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騰訊創業 鄭可君 楊雨林
繼瘋狂融資、佈局三四線城市以及大規模鋪設設備之後,共享充電寶的競爭已經進入焦灼狀態。
自從王思聰與聚美 CEO 陳歐 " 隔空 " 喊話打賭後,操盤著 " 街電 " 的陳歐還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專利將是街電的 " 核武器 ",將會利用這項武器,讓後來者無法入場。
看來,專利問題已經成為共享充電寶下一階段競爭的重要一環。
近一年來,關於共享充電寶的專利糾紛已經引發 45 次訴訟案件:
近日,來電科技和街電科技又在專利問題中起瞭新的爭端。
2017 年 3 月起,來電科技就有關 6 項專利技術對街電發起瞭累計 24 件訴訟,涉及賠償金額 6600 萬元。
在 2017 年 5 月,街電宣佈以 1 億元的價格購買瞭有關共享充電寶的 3 項專利,並在 2017 年 7 月,對來電提起瞭的知識產權訴訟,涉及賠償金額 300 萬元。
圍繞來電公司與街電公司之間的專利糾紛,除去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受理的 6 件糾紛外,尚有深圳中院已受理的 6 件糾紛,涉及案件共 27 件。
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的特約研究員李俊慧提到,來電和街電分別在這四個方面擁有專利,數量如下:
這一次,真相到底是什麼?騰訊創業邀請街電 CEO 原源和來電 CMO 任牧參與企鵝問答,雙方對專利糾紛的焦點進行瞭詳細回答。同時,雙方也在答案中 " 互懟 ",指出瞭對方的一些問題。
焦點①
到底是誰掌握瞭核心技術,誰在侵權
共享充電寶的專利技術,主要有以下這幾個方面:
1、收納充電寶的櫃機設備,及相關識別技術
2、共享充電寶的租借系統
3、共享充電寶的租借方式
這三個方面基本涵蓋瞭機櫃式充電寶從租借方式、租借系統到租借終端的所有環節。但對於專利的細節,來電和街電均在騰訊創業的采訪中表示,不能透露過多,否則會讓對手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侵權瞭。
但此次爭論,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誰申請專利更早?
來電科技的產品投放時間最早。來電於 2013 年年底開始研究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及軟硬件技術,並且於 2015 年將第一代產品投入市場進行驗證。來電申請專利的時間為:2015 年 2 月 10 日。
在 2016 年與 " 雲沖吧 " 的專利糾紛案件中,二審已經判定來電科技勝訴。
目前街電掌握的專利是劉同鑫先生自 2014 年 11 月開始,向國傢專利部門申報共享充電寶充電箱及充電更換系統及充電方法等三項發明專利。
而針對來電 CMO 提到有關來電以入場時間早晚,來判斷是否為行業先行者的邏輯,街電 CEO 並不認同,並表示如果追求時間,不追求產品質量,用一堆存在隱患的產品投入市場,然後自認為行業先驅者的邏輯並不可行。
騰訊創業:專利的申請時間是一方面,但專利的審批時間卻是問題關鍵。
2、誰掌握瞭核心專利?
在這期間,累計申請瞭共計 67 項專利,掌握瞭機櫃式充電寶的核心技術。而街電的專利官方名稱是 " 一種手機電池 ",而非共享充電寶。
前面提到的三項發明專利申請系共享充電寶領域的先期申請,相當於共享充電寶的 " 從 0 到 1" 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是共享充電寶技術的基礎。
同時,我們已經向 " 國傢知識產權局 " 申請發起對 " 來電科技 "6 項專利無效的審查,目前已經進入受理階段。
(圖片來源於街電)
騰訊創業:雖然雙方都說自己掌握的是 " 核心技術 / 基礎技術 ",但據騰訊創業瞭解,街電科技的專利技術名稱為:" 關於一種手機電池的 XX",而來電科技的專利名稱多為:" 一種移動電源的 XX"。
3、申請專利的目的:
專利申請存在盲區,所以經過法律抗辯的專利才有價值。同時應該通過自主研發申請專利,而不是花 1 億買,然後靠買專利來碰瓷。
許多企業利用專利申請的盲區,任何企業任何技術都去申請專利,當在市場競爭不利的局面下便采用專利碰瓷等手段博眼球博出位,而街電購買專利則是為瞭預防 " 專利碰瓷 " 幹擾到街電的正常市場行為。
焦點②
訴訟是否是浪費公共資源,博取眼球
特意用買來的專利發起訴訟,是利用公共資源博取眼球,同時利用輿論打嘴炮。
來電科技任牧認為,街電購買這三個專利之前街電櫃機便已經推出,購買這三項專利並不是為瞭保護其現有的研發成果。主要是希望,通過 " 一拖二纏 " 的方式,讓吃瓜群眾看熱鬧,博取關註。
用剛剛買來的三個專利,占用公共司法資源惡意起訴來電科技,再經由公關引導攪渾輿論,屬於利用司法訴訟 " 博取眼球實行不正當商業競爭 "。
同時,任牧還闡述瞭來電起訴街電的原因:來電之所以用 24 個案件進行起訴,主要針對的是不同的使用者,隻要有侵犯來電專利權的行為,來電都會將維權進行到底。
街電購買專利的初衷是,作為自身合理的市場保護行為,同時認為來電發起的 24 個訴訟,才是浪費資源。
街電購買專利的初衷是:作為自身合理的市場保護行為。
據原源介紹,在很早之前街電便與劉同鑫先生取得瞭聯系,雙方一直在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並沒有過早公佈自己在專利方面的佈局,更沒有想過用專利來打壓競對手。購買專利隻是一種市場保護行為,我們希望堂堂正正的在市場上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同時對於公共資源浪費的質疑,原源表示,來電科技把一個侵權案,用 4 個不同立案時間 *6 項專利侵權的方式進行組合,通過司法通道分時段的擴散傳播,才是浪費資源。
焦點③
懷疑對方搞小動作背後抹黑
利用信息不對稱,在背後搞小動作,偷襲街電點位
原源表示:來電科技在正當競爭背後,利用信息不對稱搶奪街電點位。
來電在對街電發起訴訟後,利用商傢不知道具體信息,主動策劃瞭一些傾向性嚴重的 PR 稿件傳播,歪曲瞭訴訟過程中的真實情況,用這些稿件配合線下地推人員進行不正當競爭,歪曲事實。
同時,街電對來電進行起訴後,北京知產法院目前也已經對來電的產品進行瞭 " 司法查封 "。
(圖片由街電方面提供)
利用小號生產素材,各種渠道發稿抹黑來電
任牧表示 :" 司法查封 " 和 " 證據保全 ",完全不同,對回答中所用的詞語表示激烈反對。
而街電除瞭在多個渠道發公關文章混淆視聽,同時還在微博上尋找大量小號,以照相的方式,配合黑稿文章進行發酵抹黑。
比如,有一個叫 " 想有一個哆啦 A 夢的小知瞭 " 的微博賬號,連續發佈關於來電科技設備被法院調查的內容:
接著,一個叫做 " 互聯網深度分析 " 的微信公眾賬號便在微信號上發佈瞭 " 來電 " 機櫃被法院查封的消息。
(圖片均來源於來電)
在本次的問答中,雖然在某些焦點問題上來電與街電並未達成共識,但對於專利的重要性,兩者的觀點都非常一致。
雙方都認為:專利是未來共享充電寶的一個基礎門檻,同時專利也是企業的護城河,擁有更多更全面的專利,相當於用技術搭建起足夠高的城池和壁壘。
而除瞭當事人,相關領域的自媒體、律師事務所和知名律師也對共享充電寶的專利問題發表瞭各自觀點。
觀點①
企業競爭在運營,不在知識產權
林華 滬江法務總監
觀點:未來隨著更多類似案例的發生,知識產權將會越來越重要,但企業的競爭最後還是會回到運營上。
技術隻是共享充電的核心之一,產業鏈、制造、品控、成本、運營、渠道和品牌,都不比技術的分量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充電設備並不具備高技術門檻,所以把競爭焦點放在專利上更多的目的,在於宣傳和法律攻防,和專利本身對這個產業所能造成的影響分量並不相稱。
就涉訴幾項專利,甚至包括被告所稱購買的基礎專利來看,很難看成這些專利都是共享充電必不可少和無法規避的。隨著訴訟的進行,運營在企業競爭中的決定影響會逐步超過專利,雙方也會回歸到競爭應有之義。
觀點②
專利訴訟的作用是新聞效應
常金光 法天使創始人
觀點:如果想通過專利來控制壟斷市場,對專利佈局的要求會非常高,專利訴訟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新聞效應,通過專利訴訟提高知名度和擴大影響力。
隨著知識產權法院的成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專利訴訟會越來越頻發,尤其是新興產業領域,專利成為一些新興技術產業的生命線。對於 " 共享充電設備 " 領域的專利大戰誰會成為最終的贏傢,現在尚難以定論。
在專利訴訟中,一般會伴生著專利無效,要想在專利訴訟中獲勝,首先便需要經受專利無效的考驗,很多專利訴訟都因專利被無效而終結。
同時,在實踐中,侵權方有很多規避的方法,如果想通過專利來控制壟斷市場,對該公司的專利佈局會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專利訴訟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新聞效應,通過專利訴訟提高知名度和擴大影響力,比如本案,首先讓非常多的人知道瞭 " 共享充電設備 ",然後知道瞭深圳來電和深圳街電,從這個角度講,本案雖然還沒有具體審理,但雙方就已經成瞭最終的贏傢。
觀點③
專利訴訟可以檢驗專利含金量,促進企業技術創新
李俊慧 中國政法大學知產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觀點:大范圍的專利訴訟,一方面是對於所持專利的含金量進行檢驗,一方面還可以把企業從市場競爭拉回到技術創新,激勵更多的企業技術創新。
當前,國內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提升,司法判賠額度屢創新高,動輒千萬元至億元水平,讓很多埋頭技術積累和專利佈局的企業,包括新創企業看到瞭通過專利許可或專利訴訟換取商業回報的可能,不僅將堅定它們的創新熱情,也必然會激發它們發起專利訴訟的動力。
讓創新者獲得創新回報,讓侵權者付出慘痛代價,是構建更加公平有序市場競爭環境的必然,期待更多手握技術或專利的企業,積極主動維權,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觀點④
專利訴訟可以通過拖延戰術,讓專利無效,充滿瞭不確定性
張穎 ( 微博 ) 北京瀚仁律師事務所
觀點:從訴訟策略角度來說,專利訴訟充滿瞭不確定性,任何個人和單位都可以質疑專利的穩定性和有效性,無效專利將不會構成侵權。
專利訴訟的風險通常較大,被訴侵權人的抗辯理由通常為:1、產品未落入原告專利的保護范圍,未侵犯專利權;2、質疑專利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
第二種理由是被訴侵權人慣用的訴訟策略,同時也是專利侵權訴訟的最大風險所在。街電和來電互相訴對方侵犯專利權的專利均為發明專利,經過瞭實質審查,可以認為穩定性相對較高,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被全部或者部分無效。
同時,現在江湖上還留傳著 " 沒有無效不掉的專利 " 這樣的傳說 ~~
另外,雙方還可以以提起管轄權異議的手段來拖延訴訟的進程增加訴訟的不確定性,同時也給專利無效爭取足夠的時間。雙方的專利是否能夠最終維持全部或者部分有效還要看法院和復審委的判決 / 決定。
觀點⑤
TMT 領域產品迭代快,可以用快速迭代的方法規避風險
遊雲庭 ( 微博 ) 知名律師事務所
觀點:共享充電寶有可能靠專利消滅競爭對手,但風險過大,TMT 領域的產品迭代快,對手可以用快速迭代的方法來規避風險。
首先我認為,共享充電寶是有可能依靠專利消滅競爭對手,但如果單單隻靠專利來消滅對手,風險太大。
目前專利侵權的訴訟判定都比較復雜,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時間,專利訴訟非常耗費時間。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擁有專利權的公司都倒閉瞭,官司還沒結束。
所以,對於科技領域的創業者而言,僅僅依靠專利,阻擋競爭對手就可能存在被競爭對手拖延時間的風險。同時 TMT 領域創業的兩個特點會放大時間風險:
第一、產品迭代快。這意味著創業者會不斷改良產品,改良的目的可以是用戶體驗,也可以是規避專利技術。
第二、市場格局決定快。TMT 領域的創業,一般一兩年內就會確定市場格局,如果在競爭中失利,丟失瞭市場份額,那麼即便最後贏得專利訴訟也會為時已晚,因為專利打擊最有效果的是在競爭對手的高速成長期,錯過這個時間點,專利權人占領市場的目的也就落空瞭。
所以單靠專利可能無法打敗競爭對手,因此除瞭把核心技術申請成專利,創業者還是應該把快速推出迎合市場需求的執行力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