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與快手的戰爭,才不是京東與淘寶那麼簡單

03-22

快手的群眾基礎深厚,更像早年的淘寶。抖音更聚焦品質,像早年的京東。如果說淘寶是第一代電商,京東則是第二代電商。沒有誰好誰壞,定位不同。但請註意:最原始的基因,或將決定一個企業終身的命運。

抖音的發展出乎我的意料,顯然我不適合做投資人,眼光不足。

去年六月份,在地鐵裡偶遇一個老朋友,她那時候在做投資,她主要看的項目是 VR 領域和文化領域。在地鐵裡碰到老朋友很意外,我們苦逼的媒體人整天地鐵、公交、共享單車,沒想到身為投資人的她穿著鏤空吊帶裙,也會坐地鐵。

在地鐵裡相聚時間不長,我們聊瞭幾句關於她投的 VR 項目,那個時候 VR 投資已經開始變冷,她關註的重點也在轉移。聊著聊著,她突然問:認識抖音的人嗎 ? 我們想投進去 ?

那是我第一次聽說抖音。

回到工作室後,跟 90 後小夥伴問起抖音,他們說知道,一些年輕人在玩,但人數並不多。那時候的抖音是以音樂短視頻為主,感覺受眾比較窄。然後我又找易觀的朋友幫我查看後臺數據,發現抖音的用戶數與其它短視頻平臺根本沒法比,差距甚大。於是,我就把這個 " 小傢夥 " 扔在腦後瞭,潛意識裡覺得在短視頻競爭這麼激烈的當下,定位如此之窄的一個 APP,不會走得太遠。

沒想到,再註意到這個 APP 的時候,身邊已經有無數人中毒 !

從這張圖可以看到,去年 6 月份,快手舉著望遠鏡也看不到抖音。但今年抖音的勢頭,開始讓快手緊張起來。

引起懂懂筆記再次關註抖音是高中生女兒 ( 一線城市 ) 在玩抖音。

懂懂一直對直播是有偏見的:大多數內容沒有養分,甚至會有點 LOW,浪費寶貴的時間。我一直以為,玩直播的都是以非常有閑並且精神空虛的人居多。就像我抵觸早年的淘寶一樣,我是抵觸直播的。尤其是 2016 年夏天一篇《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件的中國農村》之後,雖然這篇文章寫的是快手,但我當時便將所有直播平臺都劃入瞭 " 底層 "。

看到女兒玩抖音有些意外,當女兒告訴我,她高中同學都在玩抖音的時候,我著實被嚇瞭一跳。又跑去問上大學的外甥 ( 北京一所 985 大學 ) ,他說同學中玩抖音的不在少數。

隨後是春節過後,各種第三方數據顯示,僅僅上線 500 天的抖音爆發瞭:

2017 年 12 月 23 日,抖音更新瞭一個版本,這之後抖音基本就霸在瞭 App Store 前三沒下來過 ( 中間隻有旅行青蛙壓過抖音 ) ,長期霸榜。

根據 QuestMobile 的數據,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1 月," 抖音 " 的日均活躍用戶從約 1000 萬飛躍到約 4000 萬,而且主要增長來自於這個春節。同時,來自 App Annie 的 2 月份數據,抖音下載量沖至全球第七。

從總的數據來看,抖音與快手的差距還是很大,但這爆發力確實值得行業研究人士關註:為什麼在快手那麼大的市場領先優勢中,抖音還能有爆發的空間 ?

於是,我又在朋友圈發瞭一個調查:你在玩快手還是在玩抖音 ?

結果讓我非常意外:抖音 vs 快手的比例 42:1。也就是說,我朋友圈一個小小的調查,除瞭一些朋友跟我一樣,既不玩快手也不玩抖音,我的 " 朋友 " 中以玩抖音的人占絕對優勢。

我在做這個調查的時候,在快手工作的朋友提醒我:" 中國人口的構成是個金字塔,你在腰部以上接近塔尖的位置,抖音的用戶基本都在你的身邊,快手的用戶是整個金字塔。所以調查取樣,可能有必要註意一下樣本分佈的合理性。"

於是,我又讓我們工作室的小夥伴 ( 東北 90 後 ) 調查瞭一下他的朋友圈:結論差不多快手和抖音是一半一半。

此外,工作室還有一位自稱來自 " 十八線城市 " 的小編則告訴懂懂,她春節回傢,身邊全都是在玩快手的人。

比較有趣的現象是:我們三個人的朋友圈調查結果中,多數用戶都是隻玩快手或是隻玩抖音,兩個都不玩的有相當一部分人,但兩個都玩的人極少。

結論出來瞭:懂懂的偏見原本以為,玩短視頻的,都是小鎮青年和農村大叔,但實際上短視頻已經分層,不同的用戶聚集在不同的平臺上。

此外,給人總體的感覺是:一二線城市用戶玩抖音的多,三四線城市以下玩快手的多。十八線小編說:我覺得讀書多的人都玩抖音,讀書少的人都玩抖音。

但是以城市劃分並不精準,易觀數據顯示:抖音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比快手高,快手在三線以下城市滲透率高於抖音,但抖音和快手在所有的層級的城市幾乎是全覆蓋。

下面兩張圖,第一張是快手用戶的區域分佈,第二張是抖音用戶的區域分佈。 ( 數據來自易觀 )

或許,快手那位朋友說得更準確:快手的用戶是整個金字塔,而抖音的用戶可能更集中於金字塔的腰部以上。這樣分層更合理,而不是分一線二線城市。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分層 ?

回看短視頻的爆發路徑:短視頻 2014 年開啟之後, 2016 年下半年呈現出接替代直播成為新風口的跡象,在 2017 年全面爆發。快手的爆發是領先於全行業的,所以才會有 2016 年夏天那篇關於 " 底層物語 " 的 10 萬 + 的文章。

在 2017 年短視頻全面爆發的同時,行業的問題也開始被放大,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是整個行業處於發展初期,為瞭博眼球、吸流量,很多內容是在打擦邊球,所以在 2017 年下半年和 2018 年初,整個行業迎來嚴厲的監管。

第二是商業化的問題,這一點快手比較突出。快手用戶數量龐大,但這些以 " 金字塔底座 " 為主的用戶群,變現的空間不大。所以我們看到快手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啟動瞭品牌升級的策略。

監管和變現,成為第一代短視頻發展道路上的瓶頸,誰能突破 ?

懂懂筆記認為,這才是抖音在快手如此強勢的基礎上,有機會 " 鉆 " 出來的原因。

2016 年 10 月才上線,抖音是整個短視頻領域第二代創業的代表。

在抖音籌備的時候,快手已經火瞭,而且當時國內外已經有 100 多款還不錯的短視頻產品。抖音想在那個時間點做一款新的短視頻,必須有些不一樣的東西才行。

據後來抖音總經理張楠回憶,他們團隊當時把 100 多款短視頻產品全部安裝在手機上去體驗和感受," 他們有一個共高的缺點:那就是不夠美好。" 張楠認為,短視頻能夠包含的信息量其實是非常豐富的,但是當時的主流短視頻產品,對視頻的表達還比較簡單,缺少引導。其實移動互聯網快速普及,一二線城市裡的年輕用戶,是消費升級的一群人,什麼都不缺,眼界也非常廣。他們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而且對好東西非常有要求。 而當時的短視頻不能給他們帶來 " 美好 " 的驚喜感。

創業時間點不同,快手要早抖音四五年時間,所處的產業發展階段不同,定位也不同。

" 每個人都值得被記錄 ",是快手最能戳中快手平凡的用戶內心的一句話,我們看到快手的廣告即使投放到電視裡,也都是由最底層的一些平民用戶來代言。

" 記錄美好生活 " 是抖音最新的 slogan,晚於快手創業的抖音更希望將 " 美好感 " 帶給用戶,所以在平臺創立之外就樹立瞭 " 好 " 的標準,並通過產品和技術手段不段去引導用戶向 " 好 " 的方向去體驗、去發現。 ( 其實抖音的產品和運營非常值得拆解,隻不過不是本文的重點,在這裡不贅述 )

抖音明確的樹立瞭一個 " 好 " 的標準。並且克制的維持著這種調性。

這樣的定位,使得快手天生用戶基礎就大,而抖音更適合一些有追求的用戶。問題在於,所有用戶都天天生活在真實的社會中,天天看真實的短視頻,久瞭會出現審美疲勞。而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不會停止的。

下面這張圖是抖音和快手用戶使用時長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快手用戶使用時長增長有些放緩,甚至在 2 月份 ( 春節期間 ) 還出現瞭下滑,而抖音過去一年多一直處於快速上升的通道。 ( 數據來自易觀 )

抖音的早期用戶是 90 後、 95 後,是消費升級的一群人,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 95 後年輕人,什麼都不缺,眼界也非常廣,他們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他們對好東西非常有追求。懂懂筆記認為,抖音的成功是趕上瞭年輕新世代用戶的崛起,趕上瞭短視頻這塊的消費升級,也符合一個產業發展的正常規律。

每個產業的發展都有相似的規律。以電商為例:淘寶的 C2C 模式覆蓋面大,發展快,但是京東的 B2C 則是 C2C 電子商務的一個升級版,就好比把用戶從早市帶進瞭商場。我們看淘寶的初期與快手是不是很像 ? 而抖音代表的則是短視頻行業的升級:從粗放到規范,從粗糙到精細,從基本需求到精神需求。

當然,我們看到快手去年年底開始有意在品牌升級,而抖音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也出現瞭 " 水變油 " 的內容。但懂懂筆記認為,兩傢基因不同,命運曲線也會不同。

快手的升級會異常艱難。這就好比淘寶一直在升級,但十幾年都發現無法徹底改變用戶的印象,所以馬雲爸爸才會讓天貓誕生。一篇《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件的中國農村》將快手定格在瞭金字塔的底座。快手現在考慮的不應該是品牌提升,而應該是在這樣龐大用戶基礎和行業領先優勢的基礎上,盡快孵化出一個 " 天貓 " 來。

而抖音也絕不會讓 " 水變油 " 成為平臺主流。就好比雖然六六聲討京東成功,但依然沒有人把京東與淘寶相提並論。從消費者的鄙視鏈條來看,京東的消費者永遠相對淘寶的消費者有優越感,他們也不會允許京東過度 " 放水 ",京東用戶的容忍度不會像淘寶用戶那麼高。抖音的用戶群體也註定不會讓 " 水變油 " 這種視頻在這個平臺上賺取流量。

今天來看,抖音是快手這類第一代短視頻的升級,未來如何還不得而知。就好像京東是淘寶的升級,而今天又有瞭網易嚴選、每日優鮮等新物種。任何一個行業的迭代升級都不會停止。

作者:懂懂筆記

來源:互聯網的一些事(www.yixieshi.com). 轉載請保留出處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