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滴滴打人”爆紅背後的原因

11-03

如果說 OTR 和國內的滴滴打車一樣,是出於用戶 " 方便、可靠 " 的需求而制作的一款產品,那麼當這個產品已經滿足瞭大部分用戶需求後,未來的路在哪裡?

說到滴滴打車,大傢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 " 方便 ",但隨著行業壟斷後,滴滴出行一次的費用並不便宜,而且由於各地對於註冊車牌等信息實施控制後,供不應求的情況在大城市尤為嚴重,不得不讓人思考這種花瞭錢卻不能享受到即時服務的產品是否還能稱之為 " 方便 "。

而談及這篇文章的主角 " 滴滴打人 ",首先介紹一下,它一款由印度人開發的,名叫 One。

Touch Response(以下簡稱為 OTR)的 APP,通過 OTR,用戶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呼叫私人保鏢,所以我們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將 OTR 理解為印度版的 " 滴滴打人 "。而將它作為一個產品來分析,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瞭解:

1. 市場需求

一個產品從想法的產生到實施,最開始的步驟是市場調研。

調研分為幾個部分:

行業調研,目的是分析該產品在市場中所占份額,行業的飽和度到達什麼程度,如果產品繼續迭代更新,能增加的預估市場份額是多少,投入與輸出比的評估,以及產品的生命周期在整個運營過程中的價值;

競品調研,目的是分析競品的動態,包括產品功能以及他們對於這個行業的一種想法的實施,更好地為自己的產品做優化,排除掉一些基本不用去試錯的迭代過程;

用戶體驗調研,目的是深刻感知到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第一感受是什麼,這個過程首先就需要自己也是產品的忠誠用戶。用戶體驗對於產品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他們的反饋不一定專業,但能在大體上為產品確認方向,幫助產品經理在前兩步更明確地去執行。

那麼 " 滴滴打人 " 這個產品,抓準的用戶需求是什麼?就像很多人說的一樣,印度的治安狀況很糟糕,第二大城市德裡,僅 2015 年的犯罪案件就達到 15 萬起。另一方面,印度的警察比例非常低,每 1000 名市民中僅能分配到 1.3 名警察,市民報警後往往等不到警察,因此,大傢非常沒有安全感。所以很明顯,印度版 " 滴滴打人 " 首要解決的用戶需求是 " 速度 " 以及 " 有效 ",這兩者也可以統稱為 " 方便 "。

因為在印度,市民身邊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而出警率又低下,所以市場份額足夠大,且在無其他明顯的競品,導致行業壁壘非常低,加上用戶對於長期受困,需要能夠出現一個產品快速、有效地解決他們的需求,且體驗者可以大到整個國傢范圍,於是 " 滴滴打人 " 在印度充分具備瞭上述條件的情況下,比較容易快速地傳播開來。

市場份額大的好處是,用於對於初期的產品抱有較低的要求以及較高的期待,這兩者並不矛盾,因為第一批用戶將會很好地成為產品第一次迭代的思考者。

2. 想法成立

一款產品做出來容易,而且有我們中國版的 " 滴滴打車 " 作為參考,在技術以及頁面、功能上的實現都不算太困難,難題在於怎樣從新的角度實現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產品想法成立的背景,2012 年,印度曾因一起非常惡劣的公交車輪奸案震驚世界。印度婦女多次在街頭抗議呼籲增加警力保護婦女。為瞭減少強奸案件的發生,印度想瞭很多辦法,甚至專門成立瞭女子警察局,專門負責針對女子的性侵害案件,但是收效甚微。再加上前面說到的印度警方以及國傢整體的安全問題,一個叫 Arvind Khanna 的人準確地抓住瞭市場的痛點,創建瞭這款能夠為用戶提供私人保鏢服務的應用 OTR ——印度版 " 滴滴打人 "。

細分來說,這款產品面向最多的可能還是女性群體,這也將是這款產品將來需要運營與迭代的方向所在。

產品功能主要是:

可以在任何地點呼叫保鏢,脫離時間、地點限制;

保鏢會在幾分鐘內到達,速度遠快過當地警方;

一個簡單的 app 就能實現上述操作,省去其他繁瑣步驟以及溝通上的滯留;

強而有效的執行力與簡單方便的操作步驟,使得這個軟件從上線不到 2 年的時間內,快速擁有瞭 1 萬名訂閱用戶,並且在心智上已經超越瞭政府能夠對這些用戶實施的保護行為。

3. 產品打磨

" 滴滴打人 " 並不是作為一個簡單的渠道工具,它和早期的滴滴打車不一樣的地方在於,OTR 的篩選門檻要高很多。

同作為一款 " 服務 " 性質的軟件,OTR 的特別之處在於,公司在雇人的時候非常嚴格,所雇的人要受過良好的教育、有運動背景、品行端正。在錄取後,公司還會對員工進行各種專業培訓,如調解爭鬥、撲滅小型火災、甚至急救等等。

在德裡," 滴滴打人 " 有 180 個反應小組。每當有人求救,他們保證會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到達現場。一群穿著紅色的服裝的年輕人騎著摩托車,迅速穿梭在印度的大街小巷。

" 滴滴打人 " 除瞭提供安全服務外,還負責緊急聯系傢人和朋友、報警、救火、維修、醫療,甚至連配鑰匙、叫出租車都管。

反觀 " 滴滴出行 " 的初期產品,首先在司機篩選這個環節上就沒有一個足夠嚴格的把控,其次是服務方面也沒有一個標準化的專業形象,除瞭以量來滿足用戶的 " 方便 " 需求外,問題在產品體驗過程中接踵而來。

雖然隨著產品不斷迭代優化,滴滴出行對於產品功能的升級,比如後來加入的專車、滴滴小巴等,以及司機的標準化行為規范,比如車上放水,顧客下車時的感謝用語等,這些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戶體驗。

而印度的 OTR 在最開始就把它們的產品定位到瞭一個比較極致、精細的地位,隻做最好的良心產品,不做流量大的生意產品。

4. 產品的未來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問題和建議可以參考:

重新定位市場需求。因為當用戶的時間、地點、安全等問題解決後,那麼不安全因素的來源會制造新的問題,他們會去尋找產品的漏洞,於是用戶會有新的需求,這時產品需要重新思考用戶變化後的需求,產品能不能夠快速而有效地滿足。

產品功能升級。可能將來用戶也會習慣於某個人的專門服務,那麼產品是否能提供入口快速尋找並匹配到這個保鏢;也可能在某個地點會發出多個需求,那麼保鏢如何更好地分配,按情況還是就近?或是其他類別。

產品社區化。一個 " 服務型 " 的產品,脫離不開用戶的體驗反饋,這是產品迭代最快的方式。如果在 app 上增加為保鏢打分、評選、收藏、推薦等功能,那麼對於公司、保鏢、用戶這三方來說,信息都足夠透明與對稱,並且能夠延長用戶除去危險情況外,在這款產品上停留的時間。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