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a 追趕星巴克辛酸史

07-29

" 你們要喝星巴克嗎?" 同事每天中午都要用這句話例行問候大傢。雖然每天我也要例行拒絕她,但是她對星巴克的熱情還是成功地引起瞭大傢的註意。於是就去扒瞭下帝都連鎖咖啡店的江湖上,星巴克究竟是不是當仁不讓的老大哥,以及這位老大哥和小夥伴們的傳說。

歐美系先占鰲頭,韓國小夥伴還在奮力追趕

如果說快餐界有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相愛相殺,那咖啡界恐怕就不得不提星巴克和 Costa 這兩位業界扛把子瞭。

不過,隻有這兩位老熟臉,故事當然不夠精彩。搜羅瞭高德地圖上的北京咖啡店分類下的所有店鋪數據,發現除瞭這兩位老司機以外,還有兩位後起之秀:漫咖啡和 Caffebene(下稱中文譯名 " 咖啡陪你 ")。

兩位前輩星巴克和 Costa 同為 1971 年創立,一個在美國西雅圖,一個在英國倫敦,但是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卻差瞭不少。如果以大眾點評中該咖啡品牌在北京獲得第一條評價的時間作為它們進入公眾視野的時間,星巴克混跡帝都的歷史比 Costa 長瞭 3 年之久。而根據星巴克官網資料,早在 1999 年,星巴克在北京國貿中心的第一傢店就已經開張瞭。

在 2008 年以前,星巴克享受著一個並不擁擠的北京咖啡店市場,直到 Costa 這位老朋友也上瞭船。又過瞭三年,也許是受到中國人對於韓劇熱情的感召,一位住在北京的韓國人在麗都開起瞭第一傢漫咖啡,隨後韓國本土的大型連鎖咖啡店咖啡陪你也擠瞭進來。

擠著擠著,竟然就在北京塞進瞭將近 400 傢連鎖咖啡店:

咖啡店品牌多瞭之後,人民群眾自然就會發揮自己的無限創造力,給咖啡店賦予各種各樣的用途:買杯咖啡、聊個小天、談個合作、自個習,甚至就隻是去自拍一張。

為瞭遇到它們命中註定的顧客們,這些咖啡店避開瞭公園這種沒有消費力的休閑場所,也不太願意花精力進入大學市場,頂多在周邊轉一轉。它們的心頭好是那些城市中心的各大商圈,以及火車站和機場這些帶有強烈商務屬性的城際交通樞紐。

而在終點站延伸到瞭市郊的幾條地鐵線上(1 號線、6 號線、14 號線等),這些咖啡店們一旦無法擠進市中心的黃金地段就直接棄療,它們大概實在不太想去占領地鐵終點站附近生活氣息濃鬱的居住區,隻是零零星星地在地鐵沿線分佈著。

咖啡店紮堆重地,一部 Costa 追趕星巴克的辛酸史

說到紮堆,小編的目光就直接被地圖上那幾片密集小區域吸引瞭。當小編用自己的原裝智能大眼睛把地圖放大之後發現,全北京品牌咖啡最集中的區域就是大望路附近。當然,除瞭大望路,還有西邊的金融街和中關村,以及南邊的北京南站 。

根據紮堆地圖,小編選取瞭大望路地鐵站旁的華貿購物中心、金融街的金融街購物中心、北京南站地鐵站以及中關村地鐵站,將這四個坐標作為圓心,獲取瞭周圍半徑 500 米范圍內的品牌咖啡店數據,作為帝都四大咖啡店聚集地。

在四大咖啡店聚集地中,華貿購物中心和北京南站的門店數量明顯高於金融街購物中心和中關村。而在咖啡品牌的豐富度上,華貿和中關村則以 " 標配星巴克 Costa+1 個韓系咖啡店 " 的微弱優勢擊敗瞭其他兩位對手。

在細細觀察瞭各位選手的選址風格之後,小編發現,別的先不說,星巴克的咖啡寨 " 山大王 " 的寶座肯定是坐穩瞭,四個聚集地都有它的身影。作為二寨主的 Costa 也就隻能心不甘情不願地跟著星巴克的腳步走南闖北。

2004 年,星巴克在復興門百盛商場 1 樓開起瞭店,而 2008 年,Costa 在國貿附近的北京京匯大廈也正式開始瞭自己的帝都之旅。在白領成堆的國貿打開自己的帝都市場,Costa 的初期選擇可以說是十分保險的,但晚進場的現實決定瞭,它又來到瞭一片早就被星巴克攻占的山頭。

在四大聚集地中,星巴克搶先到達瞭金融街購物中心、中關村以及北京南站(Costa 在此無分店)。不過 Costa 還是有顆出頭的心,因為在四個咖啡店聚集地中,Costa 終於在 2010 年找到瞭一片還沒被星巴克攻占的地盤——大望路,然後開啟瞭瘋狂圈地模式。直到 5 年後,星巴克才姍姍來遲。那時,這裡已經有瞭兩傢 Costa。

再怎麼心酸,大傢還是更願意挨著星巴克當鄰居

在剛剛的咖啡店聚集圖裡,除瞭兩大韓系咖啡店壓根兒沒有涉足的金融街購物中心附近,其他三處都隻出現瞭一個韓系咖啡店。這讓小編不禁開始好奇這些咖啡店之間到底隔瞭多遠。畢竟就像你和你的好基友們一樣,距離也能反映些你們的友情進展。

為瞭直觀展現各個咖啡店的實際距離,小編采集瞭每個咖啡店最近的四傢不同咖啡店的距離數據,做出瞭這張咖啡店的貌合神離圖。

看起來,各傢咖啡店都對和星巴克當鄰居這件事饒有興趣。

由於門店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每個品牌門店與星巴克的距離都是最近的,基本不會超過 1000 米。面對這個商業模式十分成功的咖啡寨 " 山大王 ",各位寨中小弟都在努力搭上和星爸爸一起發傢致富的列車。

其中,韓系咖啡館對星爸爸更是表現出瞭極高的熱情。縱然跟自傢店面之間都隔瞭兩三千米,漫咖啡和咖啡陪你還是紛紛在星爸爸附近不超過 700 米的地方開起瞭店。 話說回來,雖然都是星爸爸的粉絲,但是這兩傢品牌之間的最近店鋪平均距離卻在 2500 米左右,這個距離把它們相互之間的回避體現得淋漓盡致。

說到回避,星巴克和 Costa 這兩位大佬之間的關系其實也有點微妙。Costa 的門店數量明顯多於兩傢韓系咖啡館,即便如此,它和星巴克之間還是保持著 1000 米相敬如賓式的距離。

靠近還是逃離?模仿還是互補?

說到這裡,小編的小腦瓜又動瞭一下:既然星巴克模式如此成功,為啥 Costa 就要曖昧地和它保持安全距離,而韓系咖啡館卻實施緊貼戰術呢?

這恐怕和咖啡店之間的撞型多少有點關系。

星巴克賣瞭這麼多年咖啡,賣的早就不僅僅是提神醒腦神奇功效或者味蕾刺激咖啡蛋糕瞭。杯子、會員卡,還有應和中國人的粽子和月餅,星爸爸在咖啡店的各個可能環節都用著力。於是,才會有那麼一句話說:星巴克售賣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的消費者,就是像小編同事這樣的一群人。

這樣的對手,怎麼會讓其他品牌不想成為它呢?

這幾年,你走進一傢 Costa 就會發現,在店裡最醒目的位置擺著各種英倫范兒的咖啡杯。它們也入鄉隨俗和微信一起推出瞭積分制度。這些動作多多少少都有著星巴克的影子。

星巴克和 Costa 就這樣籠絡瞭一批中午抽空來買個咖啡緊急還魂的上班族。這樣的定位使得它們都往熱門商圈裡鉆,但又不想直接開在隔壁,就出現瞭這種若即若離的距離感。

在歐美系用同款大招互砍時,2011 年以後興起的兩傢韓系小弟居然也開始用專屬於它們的韓系大招相互傷害瞭。

韓劇中誕生的國民老公這些年一批批地運往中國互聯網少女的眼裡和心裡。作為韓系品牌,漫咖啡和咖啡陪你在打開中國市場的策略上當然也自帶韓劇基因。張根碩和金秀賢這兩位前任國民老公們在他們最當紅的時候都當上瞭咖啡陪你的代言人。而在中國土生土長的漫咖啡雖然沒有韓星優勢,卻也會在點完餐之後,給你一個少女心爆棚的泰迪熊玩偶作為送餐標識。

(圖片說明:咖啡陪你代言人張根碩與金秀賢)

很明顯,它們對於拉攏小編同事這樣即買即走的人不太感興趣。超大的店面、五花八門的飲品、主打主食兼顧點心的菜單,這些韓系咖啡店要的就是還原韓劇本身。它們想的隻是如何服務好那群願意在店裡待到天荒地老還有點浪漫情調的人,讓這群人從早餐咖啡到晚餐都可以不想念外面的花花世界。

同為韓系品牌,漫咖啡和咖啡陪你相繼於 2011 年和 2012 年進入北京市場。較量到瞭 5 年後的今天,它們在北京的店面數量也相差無幾。

不過,無論歐美系與韓系各自的派系內部鬥爭如何激烈,小編還是不得不佩服韓系咖啡店對星爸爸展開的瘋狂追求。不太重視即買即走的客戶群體,它們和咖啡寨的老大老二之間的定位本來就有偏差,星爸爸的選址又如此受到商業市場的肯定,韓系小弟們當然就要能貼多近就貼多近瞭。

咖啡店之間的定位差異也直接反映在瞭他們的菜品上。星巴克更偏向於可店食也可外帶的漢堡和蛋糕一類,而漫咖啡則有費心擺盤,為瞭讓你好好在店裡吃完這頓飯,然後再躺個屍。

來源:極十餐飲咨詢

作者:趙瑋雯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