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量變到質變,從細節出發開始改變,這或許是線下實體商業突圍的一種模式,這一點小細節激發的不僅僅是購物欲,或許激發的也會是房地產創新之路 ……
作者:真叫盧俊
來源:真叫盧俊(ID:zhenjiaolujun0426)
雙 11 越來越近瞭,這個互聯網創造的節日在每年的下半年成為所有人的狂歡,今年我看過最誇張的一個例子大概是這樣的:
目前國外組織瞭專門的老外在雙十一期間到中國旅遊的路線,作為福利就是在雙十一這天可以買中國的東西,然後打包帶回去。
我看到這個單頁的時候差不多驚呆瞭,幾乎可以幻想出這樣的場景:一群老外在晚上 12 點的時候,盯著屏幕用手機選擇自己商品。
但是我保證最後他們會失望,因為我們的手速是這麼多年搶紅包鍛煉出來的。
但是對我來說,其實每年雙十一我都沒特別的感覺,因為也沒特別想要買的東西,而且也不喜歡排隊哄搶的感覺,所以幾乎每年的雙十一,我大概都在追熱點碼字的狀態(這一天毫無疑問會出很多熱點的啊)。
可能對電商的後知後覺,又或者因為地產人身份的原因,我越來越認真地去觀測線下實體商業是否有逆襲的機會。
電商給到我們便捷,也給到我們實惠,但是我一直覺得,傳統商業實體空間給到人的體驗,接觸的感覺,很難真正意義上被電商替代。
就像我現在依然會保持定期去書店的習慣,因為我覺得這是我和一本書溝通交流的機會,這種感覺是很難用購物就可以解決的。
所以我依然覺得線下商業有機會,或者現在所說的新零售新業態一定會找到突圍的方向。
而今天其實我想和大傢分享一種,談不上很大的道理,都是我日常收集的線下商業內有趣的小細節,這些細節或許會讓你會心一笑,或許會激發你的購物欲,再不濟也會激發你拍照傳播的欲望,而這些可能是線上電商不可能實現的。
比如說超市裡很常見的推車,我們可以看到還可以這樣:
邊上有地方可以給你放飲料杯的,讓你喝飲料是其次,更加悠閑放松地逛超市才是目的。
有的車裡邊上還會放一個放大鏡,方便老人使用,也方便買一些細小物品的時候可以看得更仔細。
誇張一點的地方,有的手推車上還設置瞭 GPS,當然我覺得不少地方也確實需要,比如宜傢。
如果你有帶著寵物來的,可以推這種專門的寵物推車。
第二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在水果區。
你知道的,有一種人天生對挑水果存在天然的盲區,怎麼選都選不好,這讓很多人失去瞭買水果的欲望。
而線下的好處就是,隻要你花一點點心思,就可以克服這個問題。
比如香蕉是按照時間分類的,哪些現在可以吃,哪些要等一兩天,哪些要等久一點,這個對我這樣的死宅男來說簡直是救市福音啊。
不僅僅是香蕉哦,還有一種神奇的水果,我怎麼都不會選的。
西瓜,就用簡單的紋路和底部特征清晰地告訴你,什麼樣的瓜熟瞭,什麼樣的瓜比較甜。
再也不用裝模作樣地在瓜上面敲敲然後假裝挑選瞭。
另外對於很多人不常吃的進口水果,平時看得也不多,也不會懵你對不對。
可以用這樣的貼紙很方便地告訴你哪種是可以吃瞭的。
看瞭這麼多,突然覺得買水果再也不用假裝瞭,可以敞開肚子吃的節奏。
當然,還有一種讓水果購買變得有趣的小方法
比如簡單的一張貼膜,一個西瓜就突然有瞭感情。
比如這種本來就是一些歪瓜裂棗低價銷售處理,通過這樣的擬人化,就感覺購買瞭這些是很有個性的瓜果蔬菜,很難讓人對他們討厭的起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時候隻要多努力一點點,用戶就能感受到,也願意為這樣的用心買單。
所以很多其他的商場同樣也會有這樣的細節。
服裝店裡給你兩種籃子,一種自己挑選的,一種需要導購幫忙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你看到一個商場裡這樣設置就會覺得這傢商傢很貼心。
再比如說這種,試衣間裡兩種不同的掛鉤給你分類的,讓你選擇哪些一定要哪些還要糾結。
再或者這種,雨傘雨天反而比晴天時候賣得要便宜,這種就是屬於哪怕你知道他是營銷策略,但也會讓你很舒服的那種。
還有這種在收銀臺邊上放一塊毛巾,讓你拿好錢之後可以順手擦下手。
另外,不少線下商業還可以規劃一些有趣的形式空間。
為傳播也好,為服務用戶也好,都是極好的選擇。
比如商場裡規劃瞭一個吧臺可以用來 " 安置 " 老公的,讓太太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去逛街,同樣老公待著也不會閑著,點杯咖啡之類的,同樣也是促進消費。
這個模式後來在上海七寶的萬科商業裡就得到運用,真的規劃瞭一個老公休息室的區域。
一些賣羽絨服的商店,店內還會有這樣的 " 冰窖 ",目的就是為瞭用戶可以在對應的低溫下可以試穿衣服,從而可以放心購買。
再比如這種給推車設置電梯的空間,特別適合超市買好東西還想繼續逛其他商店的,去超市買東西再也不會有負擔。
還有在隨處的角落可以看到的一塊錢就可以買到的啤酒,賣給你啤酒不是目的,一塊錢也確實賺不到錢,但是卻可以讓你在裡面逛很久,因為啤酒說實話你也沒辦法很快喝完。
也有商業在停車的時候就開始挑逗用戶的神經,這樣的女神車位無非空間大瞭點,容易開一點,但是這樣粉紅色的設計毫無疑問討好瞭很多女性。
當然,最有趣的應該就是廁所空間瞭。
今天給大傢分享兩個小例子。
第一個是這種,居然有商場在廁所裡玩起瞭大數據,給普通人六種不同感覺的廁紙選擇,然後安排人員定期查看,消耗最快的那一種商場後面就會重點推薦。
第二個特別有意思,有點長,大傢可以看下。
日本一個商場的廁所,裡面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這麼一句話:
是的,私下這張紙背後還藏著一張廁紙。
我心想如果那個人真的逼到這份上,然後撕開來得到瞭一張廁紙,從此以後他應該就是這個商場的死忠粉瞭吧。
好,我們回過頭來看一下這些線下商業做的一些小細節。
我們發現他們都在用各種心理戰術討好用戶,可以做個簡單的分類:
一個叫討好特定種群,比如說想討好不太愛逛街的男生,就賣給你特別便宜的啤酒,比如說想討好開車很差的女生,就給你做瞭一個女神車位。
一個叫為你解決困擾,特別集中的就是水果這一模塊,說實話選水果這個頑疾困擾大傢很久瞭,很多人因為這個不愛吃水果,而通過一些小伎倆可以很好地解決。
第三個叫提前為你而想,買衣服的時候要不要導購,試穿的哪件我需要哪件不要瞭,這衣服現在買到時候穿還夠不夠保暖,我們在線下購物的時候,內心會冒出很多個 OS,而如果我們可以提前把這些 OS 呈現出來,而且為用戶解決瞭,這樣用戶對商業好感或者說用戶粘性會強很多。
在互聯網沖擊下,很多人都在討論實體商業的萎靡以及如何突圍,其實我一直覺得好的線下商業就應該更加會猜心,因為這是你更加近距離的接觸用戶,互相見面的場面你都是可以推測出來的,你隻有比用戶更加懂自己,才有可能留住用戶的心。
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是我們看瞭那麼多的例子,你可以發現很多人都在為此努力,而且樂此不疲。
當然,你也看到大部分的圖片都是來自國外,這也說明我們產品優化道路的漫長。
我們一直在探尋產品創新的道路,我們都在摸索如何可以更好地為用戶服務,其實在我的理解都是這一個個細節,如果連細節都不願意做不願意嘗試,或者說你看瞭這些細節覺得無所謂或者沒必要,那麼你想要嘗試實施的釜底抽薪的變革或許是自己騙自己。
從量變到質變,從細節出發開始改變,這或許是線下實體商業突圍的一種模式,這一點小細節激發的不僅僅是購物欲,或許激發的也會是房地產創新之路。
------ 我是八妹有話說的分割線 ------
那麼多小案例,你對哪個最有感覺,你還看到哪些有趣的小細節,趕緊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吧 ……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