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回到 28 年前,我還是會選擇做一個戰士。真的戰士,是敢於直面質疑,挑戰自我 ",這句話是今年 4 月 7 日李寧在微博上寫下的。
如他自己所言,創業 27 年,此時的李寧已是久經商場考驗的戰士。
李寧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正值國產運動品牌密集發佈 2016 年年度財務報表。以安踏、特步、鴻星爾克、361° 為代表的晉江系國產運動品牌,呈現出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安踏體育更是交出瞭突破國產運動品牌百億收入大關的漂亮成績單。
而李寧在經歷過三年連續虧損 31 億後,也終於走出瞭泥潭,迎來瞭復蘇的跡象。
2016 年全年李寧集團(02331)營收為 80.15 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 13%;毛利增加 16% 至 37.05 億元,整體毛利率由 2015 年的 45% 提升至 46.2%。凈利潤大增 44 倍至 6.43 億元。在這其中,出售旗下紅雙喜 10% 的股權就讓李寧獲得 3.13 億元的凈收益。
而在一切的背後,全都得歸功於一個人——李寧集團的創始人李寧,他回來瞭,李寧也回來瞭。
1 被否定的那幾年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形容 2010 年 ~2014 年李寧所面臨的困境的話,可能 "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這句話是最契合李寧集團心境的。
2010 年是中國體育運動品牌的轉折點,在這個節點上,國產體育產業迎來凜冬。在經歷過激烈的品牌暗戰後,國產運動品牌在當時都已經陷入瞭品牌形象老化,同質化嚴重,銷售渠道單一,直接導致瞭行業泡沫的幻滅,李寧自然也逃不掉。
庫存量的驟然上升,訂單量直線下滑,市場份額自然也直線下降,再加上執掌李寧帥印 20 年的行政總裁張志勇離職等等,這些不利的消息接踵而來,直接導致瞭李寧出現瞭大面積的 " 關店潮 " 和 " 打折潮 ",行業領袖形象蕩然無存。
無奈之下,李寧贏來空降兵——韓國人金珍君,資本市場和李寧本人都將金看做是拯救品牌的 " 救火隊員 "。金珍君曾一手將陷入困境中的達芙妮解救出來,一度被看做是李寧復興的希望。
金珍君大刀闊斧的改革,並沒有在李寧身上實現 " 達芙妮之春 ",反而因為動瞭李寧集團中層和加盟商的奶酪,直接導致瞭其出現瞭大規模的中層離職,門店數量銳減。金珍君主政三年,李寧虧損一度高達 31 億元。
無奈之下,李寧集團送走金珍君,迎回李寧。事實也證明,能夠拯救李寧集團的還是李寧本人。
2 王子歸來,江湖已變
2015 年 3 月,李寧集團官方宣佈李寧回歸。王子雖然攜重任而歸,但江湖早已不是那個江湖。
這時國內體育運動市場早已風雲突變,萬年老二的安踏體育依靠高銷售成本、高毛利、高凈利這奪命三招將李寧拉下鐵血王座,特步、361°、匹克等小弟對其更是虎視眈眈;" 洋品牌 " 耐克、阿迪則進一步加快瞭對中國市場的滲透。
是的,市場留給李寧的時間已經不多瞭。
李寧在回歸時顯然意識到瞭李寧集團面臨的困境,他輕描淡寫地對媒體說到:" 我回來以後會正常調整一下 "。事實上,李寧集團的改革並不像李寧說的那麼風輕雲淡,甚至可以說是剔骨般的變革。
品牌變革;從 " 一切皆有可能 " 到 " 讓改變發生 ",標語的變化並沒有讓李寧迎來品牌升級,反倒是令其流失瞭一大波忠實用戶,所以李寧回歸後,又將口號換成瞭以前的 " 一切皆有可能 ",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開始變的專註起來。
渠道變革;區別於金珍君一刀切的渠道激進式改革,李寧本人在渠道端的變革變得穩健和謹慎起來,他努力暖和金珍君時代與經銷商之間緊張的關系,同時還淘汰瞭大量經營不善的門店,全力打造電商銷售渠道。
營銷變革;李寧希望借助數字化的力量來避免品牌老化,今年上半年,李寧的廣告及市場推廣開支占收入比也同比增長瞭 1.2 個百分點,達到 7.9 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李寧本人也開通瞭微博,希望借助社交媒體來實現李寧集團高強度的品牌曝光。
產品變革;對準專業運動和大眾休閑這兩個重要品類,並繼續拓展低價位運動休閑市場,吸引年輕消費者,在細分消費市場又把產品劃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大眾經典的運動生活產品、運動休閑快時尚的彈簧標產品和高端運動時尚的 LNG 產品。
經過一系列的運作之後,復蘇成瞭李寧的關鍵詞。根據李寧官方發佈的 2017 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李寧品牌半年營收 39.67 億,同比增長 11.6%,凈利潤 1.89 億元。王子回歸 2 年多,帝國終於迎來瞭復蘇的跡象。
當然,扭虧為盈絕不是李寧的終點,對於曾經站立在鐵血王座上的帝國締造者來說,如何再次登頂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3 再造王座
拱手將行業領頭羊的位置送給安踏後,李寧再次顯現出瞭他 " 老驥伏櫪 " 的壯志雄心 ---- 他要再造王座。
在 2016 年底公佈的 2015 年國傢體育產業總產出中,在 1.7 萬億的市場蛋糕裡,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占體育產業總產出和增加值的比重高達 65.7%,這也就意味著體育用品和制造業依然牢牢把持著中國體育的主幹。
李寧很顯然意識到瞭這一點,他續約瞭 CBA 未來五年的裝備贊助權,拿下瞭美國女性專業舞蹈運動服裝品牌 Danskin 在中國的獨傢代理經營權。除此之外,李寧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非凡中國則在體育經紀、體育社區和體育運動品牌上持續發力。
與此同時,李寧也停止瞭冒進的發展戰略,正如他本人所說:李寧集團現在沒有國際化的發展計劃。腳踏實地的把發展重心移到國內市場,以此來收復失地,重鑄王座。
不可否認的是,李寧現在仍然隻是一傢扭虧為盈不到 3 年的企業,它與一哥安踏之間仍然存在著不小的鴻溝;這位曾經的行業領袖要想再次登頂王座,仍然需要不懈的努力,但至少現在我們看到瞭王朝復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