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傢倒閉共享汽車 CEO 自述:這是一場“自焚”

10-29

昨晚," 失聯 " 的 EZZY 創始人付強首次面對媒體,回應外界質疑,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

文 / 王妍 編輯:麻策

來源:創業傢

三天過後,付強終於決定面對媒體,出面澄清一些事。

10 月 23 日下午 6 點,共享汽車 EZZY 召開臨時性的全員會議。會上,公司創始人、CEO 付強突然宣佈瞭公司即將解散、清算的消息,部分員工始料未及。媒體報道,當晚有員工稱,他們陸續被 " 踢出 " 微信工作群。

次日,有傳言稱,EZZY 公司已卷款跑路,創始人失聯。一時,公司連同付強個人均陷入巨大的輿論、信任危機。維權用戶、公檢人員陸續上門。

據創業傢 &i 黑馬瞭解,用戶在此期間未收到 EZZY 公司任何告知信息。而他們為享受該公司提供的汽車租賃服務,普通會員繳納瞭 2000 元押金,VIP 每月額外支付 1200 元的會員費用。根據該平臺用戶數據,有媒體報道稱,這筆押金大概有 360 萬元。

外界在等待 EZZY 對這一資金 " 窟窿 " 作何解決,付強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之前與付強有過聯系的媒體人們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的微信好友已被刪除。

昨晚(10 月 27 日),付強終於出面面對媒體。創業傢 &i 黑馬見到瞭這個此前一直保持著沉默的創始人。考慮到他近幾天遭受的壓力和指責,從他的表現來看,令人略感意外的是,並沒有那麼狼狽與疲倦。

付強試圖把這件事情的真實情況解釋清楚:我,我們,都沒有跑路。相反,因為人員驟減,清算工作都壓在瞭他和另外 10 名左右的同事身上。付強稱," 這兩天我們馬不停蹄、日夜兼程。" 但讓人不解的是,對於公司業務相關的具體數據,金融背景出身的他,在公司走到瞭最後一刻都沒有表現出足夠的瞭解。當然,也許是他不想透露太細。

2014 年 7 月,從事金融工作的付強辭職創業,成立瞭北京大夢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付強想做的是一個對標陌陌的社交產品。後來,他又將視線轉向瞭共享汽車這一風口領域。

在風口上,EZZY 也曾風光。2016 年 3 月,在北京的希爾頓酒店,付強正式推出 EZZY。當時其計劃是首批上線 500 輛新能源汽車,並確定使用 BMW i3 純電動汽車作為主要的投放車輛。今年 2 月,EZZY 獲得瞭新一輪 2000 萬元的融資。5 月 6 日,在同樣的地點,EZZY 再次召開戰略發佈會,宣傳全新的品牌和車型。

那場發佈會被付強視為 " 與過去的一次告別,和全新的開始 "。沒能想到的是,僅半年的時間,不僅沒能新生,反倒又迎來瞭一次告別。短短幾年,共享經濟在中國迅速繁殖,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加速死亡。與接連倒閉的共享單車處境一樣,共享汽車的日子也不好過。

作為公司清算組 " 總指揮 ",付強表示,雖然目前工作進展緩慢(主要原因是疲於 " 應對上門維權用戶,工作進度受到嚴重影響 "),但是該發的工資照發,該還的押金照還," 一分也不會少 "。

整個溝通會過程,付強始終對共享汽車行業發展抱有信心,強調," 我們的失敗隻能證明我們自己的失敗,並不能代表整個共享汽車行業 "。

以下是 EZZY 創始人付強的口述節選,創業傢 &i 黑馬根據采訪內容整理。

" 我們沒有跑路 "

網上關於我們的傳言有很多,有幾件事情我需要澄清一下,在我看來這些說法非常不屬實。

第一件事,說我們公司卷錢跑路瞭。今天你可以看到,我們不但沒跑路,而且公司所有的核心管理層都在。我們自稱為一線留守團隊,工商局管我們叫清產工作組(清算組)。因為人手欠缺,我們現在一個人在幹一百個人的活。而且,馬不停蹄、日夜兼程,非常疲憊。

很多媒體說,我們用微信跟大傢說完解散之後就跑路瞭。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實際情況是,10 月 23 號下午六點,我們召開瞭全體員工大會。如果我沒有記錯,當時隻有三四個員工因假沒有到場,其他人都在。當時我現場宣佈,員工先下班,清算組 11 個人留守公司,連夜處理後續員工離職的賠償問題。

第二件事,關於我個人失聯的問題。首先可以確定,我沒有跑路。然後,我近幾天幾乎沒有睡覺。沒睡覺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太忙瞭。清算組人手非常少,清算工作到現在為止是緊張時期。我們仍在積極處理很多問題。比如,聯系業內的朋友,他們都是我很佩服的同行和企業傢,把我們的優秀員工推薦給他們。

隻不過,我之前沒有出面澄清,原因很簡單:對整個清算組的工作並沒有任何幫助。我指揮著整個清算工作,如果我們要是天天坐在那兒給用戶賠禮道歉,那我們什麼工作都做不瞭。我們 23 號下午說瞭這件事,第二天大傢都知道(能猜到)發生瞭什麼:各種來訪的用戶、媒體,把我們的門都給踏扁瞭,我們所有的職工工作當時都沒能開展。

第三件事是關於員工的工資問題。我首先要澄清的是,拖欠員工工資沒有外界傳言那麼嚴重。按照協議,我們是有拖欠的。但實際情況是,欠高管一個月工資,員工的工資拖延 23 天。這部分錢雖然是沒發,但我們從 24 號開始陸續與每個員工簽訂瞭協議,協議裡寫的非常清楚,一分錢都不會少給。

我們嚴格按照國傢《勞動法》,該清算清算該賠償賠償,寫在合同上蓋章簽字。這份協議我可以給大傢看,如果我們任何員工拿出的協議跟這份不一樣,我歡迎你們到法院告我。這部分錢(創業傢 &i 黑馬註:包括公積金、社保)清算完之後,該怎麼發怎麼發,員工是第一位,永遠優先保證員工的利益。

最後,關於用戶的押金退款問題。從公司進入清算開始,我一直在推進事情的進程。目前我們的用戶量在 1700-1800 人,總退款數目我暫時尚不清楚,但概數是 360 萬左右。按照國傢法律規定,需等清算結束之後,才可以進行支付。

按計劃,我們希望在兩周內完成初步的審計工作。但我負責地講,實際的工作進展非常緩慢。因為上門維權的人很多,有些用戶來瞭還非要進我們的審計組,所以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保護賬務,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無法保障,一天當中能夠坐下來算賬的時間非常少。

" 這是理想主義者的自焚 "

我們的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成本管理沒有做好。

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優秀的產品經理,但同時又是一個非常糟糕的運營經理。盡管我們的運營數據很漂亮,單量和用戶粘性都很高,但始終無法回避我個人的能力缺陷問題。

為瞭做出(我們認為的)最理想的產品、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我們支付瞭高昂的成本。例如,我們為瞭讓 EZZY 達到最理想的運營狀態,真正實現隨意免費停放,我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停地調配車輛;為瞭避免用戶因停車場停車費用而減少使用,我們承擔瞭所有的停車費。

我們投放的核心區域是國貿,所以能夠想象這部分的費用有多高。如果一個用戶一單支付瞭 30 塊錢,那麼背後的成本很可能是 60 塊錢。這樣最終導致的結果,一方面是高達 90% 的用戶粘性,用戶能做到長期使用並且不斷續費充值。但因為我們每做一單都要賠錢,公司融來的錢很快花完。

所以,我們走到今天的地步,自嘲地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 " 自焚 "。如果當初在面臨抉擇時,我們選擇不斷縮減成本而非持續補貼用戶,那麼我們可能會活得更久,也許還能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另外,造成我們今天之局面的直接原因是融資失敗。

今年 2 月拿到 2000 萬融資的第二天,我就開始尋找新的融資。因為我們非常清楚,這筆錢根本不夠。

從投資的邏輯講,一傢公司上一個(融資)階段完成後,投資方按公司交出的答卷來進行評估。正常情況下,如果成績足夠好,投資人會給出新一輪的估值,接著下一輪的融資,公司繼續往下走。遺憾的是,EZZY 交出的這份答卷沒能讓資本市場滿意。不滿意的地方在於,運營數據很好,但是財務數據非常糟糕。如果是衡量一個團隊的話,我們團隊的技能指數比較偏科。

我每天都在找錢,前後共見瞭 50 多傢投機構。原本已經有兩傢機構約定要投,但國慶假期的最後兩天,領投的大機構決定放棄,跟投的小機構願意堅持投資 500 萬。最後一刻,我的內心非常糾結。我明知即使拿瞭這 500 萬也於事無補,事情本質並不會扭轉。當時已經簽訂的協議也被我撕毀瞭。最終,我把實際情況告訴對方,以公司現在的處境,從投資安全角度考慮,投資 500 萬進來的風險非常大。

我當時的想法是,沒有必要再把一個人拉下水。

" 每一個牛逼都是含著淚吹出來的 "

從第一天開始我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不節省運營開支,EZZY 很難堅持下去。對於商業模式,我們一直在摸索,怎樣能在保證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同時做到可持續發展。

當然,我們最終失敗瞭。

在車輛的流動性方面,我們一直做得很好。我們所有的錢都用於運營,說白瞭,別人雇 1 個司機,我們可能雇 10 個。最多的時候,我們有 30 多個調度司機。最後半個月時間,因為資金緊張我們無法再支撐這麼龐大的車隊運營,地圖上已經很少有車瞭。

我過去覺得花很高的價錢從租賃公司租車,然後讓用戶以很低的價格使用,這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但實際上隻要運營數據能夠達到理想狀態,仍然有機會實現盈虧平衡甚至盈利。

根據我們的財務情況,每日訂單數量達到 6 單的時候,車輛成本就能持平,大概到 8 單左右,就能夠覆蓋車輛的運營成本。以北京為例,如果整個車隊的規模能夠再翻一兩倍,達到 1000 輛,以當時的運營數據來看,我覺得可以做到收支平衡。

隻是,我們太過於追求用戶體驗(創業傢 &i 黑馬註:實則是著魔於用戶補貼),大部分的錢都用於運營。

我們的每一個牛逼都是含著淚吹出來的,那花瞭巨大的成本和心血,也讓我們最終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但我從沒有後悔進入這個行業。有時候我想,如果還有機會能夠做下去,如果當時在資本市場融到錢,如果用戶和股東還能繼續信任我們,我們完全有可能去創造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

今天我們失敗瞭,隻能證明我們自己沒有做好,並不代表共享經濟的失敗,更不能說明共享汽車的失敗。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