜茶當前最憂慮卻又不得不為之的最佳選擇。

茶飲市場 " 陰陽兩重天 "

據中信證券預估,中國的新茶飲市場容量在 400 億 -500 億之間。而美團點評的數據指出,未來新茶飲市場規模超過千億。

盡管市場潛力巨大,但從目前的局面來看,整個茶飲市場陰陽兩重天。

不光是喜茶,2016 年,被定位為新式茶的因味茶獲得劉強東 5 億元投資。同年,抹茶食品品牌 " 關茶 " 也獲 300 萬元天使投資,並於 2017 年完成瞭千萬級人民幣 PreA 輪融資,資方峰瑞資本和李康林跟投。2017 年初,奈雪の茶獲天圖資本過億元的融資。僅 2017 年新茶飲行業融資記錄就已突破 13 億。

新式茶飲不光是創業者們最為推崇的新風口,更是各資本們瘋狂爭奪的肥肉。

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品牌茶飲店的關店數量也同時創下瞭十年來的歷史新高。根據美團點評發佈的《2017 中國飲品店發展報告》顯示,2015 年下半年開始,半年飲品店關店數逐漸增加,2017 年上半年飲品店關店數超過開店數 28%。

因奶茶品類的加盟費、入行門檻較低,毛利率很高,可復制性極強等原因,就導致許多非專業的加盟商湧進這個行業。

越來越多人的加入,也勢必會導致行業同質化嚴重,同一區域覆蓋過載,競爭越發激烈。抗風險弱,缺乏餐飲經驗,資金鏈不足,選址錯誤,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加盟體系欠缺指導和管理,原材料供應難受保障,甚至還有故意騙取加盟費的行為等原因,使得很多加盟商提早 " 死 " 在瞭眾商混戰的血泊中。

最後活下來的,大都是有足夠資金控制的品牌。現如今,依舊有舊的品牌正在死去,新的品牌剛剛發芽,無奈地循環著這一輪回。

茶飲行業,迎合消費者需求已開始跟不上這個時代的頻率瞭。創造需求,成瞭越來越多 " 僥幸 " 活下來的品牌們感受最深的真諦。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