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又走一員大將!錢少瞭?還是心裡委屈瞭?

03-03

萬科,再失一員大將!

昨日,成都當地多傢媒體發佈消息證實,萬科成都總經理沙驥最近已經離職瞭,跳槽到深圳卓越集團。

萬科成都區域可謂萬科全國佈局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更是核心地位。就在去年 10 月,萬科集團還高調表示,萬科把中西部區域的總部放在瞭成都,不僅要在成都一地增加投資 2000 億元,而且還要將集團旗下所有業務都要放在成都。

但是,就在開年之時,甚至就在狗年元宵節當天,傳出瞭萬科成都領軍人物跳槽的消息,令人震驚。

沙驥離開:著名的 " 萬科戰投幫 " 面臨瓦解

從公開信息來看,沙驥非常年輕,1978 年出生,研究生學歷。2004 年加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曾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與投資管理部助理總經理,昆明萬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5 年 6 月,成都萬科總經理張晉元辭職,萬科成都區域本部副總經理沙驥繼任成都萬科總經理。

沙驥和前任張晉元的履歷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都來自萬科戰略與投資管理部,這就是傳說中的 " 萬科戰投幫 "。地產八卦女曾刊發過一篇《萬科鬱亮 | 戰投幫崛起》,該文的核心觀點引述萬科內部人士的話說,戰投幫成瞭鬱亮的內閣,搭建瞭最強班底的核心堡壘。

從 2007 年萬科發起代號為 "007" 的人才招聘計劃開始,一大幫地產精英奠定瞭未來十年的萬科版圖。當年的孫嘉、劉肖分別在如今升任為萬科集團 CFO、萬科北京 CEO。

根據公眾號 " 覓窩 " 的整理,2008 年,30 歲的孫嘉成為萬科戰投部總經理,副總經理則是沙冀。上任戰投部不久,孫嘉將從劉肖挖回萬科戰投部。2 年後,孫嘉被調往西安萬科擔任一把手,沙驥奔赴昆明萬科擔任一把手。

劉肖接替孫嘉掌管萬科戰投部,2012 年劉肖被鬱亮派駐杭州萬科擔任一把手,接替其職務者則是同樣出身麥肯錫的張晉元,到 2014 年張晉元被鬱亮空降成都,擔任成都萬科一把手。

如今,細細數來,張晉元先後跳槽到華夏幸福、泰禾集團,如今是泰禾北京負責人,還是泰禾海外業務拓展的主要負責人,沙驥出走深圳卓越集團副總裁,目前僅剩下劉肖、孫嘉等明星猛將繼續為鬱亮出力。

最後的戰投幫還會堅守多久?

萬科離職潮,始於 2010,終於 20XX?

重要大將沙驥離職,隻是萬科近八年來大規模人才流失的冰山一角。

最早離開的高管是公司副總裁陳東峰,2010 年 10 月離職。

在 2011 年 1 月,萬科執行副總裁徐洪舸、副總裁肖楠雙雙離職,隨後另外一個執行副總裁劉愛明也離職。

再後來,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袁伯銀也閃電離職。

當時媒體報道,萬科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出現四分之一的高管流失,被業界認為萬科高管團隊近年來發生的級別最高、最密集的人事變局。

到 2015 年,萬科進入瞭又一個重要的人事調整高峰,這次調整就是以萬科集團副總裁毛大慶的離職開大幕的。

這一年是萬科新老交替的關鍵年。據統計,包括陳東鋒、毛大慶、徐洪舸、肖楠在內,自鬱亮執掌萬科以來已有 9 位 " 王石時代 " 老將(均為副總裁級別)先後離開萬科,還包括瞭許國鴻、劉愛明,杜晶,袁伯銀和肖莉。

雖然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如此大規模地在 2015 年走失大將,並不是一個好事情。就在 2015 年,一篇名為《一位北京萬科離職員工的自述》的稿子震撼很大,關於員工年終獎被議論紛紛。

萬科的薪酬激勵機制一直頗受詬病,或許是員工離職頻繁的重要原因之一。

經濟觀察報去年 6 月 30 日報道,即便是 2017 年過去瞭一半,萬科一些員工一季度獎金都沒有發放,到期可以提取的年終 EP(經濟利潤)獎金也無法提出。一般來說,這些員工的獎金,第一季度是在 4 月初發放,第二季度是在 7 月初發放,集團層面是半年度獎金,是 7 月初發放。

" 萬科的工資發放流程,是地方公司向集團申報,集團下發到區域公司,區域公司再下發到個人,今年一季度的季度獎金都沒有收到,就發瞭基本工資。" 萬科員工張敏(化名)擔心,二季度獎金仍會沒有說法。

楊雯(化名)是萬科工程管理系統的高級專業經理,她在 2017 年 6 月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說,她主要負責在建項目日常品質管理和待交付項目健康評估工作,月薪 20000 元,突然不發放季度獎金,可能造成她房屋斷貸,不得已規劃離職。

離職頻發背後:" 激勵黑箱 " 悄然曝光

一邊是備受詬病的激勵政策,一邊卻是王石、鬱亮獨享獲利超 10 億的激勵黑箱。就在農歷新年後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前夕,一篇《萬科 " 激勵黑箱 " 終曝光:王石、鬱亮 7 年獲益超 10 億?》的自媒體文章引發關註。

盡管高級副總裁譚華傑為此花費瞭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進行解釋,但是依然難以完全說服輿論的質疑。

譚華傑表示,過去 7 年,王石、鬱亮通過萬科合夥人制度拿走瞭 10 個億,這當然不是真的;而七年間王石共拿走 1.7 億,這個數字其實也不對,隻有每年公佈的薪酬是對的。

此外,針對媒體報道的金鵬和德贏兩個資管計劃的情況,萬科董秘朱旭也回應稱:金鵬和德贏是獨立運作,跟萬科沒有關系。兩個資管計劃的管理人表示:第一,沒有多層嵌套;第二,兩個資管計劃並沒有到期,到期後會按照相關規劃進行妥善管理。

但媒體對此繼續分析認為,目前一個不爭的事實是:

萬科通過經濟利潤獎勵制度,每年計提 10% 的經濟利潤用於加杠桿後買入萬科的股票,也就是 " 金鵬資管計劃 "。至於德贏資管的資金來源,目前尚未明確的說法。但金鵬、德贏兩大資管計劃在成立的初期存在人事交叉的情況,在寶萬股權之爭中也曾先後買入萬科股票,並被稱作王石的 " 隱藏底牌 "。

如此復雜的兩個標準,兩種激勵,必定讓萬科員工面臨一種不公平對待的心理狀態。在這樣的激勵政策下,萬科骨幹的流失或許真的印證瞭傳聞為馬雲所說的 " 員工為什麼要辭職的原因 ":1、錢少瞭;2、不公平對待 ,心裡委屈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