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1 日,在沒有空間概念的淘寶店鋪裡,和沒有時間概念的淘寶店鋪外,圍繞流量、點擊、轉化、銷量、利潤,中小賣傢正上演著一場與金錢爭奪生死時速的戲劇性故事。
一個讓無數人 " 剁手 " 的節日,一個天價交易數字,一場全民狂歡。在風光的另一面,雙十一又被冠以 " 一將功成萬骨枯 "。誰是 " 萬骨 "?為何而 " 枯 "?在大品牌的光芒外,雙十一的中小商傢經歷瞭怎樣的機遇、誘惑、無奈與落寞?
(註:文中出現的人名及店名均為化名)
" 雙面 " 雙十一
淘寶曾造就瞭無數的財富傳奇,雙十一曾孵化瞭世界紀錄的數字。但如今,雙十一卻成為無數中小商傢心中的一塊疤:不揭開難看,一揭開就疼。
" 今年不參加雙十一。 " 王林告訴盒飯財經。盡管他也無比渴望分雙十一的一杯羹,但此時,雙十一對他來說,隻是一個 " 最熟悉的陌生人 "。
王林從 2014 年入行,擁有近 4 年淘寶店工作經驗,在前三年裡,他隻待過一傢公司,就是為銀領淘寶店工作。銀領主要在天貓、淘寶等平臺銷售箱包類產品,擁有旗艦店,以及多傢專營店和專賣店,在同品類的級別裡排名中上等,整個團隊並不算小,約有 150 人。
今年 3 月,王林從銀領離職,開始單幹。他的個人淘寶店是租用老東傢的店鋪,主要做老東傢的產品分銷。
" 這傢店大概用瞭三周時間做起來。" 王林坦言,起步階段是虧損的,除瞭要投錢準備貨品外,還要對圖片進行修整,配置相關贈品,接下來包括付費推廣及刷單,提高曝光率," 大概兩三個星期才能開始有賣,達到收支平衡,稍微賺錢點。"
"2 月到 5 月(的銷量)是比較好的,大概有 1 萬 5 左右的凈利潤,大概每天十幾單的樣子。" 由於他分出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導致他的店鋪從 6 月至 10 月出現滑坡,每月平均產生 2000-3000 元左右利潤。
" 現在相當於重新開始做(這傢淘寶店),本來想再做起來的," 王林說出這個想法後,又補充道," 結果遇到瞭雙十一。"
在他眼裡,雙十一是天貓的節日,是大品牌的節日," 對小淘寶店沒什麼優勢,壓榨的流量都沒有瞭。 " 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感覺,在一個淘寶商傢 QQ 群裡,因為流量暴跌,訪客與轉化驟減,收藏和加購(加購物車件數)的數字不理想,激起瞭一部分商傢 " 討伐 " 雙十一的言論。
這種小賣傢集體的憤怒不是一天積累的,卻因為雙十一這一天而爆發。
然而,他們很快又在群裡丟出瞭各種淘寶鏈接和廣告,恢復往常的交流,似乎這場吐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種高聲群嘲,又迅速回歸的平靜,正是小賣傢傳遞出對雙十一的無奈,而在另一端,天貓聲勢浩大的宣傳正鋪天蓋地席卷全國。
不過節得死,過節也不好活
到底要不要參與 " 雙十一電商節 ",讓許多淘寶的小賣傢面臨兩難抉擇。 每個人都能看到這場即將來臨的饕餮盛宴,但真正屬於小賣傢的這杯羹,猶如三千弱水所取的一瓢而已。
" 雙十一不過不行,過瞭也是很難受的。 " 王林把店鋪 " 重新做起來 " 的想法推遲到瞭雙十一以後,他無奈地告訴盒飯財經," 流量都去天貓瞭,小的淘寶店根本沒有活路。"
" 參加淘寶雙十一活動,你需要先報名,然後淘寶會給你打上(‘雙 11 ’活動的)標簽," 王林介紹說,官方也會對報名條件進行篩選,比如說有庫存、銷量等要求,另外,商傢還會根據近幾個月來單品的銷量情況,上報雙十一活動主推的重點單品,進入分會場後優先展示。
" 比如在淘寶搜同一個東西,打上(‘雙 11 ’)標簽的店就會排名靠前,不打標簽很難看到。" 淘寶賣傢的生意靠流量支撐,這意味雙十一前半個月以上,不參加平臺雙十一活動的店鋪,將失去重要的流量支撐,從而影響到店鋪的收益,除去人工、場地等日常開銷外,極易陷入虧損狀態。
一位淘寶商傢在 QQ 群說,到瞭雙十一 " 根本沒有流量 ",收益 " 慘不忍睹 ",一天僅 "17 個訪客 "。
雙十一帶來的不再是等待收獲的喜悅,而是如何抵禦風險的擔憂。
與此同時,阿裡、京東、蘇寧的雙十一口號響徹整棟大樓," 不賣光,就脫光 "" 決戰雙十一,電腦不關機 "" 銷量沖破千萬,切糕天天當飯 " 等橫幅掛滿瞭每一面墻,似乎形成瞭一座圍城。
而在參與雙十一活動的千萬商傢大軍裡,王林此前供職的銀領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備戰雙十一,銀領都會有一套常規流程:
首先是定目標。 先在公司開會,根據 7/8/9 月的銷售情況定目標,每個店鋪制定不同的目標,例如銀領旗艦店定 500 萬,其他專賣店定 100-200 萬,一些小店定幾十萬;
其次是寫計劃。 每個店長根據店鋪銷售情況定完銷售目標後,要寫出具體達到目標的計劃,例如如何拉流量(推廣費用)、如何做運營(送贈品、優惠券、滿減等),在備貨方面,考慮到雙十一過後,緊接著就是雙十二,此後還有聖誕節、元旦和春節等節日,造成貨源緊張,如果備貨不足,很難再到工廠拿到貨,所以淘寶店的貨一般會備足一些,例如預計 100 萬的貨,都會備足 1 20 萬的貨;
再次是安排人手。 參加雙十一活動,店鋪流量、銷量上升的同時,需要臨時雇人,包括打包、客服等崗位,以及調整加班倒班的作息安排;
" 往年都會加班啊,哪裡會休息," 王林說,在銀領做店時,遇到雙十一,加班加點是很正常的,沒有休息這一說。
同時,公司生產部門溝通貨品,根據計劃定具體價格。 " 大品牌的價格體系比較明確,降價幅度、打折幅度都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改動,中小品牌的(報名雙十一)價格會出現偏差,導致出現很多問題,例如提價之類。"
王林口中的 " 提價 ",就是一件商品在雙十一的價格要比日常價格上漲一些," 漲價瞭再打折,這是商傢的策略。 "
" 但是漲價的話,系統給你流量反饋就降低瞭。淘寶按流量排名,例如新款點擊率會高,你的排名就靠前,下單、加購率一直靠前,就是優勝劣汰嘛,所以微小的變動,搞不好馬上就被競爭對手超過,搞得像生死時速一樣。"
這種 " 漲價策略 " 的出現,源於中小賣傢的利潤波動。" 大部分的錢都給到瞭推廣,想要有收獲,就要付出相應的手段。 " 王林說,即便是一個手機殼再便宜,它的價格也卡的很死,打個折就沒有盈利空間瞭,因此很多商傢就提價報名。
2014 和 2015 年,銀領的很多貨都 " 不夠賣 ",所以,2016 年的預期調高。
但等來的結果卻是銷量一般。這一年,也是天貓大打國際牌的一年,平臺流量向頭部品牌傾斜的跡象異常明顯,即便是銀領天貓旗艦店,整體流量也遠不如預期。
" 你看到很多商傢不見得一年比一年好," 王林說," 每年很多商傢都死掉的,都是大魚吃小魚嘛,真是應瞭那個馬太效應瞭。"
11 月 11 日,大品牌向高點沖刺之時,身後的中小賣傢們卻在進行一場艱難的博弈。
活著或死亡
流量被瓜分的連帶效應,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淘寶中小商傢的利潤也在下滑。
" 比如說這個產品利潤高,40% 吧,到最後其實隻有 10%," 王林說,商傢的利潤拋去平臺抽成,還有推廣費、人工費、快遞、貨物成本、場地費等," 大公司靠品牌,中等公司就是靠(砸)錢活下來 "。
" 還有很多中小商傢,他們把握不準數據,備貨備多瞭,最後賣不出去。" 王林講到,有的商傢沒有數據能力,面對雙十一,無法做出準確判斷,貨備多瞭,賣不出去,貨備少瞭,就會出現退貨。
" 雙十一的退貨率都在 30% 以上 " ,引發如此高退貨率的原因,實際上從報名官方雙十一活動起就已經埋下瞭隱患。
由於報名時對庫存有要求,有的商傢會虛報庫存,平時賣的好的商品會報的相對較多,賣的較差產品也希望報名,就會虛報。" 但超過預期賣瞭這個產品,就會出現問題,比如說庫存不夠,就需要跟客戶去溝通,出解決方案,退貨之類。"
高退貨率的另一個原因,是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 。"(11 月)11 號之後的 7 到 10 天,是退貨的高峰期,因為好多東西是湊單買的,買完發現沒有什麼用,就退回來瞭。"
雙十一的玩法越來越多,滿減、購物券、紅包、積分、H5 小遊戲 …… 這主要是吸引不同的消費人群,加上預售,拉開雙十一陣線, 但這些在王林眼裡 " 都很虛,"" 還不如直接打 5 折來的實際一點。"
" 雙十一當天就是‘守’ ",王林回憶到,11 號凌晨 0 點到 2 點是高峰期,早上 8 點上班也是小高峰," 後面就慢慢賣,當天晚上,也就是雙十一結束前的一兩個點,大概晚上 11 點才真正降價,商傢會給一些無門檻優惠券,因為要沖量嘛。"
一位淘寶商傢回憶," 不過(雙十一)肯定不行,因為實在沒流量,沒法支撐 ",但真的要參與到平臺雙十一活動中,他又要 " 靠錢生砸 "," 維持一下店鋪熱度 "。
據王林所述," 確實也有一些淘寶店不過雙十一 ",但這種 " 不過 " 是指不參與平臺活動,而是在自己的店鋪中搞雙十一活動,通過付費推廣," 直通車砸高一點 ",還有 " 自身流量入口,就是收藏啊,購物車啊 ",隻要穩住流量,熬過雙十一," 還能有機會再把流量拉回來。"
" 其實也是死撐著的,很吃力,很難賺錢,死累死累的。" 王林無奈地說。
王林也對雙十一的預售模式說出瞭自己的感想,他認為預售模式,其實是將 11 月 1 號到 10 號的商品,堆到 11 號這一天來賣,但耗費的經歷、人力、物理卻遠遠超過這 10 天所帶來的收益。
2017 年 11 月 11 日,天貓平臺銷售額 3 分鐘 100 億、40 分鐘 500 億、9 小時破 1000 億 …… 這個數字仍在繼續增長,然而, 從側面看,這一天又有一批 " 悲劇 " 命運的群體在夾縫中求生。當流量向大品牌傾斜,這個狂歡的節日,於中小賣傢而言,正逐漸成為年年知為誰生的 " 橋邊紅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