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孫不熟
◎來源 | 城市戰爭 已獲授權
買房之前,首先要判斷你選的那個地段是否在 " 人類可接受的極限通勤距離 " 之內,如果超出這個極限距離,再漂亮、再便宜的房子,都是缺乏外來人口支撐/接盤的,這種房子應該一票否決。
這個道理理解起來不難,難的是如何測算這個 " 極限距離 "?城市是一個恒動的生態系統,不是靜止的機械系統,很多數據是不可知的。經驗也表明,這個數字的彈性的確很大,有的人可以接受 50 公裡到 80 公裡,有的隻能接受 5 公裡內,眾口難調,搞研究隻能取大多數人的均值。
滴滴出行日前公佈瞭一個 " 出行半徑 " 排行榜,很有參考價值,其對 " 出行半徑 " 的定義是:以市中心為原點,絕大多數(超過 90%)的出行起點或終點都分佈在以此為半徑的圓圈之內。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城市 90% 的打車族都都生活在 30 公裡的出行半徑內,那實際上 30 公裡就可以視為這座城市的 " 人類可接受通勤距離 ",我們把它叫做 " 城市半徑 "。
滴滴的數據顯示,北京的 " 城市半徑 " 是 31.7km,居全國第一,其次是上海 30.8km、深圳 30.5km、佛山 30.3km、廣州 29.8km,完整版的榜單在這裡:
細看這個榜單,可以發現,城市規模與城市半徑基本上成正比,但差距沒有想像中那麼大。比如,北京、上海號稱中國最大的城市,但其出行半徑也隻有 30 公裡多一點,而人口規模、經濟總量、建成區規模都不到北京 1/2 的佛山、成都、杭州、大連、東莞等城市,其出行半徑也都在 28 到 29 公裡之間,和北京上海的差距很小。
這說明,即便是北京上海這樣的超級城市,他們真實的 " 城市半徑 " 其實並沒有比二線城市大多少,如果你想當然地認為如果杭州、成都是 30 公裡,那北京、上海會達到 60 公裡,是大錯特錯的。真相是,大城市的人不是特殊材料做的,他們可接受的極限通勤距離和中小城市沒有本質差別,隻有細微差別。
所以,不管是在杭州、武漢、成都買房,還是在北上廣深買房,30 公裡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數字,超出這個半徑的房子,都應該想清楚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你買瞭之後以後賣給誰?
有人可能會問,30 公裡這個數據靠譜嗎?下面,來做另外一個測算。
如果我們把北上廣的交通地圖做一個對比,會發現,北京六環、上海繞城高速、廣州繞城高速、成都六環路組成的圓圈,其半徑不約而同地呈現為 28 公裡,其涵蓋的面積也差不多都是 2000 平方公裡。不同的是,北京六環以內是北京的主城區,上海繞城高速以內是上海的主城區,廣州繞城高速以內則是廣佛兩個城市的主城區。當然,成都還不夠大,六環到五環之間還有大量地塊沒有城市化。深圳的情況有點特殊,它是多中心結構,這裡不做舉例。
下面我們來做幾個簡單的示意圖,分別以各地政務中心或者商業中心為圓心,畫一個半徑為 28 公裡的圓,看看是怎樣的?
從三個城市的路網規劃來看,28 公裡可以視為這幾個城市的 " 極限通勤距離 ",這個數據與滴滴測算的 30 公裡是不是差別不大?
不過,需要註意的是(敲黑板、劃重點):無論是滴滴測算的城市半徑,還是各大城市規劃的環線,他們都考慮的是汽車出行的半徑,而非軌道交通的出行半徑。而在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裡,軌道出行正在超越汽車出行,成為主流的出行方式。也就是說,再過若幹年,等中國城市全面進入軌道交通時代,30 公裡這個 " 城市半徑 " 有望再次被突破。
事實上,北上廣深現已開通的地鐵線路,很多都已超出市中心 50 公裡的半徑瞭,隻不過速度還沒有跟提上去,超過 30 公裡的地鐵通勤仍然不是主流。但如果 180 公裡時速以上的高速地鐵未來能夠普及,那麼 " 大城市的人類可接受通勤距離 " 從現在的 30 公裡提升到 50 公裡甚至 80 公裡,完全不是問題。
綜上所述," 城市半徑 " 是一個動態概念,它會隨著交通技術的升級,不會突破舊的極限值。現階段,這個半徑應該是 30 公裡左右,未來這個半徑有望拓展到 50 公裡乃至 80 公裡。如果對技術有信心,大城市的 " 城市半徑 " 會越來越大,你買房的選擇區間也會越來越大。
以下是滴滴大數據通過城市半徑制作的城市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