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 2017 年有哪些熱詞," 鄙視鏈 " 應該可以算一個瞭,比如相親鄙視鏈、城市鄙視鏈、遊戲鄙視鏈等,連買房也有鄙視鏈。
有人將買房鄙視鏈編成瞭一個段子," 全款買房的往裡走,按揭的不要堵門口,公積金貸款的請把共享單車挪一挪 ",妥妥地將很多買房者的無奈情緒都表達瞭出來。
通常來說,能高比例首付的購房者應該挺容易買到房,可現實偏偏不盡如人意,還有很多人能全款買房,這些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換一種方式買房
據媒體報道,近日有不少杭州購房者都在買房上碰到瞭難題,比如購房者王女士,她想買艮北的一個樓盤,願意接受七成首付,結果被全款付清的購房者給擠掉瞭。
和王女士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吳先生,他表示,自己看中的房子總價接近 500 萬,沒法全款付清,必須做按揭。但開發商卻表示現在銀行按揭款回款很慢,所以一次性付款的購房者優先。
那麼問題來瞭,究竟哪來那麼多可以付清全款的人?據瞭解," 全款付清 " 的購房者中,除瞭拆遷戶、賣掉一套房子湊錢的購房者外,還有不少人選擇瞭 " 房抵貸 " 的方式購買新房。
什麼是 " 房抵貸 "
所謂 " 房抵貸 ",就是指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下的房產 ( 住房、商住兩用房 ) 作抵押,向銀行申請一次性或循環使用的消費或經營用途的人民幣貸款。
也就是說,購房者隻要自己名下有房,就可以將這套房子抵押給銀行,從而貸到一筆錢。比如一套 100 平米的房子,市場評估價是 2 萬每平米,抵押的時候按照 6 折來算,就可以貸到 120 萬元。所以,隻要房款缺口不是很大,不少人都會選擇這種方式進行購房。
其實 " 房抵貸 " 由來已久,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隻不過根據相關規定,通過 " 房抵貸 " 貸出來的錢,隻能用來經營和消費,不能用於購房。但由於現在監管難度大,銀行很難確定借款人到底拿錢去做什麼,也就導致現在仍有人通過這種方式買房。
雖說通過 " 房抵貸 " 能一次性付款買到房子,但是真的沒風險麼?風險肯定是有的,因為 " 房抵貸 " 本身就是自加杠桿,所以風險並不小。尤其對想通過此種方式來炒房的投資者來說,一旦房價下跌,房產市值也會縮水,最後很可能不賺反虧。而對購房自住的人來說,影響也肯定有,隻是相對小一些。
就當下市場情況來看,建議投資者還是多考慮其它投資渠道,並做好分散投資,如投資股票、基金的同時,再配置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諾亞方舟 NPA 投資計劃等固定收益類產品,均衡風險和利潤。盡管銀行的 " 房抵貸 " 業務很普遍,不過其中的利弊,還得大傢自己來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