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天使投資人王剛:禪宗帶給我的啟示

08-09

創業,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於,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在向善,而且變得單純和簡單。——季琦

題圖:著名早期投資人、滴滴出行天使投資人 王剛先生

CEO 如何判斷目前公司的發展是否健康?有人說,當然是看公司的各項數據是不是處於一個正反饋當中;有人說,看公司能否不斷地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這幾天,捕 Sir 做瞭一篇王剛先生談禪宗對他啟示的文章,自己對這個問題也有瞭一個新認識:

除瞭從看數據,以及得到資本市場的支持來判斷公司健康與否外,CEO 還要不斷追問自己,你和團隊是否每天都在去偽求真,越變越簡單?這是一個「渡」自己的過程,正如季琦先生所言:「創業,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於,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在向善,而且變得單純和簡單。」

量與質

我前段時間見瞭一些人,其中有漫畫傢蔡志忠老師。我們聊瞭三四次,他一頭白發,我在看這個人作品的同時也在看這個人,他自稱是中國目前活得最像莊子的人,我們最長聊瞭 11 個小時,我說人是最偉大的藝術品。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自己,從 20 歲開始修煉,活到 80 歲至少也修煉瞭 60 年。我們這一生,也一直在雕刻自己,區別就是我們到底把自己變成瞭一個藝術品,還是一個工藝品,當然還有可能變成瞭贗品

如今,我也會面臨很多困擾:我可以有參加不完的聚會,見不完的項目與人。當我有瞭資源以後,我也想過是不是可以把自己投資的項目數量再放大一倍、兩倍、三倍?去年 20 傢,今年 40 傢,後年 60 傢?用數量去做大我的規模。

但轉念一想,這是一個線性增長的模式,最大的瓶頸是我的時間,自己將很難持續。如果我這麼做瞭就意味著每一傢企業都隻能得到極少的關註,等待我的一定是項目大面積的死亡,所以我不能做量。就如同:

如果你想與任何人都交朋友,就意味著你沒有朋友。也許天下人你都認識,但是你們都是點頭之交,因為沒時間交心,沒時間進行智慧的碰撞,無法升華你們的友情。當我們想在全球各地都有一個自己的傢時,就意味沒有一個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傢。我們會疲於奔命,資產和選擇會變成一個負擔。

當我們的人生有選擇權的時候,是不是要無限地做加法?是不是我們有錢瞭,我們就一天能吃 13 頓飯?沒有,我們還是吃 3 頓飯。當然最現實的情況很可能是 3 頓都吃不上。因為我們會更忙瞭,忙於數量當中。

做數量並不難,因為它不會挑戰到我們的魄力和過去的慣性,隻不過是壓縮瞭我們的睡眠和吃飯的時間,但這本身並沒什麼突破可言

相反,當我們的人生有選擇權的時候,應該嘗試著去消費原來不敢消費的產品,去結交我們原來不敢結交的人,從被動等待,到主動敲門。去 Offer 我們以前 Offer 不起的人,去投資我們原來投不起的項目,原來一個項目投 100 萬人民幣,今天能不能給 100 萬美金,能不能給 1000 萬美金,能不能有一天一個項目投 200 億美金,進入終局牌桌?這才是挑戰。

敢於與過去的一些人說「NO」,敢於放棄一些小的機會,敢於把一部分的東西舍棄捐給別人,這才是挑戰。因為「舍」比「拿」更難

這樣,我們還是每天吃 3 頓飯,隻是每頓飯更有質量瞭;我們還是每天見 3 個人,隻是見的人的段位和品行比以前更高瞭;我們還是住一套房子,隻是更有質感和品味瞭,這就是指數級增長。

寧可把一件事情做透,而不是面面俱到;寧可與一個人推心置腹,而不是有很多的泛泛之交。隻要我們逼自己在「質」上進取,不是在「量」上貪婪,我們的人生就在上升當中,否則就是在平面踱步

兩個感悟

近來,我有兩個很強的感悟:

1、商業其實是 2 和 98 的法則,二八法則是騙人的

我們反思一下,跟我們關系最鐵的,能產生最大愉悅程度的,隻有那 2% 的人,但這 2% 的人並沒有被我們給予足夠多的關懷和重視,相反我們把時間和精力分給瞭 20% 的人。

一個一直做加法的人生,最終很可能會得到一個除法的結果;一個常常做減法的人生,反而會得到一個乘法的結果。越是泛泛之交,越是沒有朋友,因為 1 就像是分母,加越多越小,減得越多,結果就越大。

2、有能量的人多,有名聲的人少

這是什麼原因?很多行業有很多很牛的人,我最近也認識瞭一些。但是在江湖上,有好名聲的人非常少。好名聲是要靠智慧與慈悲成就的,一般來說有能力的人是有智慧的,但慈悲往往不夠,他們通過各種手段獲取自己的江湖地位,但很難有一個好的江湖名聲

慈悲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一個最最基本的表現,就是能不能把對方當人看,能不能對身邊的每個人將心比心地同等對待。一個人成功的標志就是考慮別人永遠比自己多一點

任何行業你要想成為主流的前提是,不能隻有能力,必須要帶有口碑才能成為主流。巴菲特說名聲是我這輩子最好的資產,如果名聲不在瞭,總有一天這個錢會還回去的。

當初在阿裡巴巴工作時,我一直在想,是不是當瞭經理以後權力更大,結果發現上面有總監管著;後面想是不是當瞭總監以後權力會更大一點,結果上面還有副總裁、總裁管著。

後來我幹脆想通瞭,我能不能讓自己心靈自由一點,一個心靈自由的乞丐本身就是國王。要讓人成為藝術品,首先要有強大的想象力、強大的洞察力,你這個腦袋就得先是一個藝術品,你跟它聊天,你能發現思維的真諦。

智慧與慈悲是合二為一的,我們要有一個慈悲的心態,要在將心比心的同時能夠享受到精神自由。希望你也能用未來 50 年、60 年、80 年的時間,將自己打造成一個藝術品。

上山與下山

前段時間,我去瞭一個風景秀美的寺院,寺院是一位高人自建的。這傢寺院我之前約瞭三次都沒約上,後來我厚著臉皮說受蔡志忠老師的委托和高人見一面,果然有效,可見蔡老師名號在江湖上還是挺管用的。

上去之後高人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坐,那我就坐下瞭。坐下以後,我挺緊張的。我表明來意,為什麼要來見他。我說我們投瞭很多公司,覺得企業把當代人的需求滿足瞭,很成功。禪宗,還能讓每個人都自在一點,讓每個人都好一點 …… 他說,你講的東西和我沒有關系,對他們沒有任何興趣。我直接就撞鋼板上瞭,我說自己隻是表明來意,你回應一下,你可以幫我,也可以不幫我。

他說:對不起,老子沒有興趣。

我說:好吧。

我便不說話瞭。

我就想瞭一會,他接著問我還有什麼問題。在那種情況下,我已經想不出什麼問題瞭,就被噎住瞭。為什麼被噎住瞭,因為覺得沒有被尊重,覺得沒有面子,所以被噎住瞭。最後簡短交流完畢,這位高人帶我吃瞭飯,然後還帶我把整座山都轉瞭一遍,詳細講瞭每一套房型是怎麼設計的。其實我能夠感覺到,他冷漠的言辭背後有著一顆真誠善良的心,這是我能直接感知到的。

後來我說這樣行不行,什麼時候約蔡老師再來一趟,來這裡住兩天。他說你不是來瞭嘛,讓蔡老師過來幹什麼呢。我又被噎瞭一次。

緊接著說我們今天要走瞭,臨走想送他一包茶葉,但他卻要我把茶帶回去,並且還說這裡不接受捐贈。我說有什麼事,是我能為你做的,他說沒有什麼事。當時我的感受,這個人的特質,他的修行和他所處的環境簡直是絕配。

你能想象這樣一個人如果下山,在人間能混出一個什麼模樣。他今天個人的修行和他所處的環境已經融為一體瞭,在我眼中他不是一個禪師,而是一個藝術傢,你可以欣賞他的字,欣賞他的畫,欣賞他的整個建築。

從山上回來以後,我和蔡志忠老師提前約瞭一起去徑山寺感受一下。同時我開始寫字,我經常寫《陋室銘》裡的詞,「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我最近也見瞭一些書畫大傢,發現他們的區別就在於,有些人是在書法上有造詣,有些人是在繪畫上有造詣,但他們都在追求修煉自我這個終極目的

這讓我想起瞭,當初自己去少林寺看到現場武僧表演的時候,我隻看到瞭武僧們的血氣方剛,沒有看到其他的東西。隨後我就請教少林寺的大師,我說看不出這幫人有多麼厲害呀!大師說:「王剛,這叫武術,凡是叫術的都是默。武術上面是武學,武學上面是武道,武道就是禪宗,練武隻是修禪的法門之一,練武本身不是他們的目的。」

之後,我就在反思,我明白這些人最終隻是借助他們所做的事情「修真」。什麼是真?用禪宗的話來講就是宇宙智慧。你發現在任何行業當中能夠做成大傢的人,他背後都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哲學思想,絕不隻是一個工匠,這是我的體會。

現實生活中,你也會感受到,當你和一個工匠聊的時候,你們的對話不會太長,因為他幾十年的經驗隻需要兩次就可以大致說清楚瞭,再問就沒什麼新鮮東西瞭。而如果你和一個具有哲學思想的工匠聊,你可以聊一輩子,而且每天聊的還能不一樣

到瞭去徑山寺那天,我老婆早上起來就不高興瞭。她說道:「王剛,你禮拜一到禮拜五見項目,禮拜六、禮拜天也見項目,你告訴我,什麼時間是留給傢人的。」

我相信很多創業者都會面臨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婆會說再不回來,孩子都不認識你瞭。我們都是早出晚歸,回來的時候孩子已經睡著瞭,每天孩子要上學比我們先走,留給我們和孩子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瞭。

所以,經過那天早上老婆給我這樣一說,我就決定帶我兒子一起進寺院。後來回傢兒子把情況和他媽媽一五一十講完瞭,我老婆也很開心。這一刻,我感覺自己又往感情銀行裡存瞭不少錢進去。

後來,我也想明白瞭,我覺得一個人如果照顧不好自己的老婆,照顧不好子女、父母,就不要再提照顧兄弟瞭。而且我覺得傢人也沒有那麼難照顧,他們不會提非份的要求,其實你每天忙碌回傢隻要看見兒女 3 分鐘,哪怕一句話都不說,你一天的忙碌也是可以得到排解的。

過去我們就連 3 分鐘,可能都沒有給到。也可能那 3 分鐘,我們給到瞭,但我們的心卻不在那個地方。所以,我認為傢庭處理和事業並沒有那麼矛盾,這取決於我們的處理方式

心無掛礙

最近,自己開始研究禪宗的一些關鍵詞語,有一個詞叫心無掛礙,我覺得這個詞很值得玩味。

有一天,一個 CEO 跑來和我說,他要崩潰瞭,因為公司經營不好。他覺得不能欠下我們的錢,怎麼可以揮霍瞭 2 億人民幣,最終還把公司做垮瞭?讓他覺得非常對不起投資人,但這個時候他已經控制不瞭自己瞭,整個人都顯得很崩潰。

我相信有些公司都經歷過,最初融資的時候一帆風順,但由於你並沒有真正掌握企業競爭的規律,所以你的數據是支撐不瞭業績的,支撐不瞭這個估值,它自然又會掉下去。

就像打牌一樣,一上來贏瞭 10 萬塊錢,覺得自己能贏更多,結果打瞭三天三夜,從贏 10 萬變成輸 10 萬,過程中自己的情緒隻會越來越糟糕。這時候,你的心思根本不在牌上,你想的是怎麼還債。換成一傢企業也是一樣的,這時候 CEO 的心境根本不在企業經營上,CEO 想的是對不起投資人,對不起一起奮鬥的兄弟,感到很崩潰。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我認為還是 CEO 思考問題的視角不對。投資就意味著我與你長在一起瞭,你疼我也疼,我們是一樣的。

我們做每件事情之前為什麼不能輕裝上陣?最後我建議他考慮問題的角度換一換,不要從對不起誰入手,而要從用戶的需求下手,哪些用戶還處在饑渴當中,然後想辦法去解決這些用戶的問題,這個過程也能讓整個團隊得到成長。任何公司都會起起伏伏,讓你痛苦的不是起伏,讓你痛苦的是不接受起伏。

我們看到如今創業為什麼失敗率非常高,有人會說因為他們做的是偽需求。那什麼是偽需求?簡單來說就是你想象的需求,並不是用戶真正的需求,這就是偽需求。那為什麼你會想出偽需求?因為你需要財富,需要江湖地位,需要給自己好的名聲,這一切都是你的需要,而這一些可能並不是用戶所需要的。

我們想一想,有什麼樣大的成功是自我的成功,沒有通過利他來完成的?哪一個人的成功是自己全贏瞭,而別人都輸瞭的?隻有當我們把自己放下的時候,你才更容易看清楚這個世界的真相,更容易看清楚別人的真實需求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