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 沒有人能夠獨立打贏一場戰爭

02-26

任明

提起軍事大片,我腦海裡首先閃過的是《拯救大兵瑞恩》《黑鷹墜落》《敦刻爾克》《血戰鋼鋸嶺》等好萊塢大片,然而春節期間看瞭林超賢導演的《紅海行動》之後,感覺中國也有瞭可以媲美好萊塢的軍事動作片。該片雖然沒有明確表達戰爭與人性等反思主題,卻以堅定果敢的現代軍人形象,展示瞭我國新一代軍人的責任感與精神面貌,尤其是打造瞭 " 蛟龍突擊隊 " 這一大傢較為陌生的特種部隊形象。

《紅海行動》的動作場面追求極致,很多觀眾看過以後大呼過癮,但也有人對該片的血腥場面感覺不適,這種不適與對影像的 " 暴力分級 " 有關,與影片的好壞無關。影片中血肉模糊的斷臂殘肢的鏡頭,在 " 暴虐 " 觀眾的眼睛與神經的同時,也在提醒觀眾有關戰爭的殘酷——真實的、以肉身驗證的殘酷——以及戰士們所冒的巨大風險。該片讓我見識瞭坦克大戰、沙漠戰、街巷戰、狙擊手之戰、空中飛人、防空炮攔截導彈等精彩緊張讓人嘆為觀止的作戰場面。那是迥異於日常生活的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中,個人的能力和勇氣,與其背後所代表的國傢力量同樣重要。從這個角度來說,《紅海行動》以其極致的戰鬥場面與群像描寫,為我國海軍做瞭最好的代言。

《紅海行動》是群像,這一點與《戰狼 2》形成鮮明對比。這不符合主流文藝敘事中觀眾與讀者追隨 " 孤膽主人公 " 展開一段旅程的習慣,卻更符合中國當下的社會現實與心理認知,也更符合軍事片的精神內涵——沒有人能夠獨立打贏一場戰爭;這是《戰狼 2》讓一些觀眾詬病的地方,也是《紅海行動》在價值觀與立意上勝人一籌的地方。該片所塑造的人物群像不是 " 集體主義 " 的老調重彈,而是精英思想與合作精神的結合。群像式的敘事使得該片煥發出一種 " 普通人 " 的精神風采,甚至有瞭 " 日常生活 " 的質感:這就是蛟龍突擊隊員們的日常生活,他們的友誼、默契、能力與勇氣,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磨煉,在戰鬥中發揮功能。

影片中有一幕讓我吃驚的場景:黃景瑜所扮演的狙擊手顧順,在戰鬥中將自己的槍架在觀察員李懂的肩上,進行瞄準與射擊。我很想向軍事專傢們請教一下,這是否真的可能?然而轉念想到,在形勢復雜、千鈞一發的戰場,某些情況下可能不得不如此——這就考驗著兩個人的決心與默契。" 在戰場上,子彈是躲不過去的 " ——年輕的顧順對年輕的李懂所說的這句話,讓我見識瞭新一代精英的專業主義與心理訓練:深刻理解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所處環境的本質,這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

海清所扮演的華裔女記者與蔣璐霞所扮演的蛟龍隊員佟莉,前者的決心與勇氣、後者的驍勇善戰與沉著,大概會令她們的很多男性同行也自嘆弗如。這兩個嶄新的女性形象出現在銀幕上,令人贊賞。群像也許更容易讓觀眾對片中人物產生認同:他們都代表瞭我們所具有或希望擁有的本質的一部分。

影片的主題立意立足當下。該片所取材的 " 也門撤僑行動 ",發生在 2015 年 3 月底,是我國第一次動用武裝軍艦從國外撤僑。據媒體報道,當時臨沂艦接回的 122 名中國公民、2 名外籍人員,在 39 分鐘內全部登艦完畢,平均每人用時 18 秒。因為同時還要完成大量人員甄別、行李檢查等工作,如果沒有平時良好的組織訓練及當時的配合,難以想象能在短時間內如此高效地完成任務。《紅海行動》中的人物群像正是為瞭表現我國新時代軍人的專業性與精神面貌:在戰鬥中,他們恪盡職守,行事以專業判斷為準則,而不是以往一些影視劇中所常常出現的 " 意氣用事 " 與 " 自作主張 "。這正是現代戰爭的戰略性與精準性所要求的一種人格特質。形象地向觀眾展示這種人格特質,以文藝的方式完成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一部電影實現自身價值的最佳方式。

《紅海行動》成功塑造瞭 " 蛟龍突擊隊 " 的精英形象與專業能力,可以說是為我國軍人打造瞭一個可與美國大片中 " 海軍陸戰隊 " 相媲美的品牌代言人,不啻為一次成功的嘗試。

導演林超賢的可貴之處在於,他描摹並歌頌戰士們的勇敢、能力與團隊精神,揭示這一群人作為 " 團隊 " 的存在,但並不刻意強調其背後的精神驅動,從而避免瞭落入說教的窠臼。導演深知 " 行大於言 ",專業、服從、人道,這些是完成一項棘手的戰鬥任務背後所需要的精神法則,足以與世界溝通。 ( 編輯 董明潔 許望 )

更多內容請下載 21 財經 APP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