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 4 月和 9 月後,騰訊音樂集團第三次爆出即將赴港或赴美 IPO 的消息。
今天(11 月 1 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的報道顯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 " 騰訊音樂 ")已邀請投行經辦其首次公開募股(IPO),籌資額至少 10 億美元。而此輪融資後,TME 估值將達到 100 億美金。
除此以外,騰訊將向戰略夥伴和獨立廠牌出售約 3% 的股份,通過股份持有與音樂廠牌建立合作關系、置換版權。進而保持騰訊自身在音樂市場的優勢。
盡管幾次傳聞中,騰訊音樂始終三緘其口,不做回應。但 TME 上市可以說勢在必行。
一方面,登陸資本市場意味著有充足資金用以囤積版權、加深護城河;另一方面,TME 率先放出上市消息,也頗有阻擊競爭對手的意味。巨頭上岸,對於市場排名第二、第三的選手來說,絕不是個好消息。
騰訊的雄心
對在線音樂領域來說,誰擁有最多獨傢版權,誰就擁有最多籌碼和最終話語權。這個賽道裡的所有玩傢都懂得這個道理。
但 " 想到 " 和 " 做到 " 之間的差異就在資金實力上。不差錢的騰訊幾乎用 " 掃貨 " 的方式在囤積獨傢版權。
2017 年 5 月,騰訊音樂獲得環球音樂所擁有的數字版權分銷權。直接聯合歐洲財團,向環球音樂母公司發出戰略投資邀約,最終如願從網易雲音樂、阿裡音樂與太合音樂手中,搶到獨傢版權。至此,騰訊正式獲得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三大唱片公司獨傢版權。
截至 2017 年 9 月底,騰訊音樂已經與 200 多傢數字音樂版權方達成合作協議,音樂曲庫數量超過 1700 萬。
在囤貨量足夠大、用戶數足夠多的時候,想要賺錢並不難。騰訊音樂盈利模式面向 C 端和 B 端。針對普通用戶,主要有付費收聽、數字專輯售賣、QQ 音樂綠鉆會員等;B 端則主要是版權曲庫轉授,可進一步攤薄高昂的版權成本。
而收入的主要來源應該在另一個產品——全民 K 歌。
如果說 QQ 音樂作為播放器產品,還處於燒錢階段,那麼靠版權衍生的全民 K 歌(與 QQ 音樂版權共享)就是結結實實悶聲發大財的產品。在不存在額外版權成本的情況下,這款 K 歌社區擁有 4.6 億註冊用戶,2016 年末日活躍用戶數(DAU)就超過 3500 萬。
這款產品可以說老少通吃。騰訊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全民 K 歌近 70% 的用戶集中在 13 歲至 22 歲之間,整體呈現低齡化的趨勢。而黏性較強的用戶則是集中在 55 歲至 60 歲之間的中年人。曾有用戶在知乎上抱怨:
我媽買花、買禮物、買 K 幣,和 K 友互贈禮物、互相評論,能塞著耳機搞一天什麼事都不做。
全民 K 歌通過用戶購買的虛擬禮物、草根明星的付費專輯、付費會員,就可以完成變現。
根據騰訊今年 8 月發佈的 Q2 財報顯示,騰訊社交網絡收入增長 57%,達到 85.56 億人民幣。該項增長主要受虛擬道具銷售以及訂購服務(尤其是視頻、音樂及文學等數字內容服務)收入的增長推動。
其餘玩傢怎麼活?
TME 上市消息傳出後,對於市場上的潛在競爭對手也有阻擊作用。
古典音樂數字版權運營、分銷商庫客音樂與在線音樂播放軟件多米音樂均於 2016 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而與騰訊之間火藥味最濃的當屬網易雲音樂。畢竟三個月前,因沒有談妥版權轉授合作,網易雲音樂不得不下架部分歌曲。
而從資本運作層面,騰訊音樂也更勝一籌。2017 年 4 月,網易雲音樂完成瞭 7.5 億人民幣 A 輪融資,估值 80 億。而騰訊在 IPO 籌資 10 億美金後,估值達到 100 億美金(折合 661 億人民幣)。體量之間的差距一望而知。
根據 QuestMobile 發佈的《在線音樂應用行業洞察報告》顯示,今年 7 月,在線音樂 APP 中,日活用戶規模及用戶活躍率榜單中,騰訊旗下的產品(酷狗、QQ 引語、酷我)包攬瞭前三名,網易雲音樂排名第四。
太合音樂也正在為上市籌劃,阿裡音樂則依托阿裡大文娛,試圖探索線下演出模式。為瞭留住用戶,網易雲音樂也開始以草根歌手或有潛力的音樂人的翻唱版本,代替未拿到獨傢版權而必須下架的歌曲。可以預見,網易雲音樂未來會繼續自己的獨立音樂人培養計劃,以應對來自騰訊的擠壓。
盡管此前國傢版權局約談瞭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等 20 餘傢境內外唱片公司,要求避免授予獨傢版權,但顯然,獨傢版權爭奪戰不會就此停止。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 年 8 月,騰訊音樂與華納音樂的獨傢版權授權到期;同年 12 月,其與索尼音樂獨傢版權到期。一年之後,這場爭奪戰將再次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