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因美或回天無力

03-21

貝因美 ( 5.810, -0.17, -2.84% ) 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謝宏。 資料圖

業績危局之下 謝宏出山救貝因美或回天無力

" 貝因美虧損的根本原因是長期戰略、團隊等方面的不穩定以及整個營銷策略出現瞭問題,而這些使得渠道商對其產品缺乏信心 "

法治周末記者 代秀輝

謝宏又回來瞭。

對於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貝因美 ")而言,這或許是近段時間內難得的好消息。

3 月 15 日,貝因美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貝因美集團 ")官網發佈消息稱,經集團董事會研究決定聘任謝宏為貝因美集團總裁(CEO)並即日起生效。

作為貝因美的創始人,謝宏通過貝因美集團持股 34.06%,實際為貝因美的最終控制方。

7 年前,一手將貝因美帶至鼎盛階段的謝宏,因個人健康原因選擇辭任貝因美董事長職務,將公司交由職業經理人團隊管理,從此退至幕後。而 7 年後的今天,貝因美局面堪憂:業績深陷巨虧泥潭、管理層矛盾重重難以達成統一、面臨被退市警告風險。

正值貝因美危難之際,雖是掌舵貝因美集團,但謝宏的再度出山仍引發公眾的無數猜想:他能為貝因美帶來怎樣的改變?又能否將貝因美救出危局?

" 貝因美問題很多,又遭遇行業變革,謝宏此次親自出馬,希望可以改變貝因美的現狀。" 聽到謝宏出山的消息,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說。

賣子求生 管理層分歧不斷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對於昔日的 " 國產奶粉老大 " 而言,貝因美在近一段時間的遭遇確實是不太順心。

2 月 28 日,貝因美發佈瞭《2017 年度業績快報及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預計 2017 年年度虧損 9.64 億元,同時提示投資者由於已經連續虧損兩年,可能面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為瞭避免出現這樣的狀況,貝因美其實一直在采取通過出售資產的方式彌補虧損窟窿。"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但是收效甚微,救急之舉也觸發瞭管理層內部的矛盾。"

貝因美公告顯示,貝因美在 2017 年內一共宣佈出售 29 處房產。2017 年 10 月,貝因美將位於上海和杭州的 7 處房產公開出售;同年 12 月,貝因美又將杭州、重慶、成都等 7 地的 22 套房產出售,估價 1.03 億元。

就在謝宏宣佈再度出山的兩天前,貝因美發佈公告稱,在對出售子公司杭州貝因美豆逗兒童營養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杭州豆逗 ")的二次審議中,最終以 "5 票贊成、3 票反對、1 票棄權 " 的結果艱難通過。

反對者是代表恒天然一方的董事朱曉靜、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 以及獨立董事劉曉松,而棄權者則是副董事長何曉華。

貝因美公告顯示,在反對者中,普遍對交易方案的完整性和可執行性提出瞭異議,均認為出售方案未充分對潛在拆遷收益分配機制作出公允合理的約定。

實際上,這並非貝因美內部首次出現分歧。

法治周末記者留意到,貝因美在 1 月 22 日發佈的公告稱,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就曾對杭州豆逗的出售方案進行過審議,但最終以 "3 票贊成、4 票反對、2 票棄權 " 的結果遭到否決。

此外,在對於重大事項的公佈上,貝因美管理層的意見也無法實現統一。

例如,對於 2 月 28 日貝因美發佈的《2017 年度業績快報及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朱曉靜、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 和劉曉松一致表示不能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無法保證是否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從 " 國產老大 " 到 " 虧損王 "

" 實際上,誘發貝因美內部各種矛盾的還是業績問題。" 朱丹蓬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法治周末記者梳理瞭貝因美自 2008 年至 2017 年期間的財報,其中不難發現貝因美業績由盈轉虧的軌跡。

財報顯示,貝因美的快速發展始於 2008 年。

這一年,諸多大型奶企因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而虧損,未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貝因美得以在國內奶企中脫穎而出,利潤大幅度增加。

梳理結果顯示,貝因美在 2008 年至 2013 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19.38 億元、32.45 億元、40.28 億元、47.26 億元、53.54 億元、61.17 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 1.22 億元、4.74 億元、5.52 億元、4.37 億元、5.09 億元、7.21 億元。

可以發現,2008 年至 2013 年的 6 年期間,貝因美營業收入呈現逐年增長趨勢,由 2008 年的 19.38 億元增長至 2013 年的 61.17 億元,增長 3 倍有餘;而其凈利潤亦由 2008 年的 1.22 億元增長至 2013 年的 7.21 億元,增長近 6 倍。

然而,自 2014 年開始,貝因美的業績卻走向瞭另一面。

財報顯示,2014 年貝因美實現營業收入 50.49 億元,同比下滑 17.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0.69 億元,較 2013 年的 7.21 億元大幅下滑 90.45%。

一夜回到解放前。2014 年,貝因美的凈利潤驟然跌至 2008 年的水平以下。

為何在 2014 年業績出現如此大幅度下滑?貝因美將原因歸為 " 收入下降導致利潤同比減少 "" 公司為瞭鞏固行業領先地位,繼續加大市場費用的投入 "。

2015 年,貝因美的營業收入依然繼續縮水。財報顯示,2015 年,貝因美實現營業收入 45.34 億元,同比下滑 1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03 億元,同比增長 50.45%。

時間進入到 2016 年,貝因美的業績進一步惡化,開始由盈轉虧。

財報顯示,貝因美在 2016 年實現營業收入 27.64 億元,同比下滑 39.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 7.8 億元,同比下滑 853.24%。

然而,這不是結局。

貝因美最新業績快報顯示,2017 年,營收凈利再度雙降,預計營業收入為 26.18 億元,同比下滑 4.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則進一步擴大至 9.64 億元。

渠道是最大痛點

在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造成貝因美如今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大的痛點在渠道。

" 有行業過渡期的因素,但並非主要原因。道理也很簡單,大傢都在同一天空下,面臨的境況都是相同的,不隻是貝因美面臨配方註冊制影響。貝因美的問題還是出在瞭自身。" 朱丹蓬說。

朱丹蓬認為,貝因美虧損的根本原因是長期戰略、團隊等方面的不穩定以及整個營銷策略出現瞭問題,而這些使得渠道商對其產品缺乏信心。

宋亮向法治周末記者談到瞭同樣的問題。

" 貝因美在 2013 年後產品全線降價,並把降價的損失全部壓給瞭渠道商,這導致貝因美跟渠道商的關系惡化,以至於最後渠道商對於貝因美失去瞭信心。" 宋亮說。

" 伴隨著奶粉新政的實施,貝因美需要重塑價格體系。在這樣的背景下,貝因美需要把快到期的產品回收回來,一方面是防止市場上的這些產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宋亮說," 另一方面,則是擔心擾亂市場正常產品銷售的價格,破壞價格體系。而貝因美要把這些產品回收,就需要付錢,此舉加重瞭貝因美的虧損。"

乳業資深人士王丁棉則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渠道是貝因美的命脈。" 這些年,貝因美沒顧及到經銷商、品牌商和渠道商的運營風險、壓力、感受和利益,沒有和渠道保持‘一條心’。"

謝宏能救貝因美嗎

" 謝宏此次出來很大程度是為瞭穩定已經不堪的局面,最大的目的還是為瞭提振渠道信心。" 談到謝宏此次出山,朱丹蓬說。

公開資料顯示,謝宏,1965 年出生於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為貝因美創始人、首席科學傢。

2011 年 7 月,時任貝因美董事長的謝宏因個人健康原因辭任貝因美董事長職務。此後,貝因美的掌舵者便出現頻繁變更。

公開資料顯示,接任謝宏出任董事長一職的朱德宇在工作 10 個月後宣佈辭任,其繼任者黃小強在這個職位上也沒有幹滿兩年便離開。直到 2014 年 2 月,王振泰接任貝因美公司董事長一職,公司管理層才趨於穩定直至今日。

" 謝宏隱退瞭七八年,但是我們業內知道他隻是一直躲到幕後。其實並沒有離開決策層、權力層。" 王丁棉說。

那麼,此次謝宏出山,對於貝因美改善局面能起到多大的效果?他能否力挽狂瀾?

" 我覺得如今的環境此一時彼一時,跟七八年前已經不一樣瞭。當下市場競爭激烈,包括君樂寶、飛鶴等品牌也都起來瞭。市場對貝因美而言,沒有任何優勢,面臨的幾乎都是劣勢。謝宏的復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恢復渠道端的信心,但我們從產業的角度來分析,他在這一塊基本上是回天無力瞭。" 朱丹蓬認為。

王丁棉則表示不好評估," 這要看謝宏對渠道的反映、對管理層的改變、對產品線的調整以及如何利用好配方註冊等一系列舉措。如今時過境遷,如果按照過去的老方法肯定是不行的,這得看謝宏的變革瞭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