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蒂夫 · 喬佈斯傳》記錄,喬佈斯(Steve Jobs)對人的忽視,不僅員工難於忍受,最親密的伴侶勞倫 · 鮑威爾也一度難受。這足以說明忽視的做法對一個人的傷害,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對你視而不見,你一定很難受。馬斯洛需求理論給予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忽視的對應面是重視,對應馬斯洛需求理論的第四層:尊重需求。
一、從馬斯洛需求理論:尊重需求,分析六六投訴的原因
在這新的一次互聯網業內投訴事件中,作傢六六投訴京東,引發瞭網絡熱議,在朋友圈以及都微博上都是熱門事件。對於這一事件,可以從馬斯洛需求理論第四層次的 " 尊重需求 " 的對應面 " 忽視 " 來對這一事件進行分析。
1、還原事件
根據網絡公佈的信息,我還原下事件的經過:
(1)六六的師姐程茉在京東全球購購買瞭美國Comfort U 護腰枕,京東標價人民幣1489元(美國美國官網售價109.95美元),收貨後是標識為Contour U 的護腰枕,美國官網售價33.6美元。
(2)程茉第一時間去整,找商傢鯨蝦洋全球專營店理論
(3)商傢回復:廠傢一直給店裡是這款,並稱我們全球購非質量問題不接受退貨。
(4)程茉接附上強有力的證據
(5)商傢接受退款退貨
(京東客服聲明:通過調查,隻是發錯貨,並不是假貨,無權商傢假一賠十)
(6)程茉聯系京東客服,投訴不法商傢
(7)京東客服回復,已經跟商傢溝通:發錯後,程茉可以退貨
(8)程茉投訴京東客服,稱工作失職
(9)京東客服51162回復:你怎麼投訴,就是結果
(京東客服聲明:通過調查通話錄音,內容失真)
(10)程茉撥打12315,投訴京東
(11)上海消費者協會
12315回復,宿遷
12345沒有回復,北京
12345回復,最後都無法解決
(12)3月13日,程茉的師妹六六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發佈瞭一篇《無賴京東》,表述瞭自己師姐的在京東購物的遭遇
(13)關註度升高,微博話題#六六投訴京東#
(14)3月14日,京東客服發表聲明
(15)3月17日,京東CMO徐雷發聲致歉
(註:如需要瞭解更詳細,請自行查詢)
2、程茉的的尊重需求
從六六和京東客服雙方公佈的信息來看,誰說得更靠近真實情況(六六還隻是個第三方,不是當事人),作為觀眾我也不知道,但是能從公佈的信息中,清楚地看到六六的師姐程茉所遇到的不爽。
程茉在這個投訴的過程中,有訴求點:
要退貨,是因為不程茉想要的;
要投訴商傢,是因為商傢不認錯;
要投訴京東,是因為京東有 " 正品保證 "、" 假一罰十 "、" 東全球購,全球好物安心購 " 的承諾和理念,以及京東客服表示隻是發錯貨。
如此看,商傢、京東客服都在程茉訴求點外面認錯,沒有認真地想過或者正面回應程茉的真實希望達到的效果。程茉的三個需求都被忽視瞭。這使得程茉很不爽。
程茉的需求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感覺很不被尊重。馬斯洛需求有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需求是以金字塔的形式展現的,越是底層需求越強,又同時描述人類動機推移的脈絡。對於程茉來說,讀過中歐商學院,經不管是學識還是經濟能力,依次推測看,都還不錯,程茉對頂層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幾乎等同於底層的生理需求。在她的世界裡,馬斯洛需求理論是長方型的,而不是金字塔型。
在京東購物的過程中,程茉的尊重需求不被重視,被忽視瞭。京東客服的聲明,雖然直面瞭程茉的投訴的訴求點,但是回復的結果沒有達到程茉所希望的結果。程茉不滿,和六六一說。六六和程茉覺得這事事光下全體消費者,從更大層面出發,撰文將這件事情公佈網絡。
二、從時間四象限,劃分用戶反饋功能設計
在程茉保護自己權益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跟客服溝通。在產品設計用戶反饋的通道中,渠道一般有:
在線客服:分為人工客服和智能客服,人工客服是人在與用戶在線實時溝通;智能客服是更具用戶發送的關鍵詞,回復標準的答案;
電話客服:用戶撥打電話,實時語音溝通;
問題反饋:用戶在一個對話框提交需反饋的問題,在事項告知的前提下,非實時回復用戶問題;
常見問題 FAQ:平臺根據用戶可能存在的問題,事先準備好答案,並公佈出來。
對於用戶,有問題的第一想法,我要及時有人幫我解決。按又快(時間)又精準(成本)的標準來看,即用戶快速能夠得到回復,平臺能夠快速回復用戶;用戶能最少的成本獲得答復,平臺能夠花費最少的成本給予答復。
1、時間四象限法劃分
要做到又快又精準得到答案,人工客服是最佳方法。但是全力開通人工客服這一用戶反饋、溝通渠道,會增加公司的很多成本。不同行業以及不同的 APP、網站如何分散成本又能保證用戶反饋相對滿意?我從時間四象限法來做一個分析。
(時間四象限)
參考瞭 AppStore 對所有 APP 的分類,將不同的 APP 的分到四象限區域。分別是重要 / 緊急 、重要 / 不緊急、不重要 / 緊急、不重要 / 不緊急。這裡延用 " 不重要 " 的詞語,好像很容易引起誤會,顯得對用戶不重視,因為所有事光用戶的事情都是重要的。所以從時間、成本來看,變更成:成本高 / 時間快、成本高 / 時間慢、成本低 / 時間快、成本低 / 時間慢。
成本高 / 時間快:財務、購物、健康健美、醫療、旅遊
成本高 / 時間慢:社交、商務、導航、工具、
成本低 / 時間快:天氣、美食佳飲、兒童、教育、攝影與錄像、音樂
成本低 / 時間慢:報刊雜志、生活、娛樂、新聞、圖書、體育
(1)對於成本高 / 時間快
涉及財務、生命安全等問題,用戶迫切需要得到一個確實的答案。現階段在人工智能不能正常替代人類的時候,最合適的方式就是加大人工客服投入。如淘寶,除瞭商傢有客服外,還有平臺客服。每個細分領域又有客服。用戶隨時能夠在線找到人工客服,回答自己的問題。如中國移動,擁有強大的電話客服團隊,能保證在高峰期的時段,等上 10 分鐘也能聯系上人工服務。
(2)對於成本高 / 時間慢
用戶在使用這些產品時,往往都是因為找不到按鈕或者 APP 遇到 bug 瞭,影響 APP 的整體使用,這時候需要強大的常見問題庫,而不太需要人工服務。如微信,用戶不知道聊天記錄怎麼遷移。
(3)對於成本低 / 時間快
用戶在使用這些產品的時候,沒有遇到的問題的前提,隻是想反饋瞭一下自己的建議。或者即使遇到瞭問題,也覺得這個問題無關緊要,這時候隻需要問題反饋通道。如墨跡天氣,用戶覺得可以再加一個筆記功能。
(4)對於成本低 / 時間慢
用戶在使用這些產品,可能連註冊都不會註冊,客服的作用就沒有強烈瞭。如中國日報,用戶隻想看個新聞,註冊還是不註冊都不影響用戶閱讀。
從 APP 或者網站的定位屬性來看,這種劃分行得通,既能減少公司成本也能滿足用戶。但是在實際的產品問題反饋設計中,往往都不是單一反饋通道,隻不過有側重點。
2、舉例論證
對於淘寶(京東)這種電子商務或者支付寶(京東金融)這種金融類型的屬性產品,前提是保證足夠的人工客服,其次因為淘寶、支付寶是一個用戶體量非常大的產品,還必須輔以智能客服、電話客服、用戶反饋和常見問題庫 FAQ。在所有可能用戶會用到的問題反饋通道,不斷地從技術、產品、數據角度進行優化,以達到用戶滿意更高,公司成本更低。
對於作為社交工具的微信來說,人工客服可以省去,隻開啟官方公眾號留言或者反饋通道就好瞭。但是因為微信的月活已經 10 億,5% 的用戶問一個問題,問題也要微信客服忙上幾年全部回答完畢,所以必須建立強大的常見問題 FAQ,讓用戶自己去找答案。公眾號留言和反饋通道是輔助作用的。
對於石墨文檔來說,屬於商務辦公屬性。辦公的時候出現問題,是一件很煩的事情,用戶就會立即反饋,希望立馬得到解決,因為用戶量沒有過億,設計一個即時客服對話窗口就好瞭。連 FAQ 都不用瞭。
所以客服這一環節的設計,雖然有不同的因素在影響,但是還有思路可作為參考的。
三、京東處理六六投訴事件的處理建議
對於淘寶(京東)來說,要想讓所有使用 APP 購物的用戶滿意,就必須建立多種用戶反饋渠道,其中就包括瞭又快又精準的在線人工客服和電話人工客服。建立用戶反饋的目的,是為瞭讓用戶滿意,讓用戶有不爽的地方,有渠道可以反饋,反饋的結果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讓用戶滿意。除瞭之外,有瞭反饋通道,還要有更加人性化的解決方案。如果說用戶反饋通道是外在的功能,那麼客服的水平就是內在的功能。
京東建立瞭完善的反饋通道,外在功能已經顯示瞭對用戶的重視,用戶爽。用戶尋求問題解決時,京東的響應速度和京東客服解決問題的水平,則是存在忽視瞭用戶問題的不足,用戶不爽。
對於京東承諾的 " 正品保證 "、" 假一罰十 "、" 東全球購,全球好物安心購 ",京東客服官方微博對外表態時,不應該抓住隻是發錯貨。雖然發錯貨與假貨是兩個概念,但是從商傢公佈的信息來看,商傢不僅僅這一次偶然發錯瞭貨,而是商傢稱前面一直發錯瞭貨,這種情況並不屬於簡單發錯的情況,雖然不是假貨,卻的確是屬於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作為負責的京東的態度應該是,首先自己承擔全部過錯,向六六以及六六的師姐程茉支付賠償並且道歉;
然後保留對商傢欺騙消費者行為的責任追求;
再而如果處理過程中,京東已經完全合理的范圍內處理程茉的事情,但是程茉和師妹六六發文詆毀京東,京東有權保留對消費者程茉和六六的追究。
在 3 月 14 日,京東客服官方微博發佈申明後,網絡上站六六和京東都大有人在,但是從輿情監控來看,京東對此次的公關事件並沒有處理好。在 3 天後,也就是 3 月 17 日,京東集團 CMO 徐雷再次發聲,表明瞭京東的態度。如下:
寫在最後
看到六六的起訴表達不滿以及京東回應後,個人認為起沖突的原因是客服 " 忽視 " 六六師姐程茉更為本質的需求,所以導致事件擴大。由此,圍繞這一 " 忽視 " 的需求,復盤瞭整個事件,也對用戶反饋功能設計做瞭一些分析。如有不足,還請指正。
作者:大軍 /Fong,深圳某互聯網金融產品運營
本文由 @Fong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