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9 日,上海藝途公益基金會 ( 下稱 "WABC" ) 創始人苗世明體會到瞭一夜爆紅的滋味。興奮之中是從來沒有過的疲憊。
" 抱歉,微信手機都爆掉瞭,我們短信聯系。"" 抱歉,今天真的是‘癱瘓’瞭,我們也很意外…… " 當天晚上,因為申請加為好友的人激增,單是點擊 " 通過 " 加微信好友,苗世明就花瞭整整 5 個小時。
8 月 29 日上午,微信朋友圈開始被一個 "1 元購畫 " 的 " 小朋友畫廊 "H5 頁面刷屏。短短的幾個小時,H5 所指向的項目籌款 1500 萬元迅速滿額,參與人次達 581 萬,成為最新的公益爆款。
此次項目籌款活動由騰訊公益平臺發起,畫作則由 WABC 請到患有自閉癥、智力障礙、腦癱等病癥的特殊人群創作,微信用戶可以用一元錢的價格購買 " 畫作 ",保存成壁紙使用。
迅速走紅之後,此事也像之前的諸多熱點一樣出現瞭反轉。質疑聲四起:募集瞭這麼多錢到底怎麼用,會不會直接用於畫畫的這些自閉癥兒童,為什麼在募捐頁面上沒有說明具體的用途 ? 也有相關專傢質疑,自閉癥兒童根本畫不出那麼美的畫,是不是存在代筆 ?
特殊群體的美好畫作打動瞭普通人,半天時間就在朋友圈刷屏,也迅速籌集瞭上千萬元款項。攝影 / 張健
對於外界的質疑,苗世明不厭其煩地澄清和解釋,反復提出希望公眾更多關註這些孩子的畫作以及他們的需求。"9 月 1 日,在上海的南京東路地鐵站和部分公益大巴上,將展示這些特殊孩子的畫作。" 他說。在公眾註意力高度聚焦的時刻,這個從 7 年前就開始做同一件事的公益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 希望你們平時也能來畫室看看小朋友,看他們畫畫,和傢長們聊聊,關註他們的需求。"
爆紅是一次意外
學美術出身的苗世明並不擅長營銷,也不是一個滴水不漏的公關。" 我們這次活動籌集的是項目服務經費,和畫畫孩子的收入沒有關系。我們提供的是培訓服務,是服務性的公益機構,不是扶貧機構。"8 月 30 日,苗世明在 7 年前就成立的 WABC 上海公益藝術中心裡向第一財經記者澄清,募捐的錢的確不會直接給到畫畫的小朋友及其傢庭。
" 這些特殊孩子缺的不是一頓飯,而是藝術治療等服務,怎麼通過藝術的形式增加他們與社會的溝通,讓他們變得更願意接納人群 ; 同時也希望改變公眾對這一特殊群體的看法,共同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融入社會,賦予他們能力。" 苗世明說,這也正是 WABC 一直在做的事。
那麼,為什麼在 "1 元購畫 " 的 H5 頁面上沒有說明清楚籌款的意圖 ?
" 我其實都不知道騰訊 ( 公益平臺發起 ) 的這個活動 ( 指 H5 頁面 ) ,也不清楚怎麼就火瞭。" 苗世明說他們真正策劃的其實是 9 月 1 日的線下活動,而 H5 活動隻是一次配套性的互動嘗試。他說自己也沒想到," 誰知道就變成線上的活動瞭,我們也很意外,本來以為有 5 萬人關註就很龐大瞭。"
苗世明解釋說,為瞭公眾和特殊小朋友的互動效果,騰訊作為發起方在做 1 元購畫的互動時不希望太強調 WABC 這個執行機構,所以也就沒有出現他們工作的信息,導致公眾也不太瞭解資金的真正用途。
為此騰訊公益也向媒體澄清,這的確是一次意料之外的 " 泄露 "。原本計劃在 9 月 1 日的線下互動展覽時發佈,但有合作夥伴非常喜歡,先轉發到瞭朋友圈而沒有告知,沒曾想迅速發酵瞭。
事實上早在一年前,即 2016 年 8 月 17 日,這一名為 " 用藝術點亮生命 " 項目就已正式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線,而 "1 元購畫 "H5 頁面隻是整個項目的一次線上互動嘗試。在該項目的籌款頁面上,註明瞭 " 小朋友畫廊 " 旨在幫助患有自閉癥、腦癱、唐氏綜合征等精智障礙的特殊人群改善生活,融入社會 ; 同時也註明瞭發起機構、善款接受方以及財務數據。
根據騰訊公益的財務披露,2016 年 8 月 17 日~2017 年 6 月 30 日,該項目累計籌款 373 萬元,支出金額 233.19 萬元,其中 214 萬元為項目支出,19.12 萬元為執行成本。"1 元購畫 " 的爆紅,迅速填補瞭剩餘的 1100 多萬元額度,達到瞭 1500 萬的籌款目標。在騰訊公益該項目的籌款頁面上,當前籌款已逾 1502.9 萬元,捐款人次達 581.5 萬,且顯示 " 已結束 "。
不存在分成,承諾專款專用
關於籌集資金的後續使用和監督,苗世明表示,此次項目籌款的參與方一共有 3 傢,除瞭 WABC 和騰訊公益平臺,還有深圳市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 ( 下稱 " 愛佑基金會 " ) 。善款由具有公募資質的深圳市愛佑基金會負責接收並監管,WABC 具體執行。
" 我們是民間非營利性組織,不是官方認可的公募基金會,因此必須和愛佑基金會聯合才能進行線上的公開籌款。" 苗世明表態說," 此次籌款不會有分成,而是會用在我們的項目運營上。 ( 錢怎麼花的 ) 我們每年都會公開信息。按照規定,我們每次都需要從愛佑基金會申請資金來投入項目。"
苗世明向第一財經記者承諾,此次募捐的錢一定是 " 專款專項 ",隻會用在此次 " 藝術點亮生命 " 的項目上,包括 WABC 現有分支機構的運營以及未來新增機構的支出中,但不會用於其他項目。
" 現在 WABC 已在 10 個城市建立瞭工作室,2018 年的計劃是發展到 30 個城市,也就是新增 20 傢。根據擁有的資金應該有能力增加 5~10 個城市的佈點。"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每年 WABC 官網上都會發佈公開的年報,分階段的進展則會在騰訊公益上公示,並把相關信息推送給捐贈人。
根據苗世明此前的解釋,此次 1500 萬元的善款,三分之二將會用於現有十個分支機構的深入發展,幫助這些分支機構更好地服務特殊群體 ; 另外三分之一將會用於拓展新的城市,在這些城市繼續開展同樣的項目。
" 藝術點亮生命 " 項目的一份財務明細報告顯示,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2 月,WABC 在全國的藝術中心、社區和學校開展藝術療愈服務,共使用資金 139.24 萬元,其中項目支出 125.6 萬元,占比約 90%。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從 WABC 官網獲得的 2016 年年報中看到,2016 年該組織籌款總額為 848.17 萬元,來自公眾的資助金額占 67%,包括互聯網眾籌 ( 騰訊公益、螞蟻愛心捐款等公益平臺 ) 的善款,而來自基金會的資助資金占 14%、來自企業的直接資助資金占 11%; 與此同時,支出總額 789.22 萬元,其中用於城市公益藝術中心、社區課程、彩色星球和社會融合的項目支出總計是 736.67 萬元。
來源:藝途公益基金會 2016 年年報
騰訊公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明,項目後續的善款使用情況,公益機構必須在騰訊公益平臺上進行定期公示,接受所有公眾的監督和詢問。用戶捐贈的善款不會進入騰訊公益,將直接存入接受善款的公募機構賬戶,即愛佑基金會。公眾既可以通過項目頁面直接查看,也可以打開微信,通過 " 我—錢包—騰訊公益—個人中心—捐款記錄 - 項目動態 " 查看。另外,騰訊公益稱,捐贈過善款的用戶如果關註瞭 " 騰訊公益 " 微信服務號,也會收到善款執行明細情況的及時推送。
陪孩子們繼續畫下去
2003 年從中央美院畢業的苗世明當過美術老師。2009 年,他在北京參加 798 雙年展時策劃瞭 WABC 計劃的項目,本意是讓社會底層的人群都能學習現代藝術。但進展不順," 為瞭生計這個人群的每個人都很忙 "。後來他找到瞭 14 位特殊人士,來自精神障礙、智力障礙、自閉癥、腦癱和唐氏綜合征等群體。
陪伴這些人畫畫的經歷,徹底改變瞭他的想法——他們有自己的感受,也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隻是很多人聽不懂也看不懂。於是,苗世明開始下決心,陪著他們繼續畫下去。
8 年來,苗世明和夥伴們在 10 個城市建立瞭藝術工作室,為這個特殊群體免費提供藝術體驗課,類似於美國提出的藝術療愈方法,幫助他們通過藝術更好地融入社會。這些課程包括藝術體驗課、社會融入課和價值提升。
至於有人質疑這些畫作的真實性,他反駁道:" 我向公眾承諾,所有的畫都是小朋友自己畫的。我們的文化是老師不允許修改小朋友的作品。一律不允許。我本身是學藝術的,成立這個機構的初衷就是尊重他們自身的表達能力,我們隻做藝術的引導。"
苗世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之所以會選擇用 "1 元購畫 " 的方式籌款,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門檻比較低," 這是‘ 1 元’的功勞,能讓人不假思索,是更容易吸引年輕人參與進來的辦法,也是一種價值觀的認同。"
" 我深深感受到瞭公眾在乎這一人群,在乎他們所創造出來的美和情感的表達。" 他說。
爆紅後,除瞭興奮和疲憊,苗世明說自己的心態並沒有太大改變。" 難得社會對這個公益領域有這麼大的關註。最好大傢在各種質疑當中,能更多走進社區,關註這些小朋友和傢庭所遇到的問題和訴求,這是我們更希望看到的。"
至於未來的項目形式會否因為此次爆紅而改變,他回答:" 應該不會,8 年來都沒有什麼改變。希望能做得更專業化,服務也更有效,並且能給這些傢庭和公眾帶來改變。通過藝術讓這些孩子和社會進行聯系,並且讓公眾參與進來,這個基本的特質不會改變。這些藝術形式除瞭畫畫,還有音樂、舞蹈和戲劇。"
攝影 / 張健
根據公開數據,中國自閉癥患者已超 1000 萬人,0~14 歲的兒童患者達 200 餘萬。
苗世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 WABC 是個融合性的機構,有點像輸出活動和藝術體驗的品牌,給特殊人群和志願者提供瞭一個平等交流和互動的藝術空間,帶動更多志願者參與其中。據他介紹,目前大量的參與者都是志願者,僅上海就有 200 多名志願者。
他也在考慮未來建立學校的可行性。目前其藝術中心的所有服務都是免費的,而未來新建學校則打算向參與的傢庭收取一些費用。" 跟上大學一樣,我們也可以提供獎學金的補助。" 苗世明說,以前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現在在和國外藝術治療機構進行合作的同時,也在考慮是否要做類似的學校。如果有瞭學費的收入,就不用再向公眾籌集捐款瞭。但這是計劃中的新項目,目前進行的項目會一直免費。
(攝影記者張健對本文亦有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