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克伯格的至暗時刻,強大的 FB 突然就到生死關頭

03-20

騰訊《深網》作者 紀振宇 3 月 19 日發自矽谷

紮克伯格正面臨自 Facebook 創辦以來的最大危機。

一場涉及 5000 萬名以上用戶個人信息數據泄漏的事件,背後還牽扯到更為吊詭的政治密謀,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英國 " 退歐 " 事件,或許都因這些大量數據的泄漏而改變瞭最終的發展軌跡。

事件的發酵絕非偶然,作為一傢坐擁 20 億用戶的社交平臺,Facebook 正如紮克伯格在今年年初所描述的那樣,站在瞭 " 十字路口 " 上。

此次事件的發生,將促使 Facebook 盡快彌補處理用戶數據方面所出現的明顯漏洞,而彌補這些漏洞,卻將不可避免地動搖 Facebook 目前整個模式的根基:獲取用戶數據,分析並精準投放,並將這些數據開放給第三方。

一位長期專註於社交及遊戲行業的風投合夥人對《深網》表示,"Facebook 營造的第三方生態是其下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其中如何保護好用戶隱私數據卻是一道難題。"

負面新聞正如潮水一般湧來,在現實面前,紮克伯格關於幫助建立連接,創造更美好世界的構想,正在遭遇無情的挑戰,這是這位全球最大社交平臺創始人的至暗時刻。

圍繞用戶數據泄漏引發的一場信任危機

這場危機涉及到 Facebook 上多達 5000 萬名用戶的私人數據,根據《紐約時報》上周末的一則調查報道稱,由於這 5000 萬名用戶的數據遭到泄漏,直接影響瞭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以及英國 " 退歐 " 的進展。

而獲取這些數據並達到上述目的的,是一傢名為 Cambridge Analytica 的公司,這傢公司專門從事與政治事件相關的數據挖掘,通過對社交網絡上用戶數據進行 " 畫像 ",並對其精準投放政治廣告,最終達到影響其選票的目的。

在這一過程中,Facebook 由於涉嫌沒能保護好用戶數據隱私而飽受批評,但應對外界批評和質疑時,Facebook 方面卻選擇瞭去爭辯這到底是 Facebook 自身的失誤還是 Cambridge Analytica 這傢公司居心叵測,而回避瞭自身存在用戶數據保護存在漏洞等問題。

在事件不斷發酵期間,Facebook 內部也就這一問題的應對產生瞭分歧,Facebook 首席安全官 Alex Stamos 認為,公司應該就用戶數據隱私保護方面的事宜對外更加透明,但 Facebook 其他高管顯然不認同這麼做,這直接導致 Alex Stamos 宣佈離開公司。

在事件發酵後,Facebook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選擇瞭沉默,至今沒有對該事件做出任何回應。

周一晚間,美國參議院商務、科學和交通委員會的三名共和黨參議員,已經向紮克伯格發送瞭一封信函,要求他最晚在 3 月 29 日下午 5 點以前,就可能涉及到的用戶數據隱私遭泄露等相關問題做出書面答復。

事件爆發後,Facebook 及紮克伯格本人均遭遇到嚴重的信任危機,負面消息鋪天蓋地。The Spectator Index 在官方推特賬號上開展瞭一項調查,詢問用戶是否會信賴 Facebook 這樣的涉及到用戶隱私數據的平臺,目前參與調查的 12000 多個投票中,超過 93% 的用戶選擇瞭 " 不信任 ",隻有不到 7% 的用戶選擇瞭信任。

(TheSpectator Index 發起的一份投票,高達 93% 的參與者不信任 Facebook)

科技行業投資人 Jason Calacanis 指出,紮克伯格在處理此次危機事件時的表現 " 非常糟糕 ",公司的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應該接任 CEO 一職。

(有投資者認為桑德伯格比紮克伯格更能勝任 Facebook 的 CEO 一職)

《紐約時報》評論文章標題稱:" 現在是否是 Facebook 需要成人監管的時刻瞭?"

( 《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直指 Facebook 是否需要更好的管理者 )

(CNN 文章稱用戶數據是 Facebook 的貨幣,每天被不斷地交易)

CambridgeAnalytica:他們想掀起一場文化戰爭

作為此次事件中的核心焦點,Cambridge Analytica 公司因為前創始員工的爆料而浮出水面。這傢公司隸屬於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Group,專門從事與政治事件相關的大數據挖掘工作。

這傢公司在 2014 年獲得瞭川普的支持者、對沖基金行業大佬 Robert Mercer 的 1500 萬美元投資,並以能夠準確描繪美國投票民眾的特征並影響他們的行為作為賣點,吸引瞭 Stephen Bannon 作為其政治顧問並坐鎮其董事會,後者後來成為美國總統川普的白宮首席政策顧問。

為瞭實現對外做出的承諾,這傢公司急需獲得數據,而一位名叫 Aleksandr Kogan 的劍橋教授,成為瞭 Cambridge Analytica 公司的數據來源。

據初步調查結果顯示,Aleksandr Kogan 在幾年前向 Facebook 申請獲取其用戶數據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他隨後獲得瞭大約 27 萬名 Facebook 用戶同意個人信息用於其研究的請求,這些用戶對於自己的個人信息數據被用於研究是知情的,然而,他並沒有獲得這些用戶的社交關系上的其他 Facebook 用戶的同意,總共涉及的人群達到 5000 萬以上。Cambridge Analytica 公司向其購買瞭這些數據。

在周一英國一傢電視臺公佈的一份秘密拍攝的錄像片段顯示,Cambridge Analytica 公司首席執行官 Alexander Nix 在私下場合鼓吹公司如何運用間諜、數據挖掘技術以及虛假新聞來影響投票結果。

作為最先的爆料人,Cambridge Analytica 的早期創始人之一 Christopher Wylie 在接受采訪時說," 我們在 Facebook 上獲得上百萬用戶的特征,建立模型來獲取我們所瞭解到的這個人的一切,並且發掘出他們內心的魔鬼,這是整個公司建立的基礎。"

" 規則不適用於那些人(指公司的高層),對於他們,這是戰爭,他們想在美國引起一場文化的戰爭。Cambridge Analytica 將成為這場文化戰爭中的武器庫。"

政治廣告在社交平臺上大行其道

作為此次數據泄漏的源頭,Facebook 目前因為保護用戶個人隱私數據不力飽受指責,事件發生後,Facebook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紮克伯格至今保持沉默應對,更是激起瞭更多的聲討。

這場事件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背後是美國政治生態環境的改變。根據廣告數據追蹤公司 Borrell Associates 的數據顯示,2014 年美國中期選舉時,數字廣告僅占政治選舉廣告投入的不到 1%,到瞭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 22%,總額高達 19 億美元。

越來越多的選民使用社交網絡,使得試圖影響選票的政客們,開始在社交平臺上大做文章,無疑,Facebook、Twitter 等平臺,成為瞭重點投放對象。

最初,投放在社交平臺上的政治廣告,被視為是一種良性的趨勢,政治候選人將以更低的成本,觸達更廣泛的人群,並且有能力影響更具影響力的選票,然而,事情卻在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一些背後由特殊利益集團支持的公司應運而生,他們利用大數據工具,正在操縱整個政治風向。

在平臺上,廣告精準投放已經能夠做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地步,一種極端情況是,任何一個候選人甚至可以向一部分群體承諾某件事情,同時向另一部分群體承諾完全相反的另一件事情。由於這些精準投放的政治廣告,並不公開發佈,因而這樣的兩邊迎合的把戲,或許永遠都不會被揭穿。

Facebook 或面臨史上最大危機

對於 Facebook 來說,事件幾乎發生在最壞的時刻,對於紮克伯格來說,他可能正在面臨 Facebook 創辦 14 年以來最大的一場危機。

"Facebook 正站在十字路口。" 今年初,紮克伯格這樣描述這傢公司的現狀,在坐擁 20 億月活用戶,穩居全球第一大社交公司寶座後,這傢社交巨頭,正在不可避免地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

2017 年最後一個季度的財報顯示,Facebook 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出現首次環比下降,除此以外,用戶在 Facebook 上停留的時間也顯著減少。財報顯示,用戶平均每天在 Facebook 上停留的時間減少瞭 5000 萬個小時。

過去依靠用戶增長推動業績的紅利,Facebook 已經無法繼續享受,這傢公司需要提高廣告質量,更精準地投放來獲得增長,此外,Facebook 還寄希望於已經建立的平臺生態效應,通過第三方業務的發展來獲得更多的收入。

然而,此次數據泄漏事件的發生,或許正在動搖 Facebook 整套邏輯的根基。簡單來說,Facebook 的模式是從用戶處獲得數據並對其進行特征分析,通過模型來向用戶精準投放廣告,然後允許第三方使用這些數據來支持他們的業務,Facebook 也從中獲取一部分利益。

但在這些環節中,如果用戶數據不脫離 Facebook 的自身體系,或許管理起來相對容易,但一旦涉及到第三方,用戶數據便很容易遭到泄露,此次事件,正是因為 Facebook 將用戶數據交由第三方,最終釀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剛剛離任的 Facebook 首席安全官 Alex Stamos 此前曾發佈推文稱," 大型科技公司有許多大的問題沒有被解決,總體上,我們對於我們所建立的平臺以及對世界帶來的影響過於樂觀瞭。"

紮克伯格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Facebook 的目標是連接人與人,讓這個世界變的更好,在近期,他又不斷強調社區的重要性,提倡在平臺上營造積極、健康的社區環境。

然而,這些美好的願望正在不斷被現實所挑戰,此前,Facebook 已經飽受平臺上存在大量虛假廣告、假新聞等詬病,為此 Facebook 甚至專門組建瞭上千人的團隊對信息進行人工篩選,但收效甚微。

紮克伯格關於幫助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創造更美好世界的構想,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對一傢平臺來說,用戶信任度的缺失基本上對其有著致命的打擊,而現在 Facebook 正面臨這樣的危機。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