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短租發展太慢?小豬陳馳說因為“沒泡沫”

11-23

不久前完成 1.2 億美元 E 輪融資的小豬短租,宣告估值超過 10 億美金,成為瞭共享短租行業又一隻獨角獸。但它也無法改變這門艱苦生意的本質,談起幫房東刷廁所的往事,CEO 陳馳仍會說," 這五年是殫精竭慮 "。

在很多場合,小豬都被冠以 " 中國版 Airbnb" 的名號,這一方面降低瞭人們的認知門檻,但也多少令它陷入尷尬境地——如果說共享住宿在中國遭到瞭漫長的 " 質疑 ",那麼房東和房客直接對接的 C2C 模式更是最不被看好的那一類。這一點可以從小豬的對手們身上得到佐證:Airbnb 一開始根本不打算在中國開拓本土業務,而途傢也選擇瞭從 B2C 的房屋托管模式入手。

但事情正在發生變化。從每月增加幾十套房源、慘淡數據毫無說服力的 B 輪融資,到房源數有起色,但體驗和酒店相差甚遠的 C 輪,再到平臺化特質漸漸成型的 D 輪,陳馳認為小豬所做的工作隻是向資本和市場證明瞭 " 共享住宿在中國能夠發生 "。而 E 輪引入雲鋒基金這樣的主流 PE,算得上是一個轉折,一個 " 非常大的認可 "。

對於這個商業模式清晰、不太燒錢、卻仍需市場教育的生意來說,認可或許比真金白銀更重要。

Airbnb 追求輕盈的商業模式,也恰好一入場就收割瞭歐美地區的優質房源。但在中國,小豬不得不從一開始就將線下運營做重。從早期拓展房源,到後來招募培訓保潔員、對接安裝智能門鎖,和廠商一起研發煙霧煤氣報警器,如今接近 200 個運營人員覆蓋瞭全國的七、八十個城市,以解決各種瑣碎卻關乎用戶體驗的細節。

這個團隊最近的課題,是在大都有小區門禁的南方城市,如何和周邊的門店合作,把門禁卡放到帶密碼鎖的盒子裡,以便房客自主取用。而陳馳的下一個挑戰,是把運營能力鋪設到更多的城市,讓青海的房東也像北京一樣便捷。

當談到小豬作為一個平臺所扮演的角色時,陳馳喜歡用阿裡做類比。除瞭構築起各自領域的基礎設施、促使交易發生和活躍,這兩傢公司最大的相似或許是人們的懷疑眼光。" 二十年前,沒人相信網上買東西這件事能做成。" 陳馳說。

一些數字佐證瞭這傢公司眼下的成績和速度:總房源超過 20 萬套;每天自主發佈的房源超過 1000 套;今年 9 月平臺房源數同比上漲 350%,整體訂單量同比上漲 320%;2017 年平臺 GMV 的同比增幅超過 350%。

這個速度高於共享短租行業 60% 的平均水平(來自艾瑞咨詢),甚至高於陳馳的中長預期,但和小豬立志於顛覆的酒店業相比,以美團 2016 年過億間夜量計,它們至少還相差兩個量級。

從共享出行,到共享單車,再到共享一切,在這個概念起飛又落地的 2017 年,陳馳似乎並不著急。36 氪跟他聊瞭聊,在共享短租這樣一個 " 慢 " 生意裡,一個自稱理想驅動的公司,究竟可以做些什麼。

領投者與 " 阿裡系 "

36 氪:之前的融資一直比較艱難嗎?

陳馳:到 D 輪(2016 年 11 月)的時候有些變化,但是主流 PE 還在猶豫,正好也是資本低潮。但 D 輪發生瞭,說明小豬平臺化的特質出來瞭。

36 氪:這個 " 平臺化 " 的意思是什麼,具體有哪些表現?

陳馳:小豬為非標住宿建立瞭大量新的基礎設施,預訂規則、信用和保險、智能設備、保潔網絡,我們為房東服務的能力越來越強,覆蓋城市越來越多。更多房東意識到這是一個新市場,主動分享房源,房客看到瞭短租和酒店的差異,使用頻次變高。但是融 D 輪時說服主流基金還是有困難,到今年這個問題就沒有瞭。

36 氪:今年發生瞭哪些新變化?

陳馳:我們已經有瞭 20 多萬房源,投資公司去做調研的時候,能充分感覺到這是個活躍的市場,並且市場自身會優勝劣汰,房東就有動力,比如一個北京的房東看到瞭需求,說我要在國貿做一套高級的房源,把我最好的三居室變成一個讓商務客人都喜歡的房子,一天租 1500 塊錢。而且這些房源是跟酒店充分差異化的、保證體驗的。所以雲鋒這樣的主流 PE 開始認可這個團隊,對我們是一個標志性的轉折。

36 氪:為什麼拿雲鋒的錢?這樣就是半個阿裡系瞭。

陳馳:它除瞭非常有口碑之外,還能給公司帶來一些獨特的戰略資源。比如涉及到數據和信用、金融的打通,他們有螞蟻金服,他們研發的一些新技術,比如人臉識別、煙感報警器和煤氣報警器這樣的物聯網技術,放在短租場景裡都是非常好的。當然阿裡也有流量,有飛豬,我們都可以慢慢做。

36 氪:流量對你們有多重要?

陳馳:它是加分和幫助,但不會是決定性的。其實我們現在的轉化率,就是從用戶進來到最後下單,已經有瞭四五倍的提高。

36 氪:這更多是一個綜合因素的結果,還是你們用瞭一些促進轉化的方法?

陳馳:評論的積累發揮瞭很大的作用。一個房客上來,哪怕沒有看到具體的房,瀏覽點評的時候很多擔心就會消除掉,衛生,安全,房東的親和力。心智就改變瞭。再去深度決策的時候,交易效率就會變高。

36 氪:說到房東,小豬平臺上單純經營自己房子的房東還多嗎,是不是大量 C 變成瞭小 B?

陳馳: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平均數,三年前我們每個房東是 1.1 套房源,現在是 1.8。的確在上升。

36 氪:這會不會違背瞭小豬的初衷,你們會甄別房東嗎?

陳馳:我們不用甄別。因為你會發現,這個市場一定是顆粒度越小越有競爭力的。

當你有 200 套房子,變成短租公寓的時候,你拼不過那些小房東。我們的理念一直沒變,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市場,讓個人參與到住宿業務裡來,最後在體驗上、成本上會戰勝工業化的方式。

早期為瞭不讓自己定位模糊,我們不要公寓式酒店上線,但我現在不怕,因為即使上來也很可能拿不到訂單。當然我們的目的不是在平臺內部做比較,而是讓用戶未來每次出行、開會、帶著傢庭休假的時候,首先想到不是酒店,而是能不能找到一個有特色的地方去住。

今天我覺得第一個目標達成瞭,那就是小豬自己的平臺已經做到這種效應,酒店房間可以被比較,短租公寓可以被比較,但用戶更喜歡這種有特色的、溫馨的,更像傢,甚至比自己傢還好的房子。

36 氪:這可能是因為選擇來小豬的,本身就是接受非標住宿的用戶,至少是想試試的。怎麼才能說服更多人?

陳馳:還是持之以恒地教育用戶。一個低頻的、體驗為主的業務,要新用戶進來,就需要持續的廣告投入。盡管對決策來說,有時候花錢也很心痛,它不像在線上打效果廣告,馬上可以看到轉化,評估效果。廣告在這個低頻領域其實蠻痛苦的,但要咬定牙關。

36 氪:去年你們品牌的 slogan 換成瞭 " 居住自由主義 ",沒回過頭看這個定位選的怎麼樣?

陳馳:宣傳用語或呈現方式上還可以精進,但整體方向是對的。工業化時代所有事情都被公司,集團,大賣場,大渠道,大通路壟斷掉,今天個人可以去做這樣小而美的事情。我們有的房東真多很喜歡這種模式,他感覺更輕松,更自由。另一個,他們可以全程體驗到當信用和道德開始回歸,人開始變得利他的那個趨勢,他們是最早體會到這個東西,你我都不一定。

對房客來說,大部分人在旅行中其實是姑息和忍受,當你在另一個城市,可以獲得比你傢更好的體驗,而且成本不高,對人的選擇也是一個自由。

36 氪:品牌上的投入會影響你們的盈利目標嗎?原計劃是明年?

陳馳:我們收入還不錯,戰略上沒有盈利問題。2018 年底,我們應該可以全面盈利,唯一的變數是看那時我們對品牌的想法是什麼。

"app 以外的工作 "

36 氪:大傢說小豬是中國版的 Airbnb,您在一些場合也表達過不認同。所以事實上,哪些工作是 Airbnb 沒有做或者認為不需要做,但是小豬在做的?

陳馳:我們跟 Airbnb 基本理念一樣,就是相信人和人通過直接分享房子,最後讓住宿業得到一個顛覆性的改變。

但不一樣的是,Airbnb 更多是做一個 app,特別是在歐美,因為基礎設施很好,比如說信用體系、房屋設施,接受這個理念的房東基數也比較大,你不需要做太多工作,就能夠推到一定的房屋數量,把體驗進化到一定階段。但是僅此而已,再往下深入,想讓那個市場變得跟酒店一樣龐大的時候,基礎設施還是要建。Airbnb 因為前面的紅利太多,就忽略瞭能力建設。

36 氪:比如門鎖這種事他們是不做的,房東自己解決?

陳馳:對。他們不做平臺型的工作。但我們如果不做,房東參與這個生意的門檻就太高瞭。

36 氪:像智能門鎖這種服務,你們向房東收費嗎?

陳馳:最開始是不收費的,還要一個房東一個房東去說服,推動成本很高。到今天房東就開始付費瞭,他們覺得沒有這個東西會很不方便,他可能要多花幾個小時去親自接待房東,保潔阿姨要進門,還得再接待。當然,我們也不從這裡賺錢,都是按成本或者比成本低一點價格給到房東。

36 氪:我想瞭解你們的運營究竟深入到什麼程度,比如就智能門鎖這一個單項,你們的配備率到多少?

陳馳:大概 30%。比如廣州、深圳一些南方小區有門禁,換門鎖沒有意義,那麼是不是能夠用一些盒子,放到的周圍便利店裡面,再把門禁卡放進去,再設一個密碼鎖,這樣的基礎設施都需要一點點去建設。

36 氪:你們的線下運營團隊有多大?增長快嗎?

陳馳:接近 200 人。我們剛開始的時候,線下 100 人,五年漲瞭一倍,增幅不是那麼大。因為一些工作是演變的,早期我們線下以拓展房源為主,現在每天自主發佈的房源就有一千多套,這些人員就不需要再去找房源瞭,轉去管理攝影師、管理智能鎖的安裝團隊,對接保潔阿姨,和廠商一起研發智能設備。

36 氪:接下來運營還會擴大嗎?

陳馳:會,這輪融資的很多資金會用在運營團隊的增加和覆蓋上。現在我們覆蓋 20 個核心城市,輻射 50 多個城市,明年會再增加 50 多個。

共享邊界與信用回歸

36 氪:今年共享概念在投資圈非常火,但你們五年前就在提瞭。這個概念有幫到你們嗎?

陳馳:共享當然是我們的基本理念,就是用自己的閑置時間和沉沒成本拿來做分享。這個時候成本變化瞭,並且讓個人參與到一個大的產業裡面來,把原有規模化、工業化方式重新解構一遍。

36 氪:就是連鎖酒店的模式。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工業化都是最有效率的。

陳馳:這個很有意思,工業化之前都是本地的,小作坊似的個人服務,工業化把它打破瞭。但是後工業化時代,個體某種程度上又回來瞭,但它是建立在新的信用體系上的,這就會產生不一樣的商業模式,成本不一樣,體驗重構掉,進化的速度重構掉。我們沒有選擇在酒店上做信息化處理,做一些微小創新,而是把酒店扔開瞭。所以它的顛覆性會很大。創業就是搏一個最大的事情,做一個最瞭不起的事情。

36 氪:也是飽受質疑的事情。

陳馳:而且是長時間受質疑。這個很正常。

36 氪:共享被炒到後來,大傢也覺得裡面泡沫是很嚴重的。比如共享雨傘,共享籃球都出來瞭。

陳馳:共享是有邊界的。它會對工業化產生一些改造,但不是所有領域都會戰勝工業化模式。如雨傘,現在分享成本太高,所以不能做。但未來十年、二十年,當社會信用體系到達非常高的程度,就可以做瞭。當然它不一定有商業模式,也許就變成一個社會公益,政府拿 100 萬把放那兒就可以瞭。

共享單車也是一樣,未來它會變成城市中的水和空氣,當然也不一定有商業模式,因為它借用瞭大量的社會公共資源。

36 氪:但房子需要有公司來運營,更能支撐商業模式。

陳馳:對,因為車和房子是重資產,房子是更重的資產。而且中間的分享成本跟使用成本之間的差異蠻大的。一旦能夠分享成功,它讓出來的利益,比如說跟酒店比,價格足夠便宜,體驗足夠有差異,大傢就會願意用。

36 氪:所以一味去嘲笑這件事似乎也不正確。

陳馳:不正確,未來會自然地發生。想做一個顛覆性的東西,首先要有洞察,中國未來 5 到 10 年一定會變成一個高度信用化的社會,信用化之上會是道德的一個非常漂亮的回歸。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