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酒報
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理查德 · 塞勒提出瞭 " 助推 " 理論,運用到市場理論中,你就會看到,當廠傢政策出來的時候,會引發一種企業完全沒有意識到的反效果,而這種反效果實際包含著一種反作用力,而這種反作用力來自於預期效果中自動加 " 不 " 的機制,最後的結果就是 " 事與願違 "。
2017 年,茅臺一再祭出控價舉措,但市場的火爆需求反倒應驗瞭一句話——禁忌是一種誘惑,誘惑也是一種禁忌。
為什麼 " 玩 " 的是茅臺
2017 年,茅臺可以用 " 火火火火火 " 來形容,自 2017 年年初以來,茅臺股價與飛天茅臺價格 " 比翼齊飛 "。茅臺股價從 2017 年 1 月 6 日的 350 元,直升至 2017 年 12 月 29 日的 726 元,2017 年春節前後,茅臺聲明 819 元的出廠價不變,但一批價仍居高不下,維持在 1150 元左右。到 2018 年春節,盡管茅臺給出瞭 1499 元的市場指導價,但市場給出的答案卻是 " 一瓶難求 "。
市場環境變瞭,消費能力變瞭,而茅臺的產能卻 " 追不上 " 需求的增量。
來自茅臺官方的數據稱," 目前,茅臺 2.8 萬噸的年產能, 合計為 5600 萬瓶茅臺酒,而我國有十多億人口,按照 3.4 億到 4 億個傢庭算,還不能讓每個傢庭在大年三十這天都喝上一瓶茅臺酒。"
非喝茅臺不可嗎?為什麼要喝茅臺?
這要歸結於新時代消費背景下,圈層經濟的普遍化和品質消費的常態化,越是圈層化的消費越需要有符號印記明顯的 " 社交工具 " 加持。
從丁磊的烏鎮飯局到劉強東達沃斯之行的 "2 萬億美元朋友圈 ",不難看出,如今,人們講究的是有效社交,意在集結體量相當、段位相等的朋友在一起,通過圈層之間的互通有無,大傢可以利用現有資源,獲得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方式。
有段子手戲稱,寵溺茅臺的都是油膩的中年男人。他們有能力消費,而且對 " 國酒 " 茅臺有一份情結在裡面,喝茅臺既能彰顯組局者的 " 誠意 ",又能借助這一 " 社交工具 " 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大傢進入到易溝通的狀態。因而,在節慶聚會或高端宴請上,喝茅臺,還是喝其他?似乎已經成為瞭二選一的問題。
收藏的需要,理財的剛需
茅臺鎖定的是新興的中產階層。如今,茅臺賣的已經不單單是酒,它還成為瞭受大傢熱捧的 " 硬通貨 "。"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前段時間,把二兩茅臺等於一兩黃金價格的說法甚囂直上,如今,茅臺酒的現貨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鏈接愈發緊密。有業內人士指出,茅臺酒的供不應求,夾雜著民間炒作的因素。
對此,著名老酒收藏專傢劉鋼向《華夏酒報》記者解釋說,新茅臺酒市場上現在一瓶難求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主要是被人囤積起來瞭,但不可能是茅臺經銷商。經銷商靠正常差價已經大賺瞭,沒必要繼續囤積,經銷商的作用本就是將酒從廠傢傳遞到市場,存小部分未來獲利也是有的,但不是主力。
另外,茅臺廠傢對旗下經銷商有著嚴格的監管,經銷商沒有必要 " 以身試法 "。
事實是,酒大都被遊資囤積起來瞭。
在市場整體投資方向不太明確的背景下,保存茅臺酒實物,是一種保值——增值的需要。也有部分資金既炒茅臺股票,也囤積茅臺酒實物,相互抵消風險。
而財經作傢吳曉波也在一次討論中驗證瞭 " 囤 " 茅臺的說法。
他說,有一次,朋友們聚在一起討論,得出瞭一道傢庭投資的良方——五年前,閉眼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買一套房子,在房子裡堆滿茅臺酒,五年後的今天,房子翻瞭一番多,而茅臺更是翻瞭兩番。其實,還要補充一下,捎帶買點茅臺的股票和茅臺生肖酒。
為什麼選茅臺?
近兩年來,老酒市場蓬勃發展,大有 " 百花齊放才是春 " 之勢。
劉鋼說,十幾年來,在老酒收藏者和愛好者以及拍賣界的推動下,在茅臺酒廠的高度重視下,茅臺酒的收藏體系已經逐步建立起來,那就是將普通茅臺酒以真正按年份建立的價格階梯,酒是陳的香,越老越值錢。茅臺酒廠是最早推出勾兌型年份酒的企業,而且是早在 2001 年就開始建立真正貯存包裝年份酒實物的酒企,並率先推出瞭各年份茅臺酒的價格,2001 年的茅臺酒官方指導價已經在每瓶 8000 元左右。但是,茅臺酒以及其它酒類的收藏投資是屬於長期投資的項目。
而對於如今 " 熱錢在哪裡?茅臺酒現在有熱錢嗎?" 劉鋼給出的答案是 " 有 "。
" 我理解的熱錢就是期待通過短期炒作獲取暴利的資金。這些資金大部分不在普通新茅臺上面,而是在以生肖茅臺酒為代表的個別系列茅臺酒裡面。比如,生肖茅臺,酒質和同年普通茅臺完全一樣,僅僅包裝不同。羊年馬年茅臺從 2017 年初的 3000 元一路飆升到現在的接近 2 萬元,這是事實存在,但合理嗎?還有同樣為普通茅臺酒品質的‘茅粉茅臺酒’已經漲到近 4 萬元瞭,這樣賺錢看著真痛快……但是擊鼓傳花之後,誰來買單?"
保價也好,控價也罷,關鍵要消耗掉
" 一線名酒的好,好得預期,茅臺的好,好得出奇。"
2017 年,茅臺的亮眼表現成為瞭一個現象級,盡管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表示,要把普通工薪階層老百姓喝得起、承受得瞭作為價格高低的重要鑒定標準。而茅臺的價格已經不再是價值的體現那麼簡單瞭,於整個白酒行業而言,其承載的還有中高端白酒品牌陣營的 " 旗幟 " 作用,茅臺價格的上揚,勢必引起其他品牌的 " 應聲而漲 "。
而對於茅臺集團而言,茅臺酒作為茅臺集團利潤的一個強勢增長極,要實現 2020 年千億集團的目標,在此背景下,茅臺酒需不需要漲,也是頗具玩味的。
私募界的網紅但斌在解答朋友問茅臺有沒有泡沫時,說," 茅臺屬於醬香型白酒,白酒沒有泡沫,有泡沫的那是啤酒。"
也有業內人士給出的一個觀點是,大傢要正視 " 炒 " 茅臺的事實,如果茅臺酒不是用來喝掉,而是大量囤積起來,遲早會出大問題的,就像 " 一個水庫,如果一直蓄水而不分流,大壩早晚會垮掉 "。
這不是危言聳聽,2012 年時,茅臺曾有突破 2000 元但一瓶難求的情況。
轉折發生在 2013 年。2013 年因嚴控 " 三公消費 ",供大於求,白酒價格下滑,茅臺也不例外,出現瞭價格跳水。因此,那個階段茅臺的主要工作就是保價。
當時,嚴控 " 三公消費 " 政策導致茅臺約 30% 的公務消費市場存量縮水,新的目標群體尚未建立,同時受困於 " 塑化劑 " 風波的影響,茅臺等中高端經銷商甚至出現低價拋貨現象。
通過幾年的經營運作,茅臺成瞭高端白酒的代名詞,並且實現瞭排他性量價齊升,營銷專傢張勝軍指出,隨著高端商務用酒、金融藏酒市場的漸趨飽和,茅臺隻有控制好價格,不再盲目上漲,才能保住現有的市場空間。另外,為瞭回應政府的政策,保護股市的穩定,通過控價調整市場給普通消費者一個積極消費的信號,屬於國企的茅臺仍需要管住價格,同時,還要解構茅臺價格上揚的 " 反作用力 ",才不至於再次上演 " 多麼痛的領悟 "。
瞭解 7 × 24 小時全球財經資訊,點擊下載新浪財經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