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幣 " 遊戲開辟瞭一個從 0 到 1 的賽道,但是這個賽場的門檻很低,當下的競爭壁壘也沒有完全形成,這場遊戲完全有可能會被後發制人。
" 撒幣大戰 " 持續瞭近半個月,花椒、映客這些主流的直播平臺都在 " 大撒幣 ",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撒幣遊戲恐怕在兩三個月後就會進入疲態期。
畢竟 AV 畫質加上一個主持人叨逼叨好幾個小時再給幾百萬人發那幾塊錢錢本來就是沒太大意思的事情。
" 撒幣 " 很好,但能不能長久是個問題
一開始筆者是很難理解 " 撒幣 " 邏輯的,但是一個互聯網產品老江湖給我算瞭兩筆賬。
第一筆賬是,100 萬的專場費用,撬動瞭 200-400 萬人來答題,平均折合 0.25 元 -0.5 元的流量。這是他六年前推廣產品時的正常價位,按照今天動不動四五塊、五六塊甚至是十幾塊的獲客成本,1 元以下的流量已經等於是白送瞭。"
第二筆賬是,《最強大腦》第二季冠名 + 特約贊助超過瞭 6 億元。冠名和特約贊助就是主持人給你念幾句廣告而已,觀眾沒有參與感。" 撒幣 " 問答隻要一兩百萬就能贊助一場,加上深度互動答題,這種邏輯是《最強大腦》這些節目沒法比的。接下來," 撒幣 " 問答會大量搶走電視臺的廣告費。
" 撒幣 " 在商業邏輯上的確沒有問題,但是至少從當下來看,在產品邏輯上是存在問題的。
用戶新鮮感如何保持:問題都是有限的,用戶的興趣、口味也是刁鉆的,現在大部分題目都類似《開心辭典》,有些甚至難到無法回答。10 年前的審美趣味拿到今天來反芻,找找童年的樂趣當然沒問題。用戶玩一周可以,玩半個月可以,能不能玩三個月,半年甚至更長時間,這才是問題所在。
產品形態能否豐富:直播問答現在大部分產品邏輯都很簡單、粗糙——一個主持人 AV 畫質,叨逼叨幾小時,到時間讓大傢答題,最後叨逼叨念答案分錢,每人幾塊幾毛,長時間這樣用戶會疲勞,還有優化空間。直播問答單拎出來作為一個節目形態重復、大批量鋪開,註定瞭走不遠。如果進行綜藝改造,可能會有更好的產品形態。
商業模式是否持續:短時間內直播問答就形成瞭 " 專場 ",比如說美團專場、京東專場,甚至是魅族專場。大企業願意砸錢這是必然的,畢竟流量還算便宜,企業市場部也都希望能夠有一些新的 " 姿勢 " 去取悅老板。但是砸一次兩次嘗嘗鮮換換口味哄老板開心做業績可以,以後會不會砸還得看效果、看品牌沉淀。
社交媒體入場,對直播問答有哪些改變
單純的直播問答很難在流量上有所突破,畢竟直播相對流量封閉,直播問答更是一個非常小產品點,但是如果把社交、支付帶入直播之中,帶來的裂變作用會非常可怕。
這個問題非常好理解,社交媒體本身是個高維、高頻的產品,直播問答是低維、低頻的產品。高維、高頻的產品去切入低維、低頻的市場,必然會有猛虎下山的勢能,低維、低頻市場根本沒辦法阻擋。就像是微信作為社交產品可以順手把支付給做瞭,支付寶強行做社交就是沒辦法。
另外,像 " 撒幣 " 遊戲天然具備 ToB 屬性,冠名的廠商這麼多,接下來肯定不會隻停留在冠名而已,春節即將到來,推廣產品、發紅包撬動流量的營銷行為肯定少不瞭,向支付寶這樣的巨頭如果想做問答的話,肯定會做成綁定全阿裡系產品一起進行捆綁營銷的大戲。
現在的直播問答市場,鬧騰的最歡樂的是花椒的《百萬贏傢》、映客的《芝士超人》,但是從長遠來看,筆者更看好社交媒體、支付工具的切入。
社交媒體中最值得關註的就是微博。
1 月 22 日,一直播宣佈《黃金十秒》直播問答節目全面接入微博,雙方聯合共同打造《黃金十秒》節目,收割直播問答市場紅利,而《黃金十秒》也將成為微博唯一一個準開放入口的直播問答節目。
微博作為一個重要的流量入口會對現在的 " 撒幣 " 市場形成很大的沖擊。微博如今的月活用戶已達 3.76 億、日活用戶達到 1.65 億。如此龐大的流量進入直播問答市場,會瓜分很大一部分市場。
這幾天正好有傳聞稱,微博將對《黃金十秒》開放入口,攜手一直播入局直播問答,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微博,參加直播問答活動,瓜分獎金。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微博 + 一直播會具備幾個獨特的優勢。
微博作為社交媒體是很多用戶的剛需,是一個強有力的入口,匯聚瞭明星、媒體等一系列可能會和直播問答形成強關聯的用戶,可以為一直播的《黃金十秒》提供更多產品層面的想象空間。
一直播的 " 直播 + 綜藝 " 模式讓直播問答這個市場不再是產品層面單點的競爭而是企業生態鏈的競爭,特別是 " 直播 + 綜藝 " 模式讓過去枯燥、粗糙的產品形態發生改變,撒幣在綜藝節目中會 " 撒 " 的更自然、更有觀賞性,而非現在這樣簡單粗暴。
春節將至,微博又會因為春晚等一系列活動進入用戶活躍期,這個時間段也是很多明星、商傢、媒體需要進行營銷,也是 " 紅包 " 這個中國傳統四處橫風的時候。微博 + 一直播 + 黃金十秒問答可以提供一攬子的營銷解決方案,相比其他純直播問答平臺,這種方式在信息裂變層面會更具有吸引力。
除瞭微博以外,微信可能也非常值得警惕。畢竟微信作為超級 APP 幾乎覆蓋瞭所有中國人,隨便做一個撒幣遊戲都可能會引發現象級的討論。不過,以目前微信相對克制、性冷淡的做事風格來說,微信長期做 " 撒幣遊戲 " 的可能性比較小,但這並不排除微信會在春節做一輪 " 撒 " 幣遊戲試水。
畢竟,每年春節,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之間都會展開戰爭。前幾年微信支付通過搖一搖的方式通過春晚派發紅包,今年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寶會不會通過春晚或者其他由頭在產品中植入問答搶紅包、搶優惠券的活動?
這個問題真的非常難以預料。
不管是微博聯合一直播,還是微信、支付寶將來會不會做 " 撒幣 " 遊戲,都會證明一個問題—— " 撒幣 " 早已經從簡單的 " 撒幣 ",發展到圍繞平臺獲取流量、保證留存及商業化變現等問題。微博、一直播,甚至未來的微信、支付寶入場,都會使得直播問答從點對點的競爭變成裡立體式生態戰爭。
" 後發制人 " 的 " 撒幣俠 " 可能更有戲
花椒和映客早早進入瞭直播問答的市場,引發瞭更多競爭對手關註,YY 的 " 頭腦印鈔機 "、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的 " 百萬英雄 "、網易薄荷直播的 " 網易大贏傢 " 都在參戰。
既然這些廠商加入瞭,是不是接下來陌陌、虎牙、鬥魚、龍珠甚至是王者榮耀都要入場?
至於微信、支付寶會不會在春節推出相關撒幣遊戲,我們也可以拭目以待。
可以很有把握地撂下一句話:撒幣遲早會成為所有產品做營銷的標配插件。簡單的撒幣邏輯在重復性、同質化的產品之中早就顯得幹癟無味。
一旦發展到這個時候," 撒幣 " 撒的早,不如 " 撒幣 " 撒的好。
這是筆者一貫以來對燒錢市場的基本態度。" 撒幣 " 撒的早,很可能隻是在培育市場,為其他競爭對手創造收割條件。過去無數市場都證明瞭這個道理。
(行業發展速度太快太野蠻,產品仍需優化)
在線視頻領域,最早嘗試會員付費、版權采買以及內容自制的搜狐視頻、樂視視頻都出師未捷身先死,為今天的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提供瞭收割機會。
在直播領域,最早入場的 YY 同樣是被後來的映客、花椒掀翻在地。當年 2016 年年初直播興起,即使是在新興直播平臺中,映客、花椒最早交鋒,一直播也不是第一個入場的,也依舊沒能阻擋一直播依靠微博的流量入口迅速殺入第一梯隊。
恰逢在 1 月 17 日,QuestMobile 發佈瞭《2017 年 APP 實力價值榜》,這份榜單中,一下科技旗下秒拍和一直播入選多個榜單,在短視頻和直播領域的優勢非常明顯。
這也表明,一下科技的 N+1 戰略(也就是旗下 N 個產品構建移動視頻直播生態矩陣 + 一個微博的流量入口)在如今激烈的短視頻、直播市場中奠定瞭相對堅實的基礎。
這次的直播問答市場,一直播又不是第一個入場的,甚至算是比較晚入場的,但是卻具有後發優勢,無論是流量還是產品生態以及社交入口這些層面,都比前者準備更充分。
直播問答的大潮來得很猛,但是在燒錢以外,產品層面上的打磨、未來用戶是否留存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說:
如何設置好題庫,讓用戶答題更舒適、節奏更合理,而不是一上來就被淘汰最終自暴自棄;
用戶來答題後,還需要用其他方式讓用戶留存下來,而不是搶瞭幾塊錢提現後就卸載走人;
豐富營銷手段,讓自傢的 sdk 和廣告客戶的 sdk 做對接,使得代金券等獎勵能夠通過自傢產品發放,之後客戶的需求必然是多樣的,不可能隻停留在光冠名這種初級階段;
至於這個市場最後結果如何,我們不如把問題交給時間來回答。
# 專欄作傢 #
吳俊宇,微信公眾號 " 深幾度 "。獨立撰稿人,鈦媒體、品途網 2016 年度十大作者,騰訊科技 2015 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關註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以及數碼傢電的產業融合,文章在界面新聞、今日頭條、搜狐科技、騰訊、新浪、網易等 30 餘傢平臺發佈。
本文由 @吳俊宇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