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要進化為內容平臺的終極業態瞭嗎?

11-12

100 億流量、100 億資金、100 億產業資源。

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的首日,最引人關註的重點無疑是騰訊推出內容開放平臺,發佈內容創業的「百億計劃」。

在四川成都,這座因誕生王者榮耀而成為騰訊版圖中重要地理坐標的城市,騰訊驕傲地宣佈自己是「偉大的文化公司」。而幾乎與此同時,距離騰訊總部一河之隔的香港,閱文集團宣佈正式上市,成為網絡文學第一股。

從遙遠的中國西部到世界前沿,互聯網打破瞭時空地理的限制,建立起無處不在的廣泛連接;互聯網的力量也正重新洗牌內容、傳媒的格局與秩序,突破文化邊界,成就瞭這個時代的文化英雄。當合作者紛紛湧入巴蜀文化的腹地,當科技與歷史交匯,無數人都在發問,騰訊會將「內容」的未來引向何方?

「大內容」與平臺矩陣,騰訊遲來的內部連接

內容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在第一方陣中擁有最多產品的騰訊,卻極有可能失去一個頭部內容平臺的位置。

站在移動互聯網下半場和人工智能的前站,一種無所不包、千人千面的信息流形式,似乎成為瞭最為先進的內容業態,甚至幾乎帶有某種「終局」的意味。

如何制勝數字內容?就像馬化騰此前所焦慮的那樣,「我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最終歸根結底可能還得通過技術的進步,企業才有可能保持在戰略方面的制高點。」因此,本次全球合作夥伴大會,騰訊宣佈借助 AI 做智能分發,已經不是內容產業的新動向瞭,真正具有統攝力的,是騰訊對 100 億流量的整合。

毫無疑問,騰訊是國內最富有的流量擁有者,但這些流量目前多數隻是孤立的存在。對於這傢強調以廣泛連接為使命的企業而言,在內容方面完整的內部連接卻才剛剛開始。隨著今日頭條服務用戶的總時長已經躋身 BAT 之後的第 4 名,如果說,單一的內容平臺不足以形成制約的話,那麼騰訊內容開放平臺通過實現各產品的互聯互通,建立內容生態,放大平臺矩陣效應,試圖繼續捍衛內容霸主的地位。

以內容開放平臺為核心,騰訊實現內部連接的意圖,同樣源於內容需求多樣性融合的趨勢。當視頻、短視頻、直播等形態不斷湧現,單一平臺越來越不能承受其重,新浪微博和今日頭條也隻能尋求裂變式發展的情況下,騰訊恰好可以用生態鏈去構建「大內容」的完整版圖。企鵝號未竟的事業,將由內容開放平臺以一種更大的聯合,組織起微信、QQ、QQ 空間、瀏覽器、快報、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應用寶、NOW 直播、全民 K 歌等億級流量平臺,實施對互聯網在線用戶的全場景包圍。

而當流量聚合、內容創作者匯集、內容生態持續繁榮,騰訊事實上可進一步由「大內容」鏈接「大營銷」,打造一條從內容生產、多渠道構建、智能分發、商業化變現的完整內容生態鏈。在互聯網營銷廣告的短板上發揮更大作為。

泛內容領域的創作激勵,晚到的 100 億資金

100 億資金是個熟悉的數字,也成為 BAT 內容補貼的門檻。在騰訊之前,早已有百傢號的 100 億分潤計劃,以及不久前阿裡創作平臺的三年共享 100 億傭金。

圍繞內容創作者的激勵,騰訊此前並非最為激進的加持方,即使有「芒種計劃」、「谷雨」等類型的小眾創作支持計劃,以及企鵝號 12 億的原創、直播補貼,騰訊卻並沒有全力跟進一個正在蓬勃興盛的泛內容創作大潮,補貼側重也明顯放在瞭富媒體方向。

因此,正如騰訊副總裁林松濤所說「在電影、遊戲、音樂、網絡文學這些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創作者的收入能占到行業收入的一半左右,但在泛內容領域隻有不到 10%,這顯然有很大的空間和機會。」

不過機會的背後,競爭儼然十分激烈。此前,關於泛內容領域創作者的資源爭奪,早在 UC、新浪微博、今日頭條之間打響。UC 的「媒體賦能計劃」、「大魚號」 20 億的扶持額度;今日頭條的「千人萬元」計劃,10 億元補貼短視頻創作者,將內容變現演變為軍備競賽,歸屬騰訊系的快手和知乎則成為瞭被挖角的對象。當信息流成為新的內容消費形式,當移動互聯網極大地延長瞭國民在線時長,被騰訊所低估的,其實是全民消費對作者創作的內容透支。挖掘全民創作潛力的同時,優秀的創作者突然被擺上前臺,成為最稀缺的資源。

而隨著 100 億資金的啟動,試圖爭取更多的泛內容領域創作者的騰訊,不過是補齊資金上的缺位,真正能夠打動創作者的機會在哪呢?資金之外,或許仍然是騰訊的 100 億流量以及社交等強勢渠道,在補貼的同時,微信重啟打賞、騰訊新聞的進化變身,可為創作者謀求更多自發變現的可能性。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發起的「內容聯盟」,也能讓創作版權獲得更大的保障。

全產業鏈模式,繼續升維內容創業扶持

如果說線上戰事仍然焦灼,那麼線下的內容扶持則剛剛開端。

從泛內容領域重回電影、遊戲等文創產業,100 億產業資源的投入,將為創作者開辟一條從內容創作到內容創業的進階通道。騰訊經營線下、打通線上線下的能力,已經在這個環節排斥掉更多的競爭對手,在較短的時間內,這個賽道上也僅僅隻有騰訊、阿裡,最多再加上百度可以進場。

騰訊升維內容玩法的基礎,得益於多年對創業基礎設施的佈局,可為創業者提供全要素的支持。騰訊眾創空間、文創基地、青騰大學,以及「雙百計劃」、「創業服務平臺」構建起瞭覆蓋創業孵化、企業服務、投資孵化、高端社群全鏈條的生態賦能體系。而騰訊內部對於文化產品的孵化能力,在王者榮耀、網絡文學等層出不窮的現象級應用上被無數次驗證。就「大內容」產業的而言,騰訊顯然是擁有最成熟的文化和方法論的企業,如今,騰訊正努力進行開放和輸出,這必然對內容合作夥伴和內容創業者構成巨大引力。

當然,騰訊最終的野心,並不隻是滿足於文創產業資源的高效整合。而是寄望於將線下產業資源與線上流量和全平臺資源無縫連接,打造一個貫穿創業全成長周期、內容生產消費全過程的產業鏈模式。線下服務於內容創業的團隊、空間、資本、合作資源對接等實體部分,賦能創業指導、企業文化等;線上則提供流量支持和多渠道智能分發,最後通過整合營銷、內容付費和其它商品化形式實現變現。而這,會不會是內容平臺的終極業態呢?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