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 15 億美元的 Spotify 要上市瞭,突出一個尷尬

03-02

一月份的時候,虎嗅曾在文章《騰訊投資的哪些企業可能會在今年上市》列出過騰訊系可能會在今年上市的幾傢公司,其中就有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 Spotify,Spotify 從前幾年就傳出瞭準備上市的消息,隻是好像到今天,它才真正做好瞭準備。

根據新浪科技今天的報道,Spotify 周三已經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瞭 IPO(首次公開招股)申請文件,擬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 "SPOT",計劃籌集最多 10 億美元資金。據說 Spotify 不會使用傳統的 IPO 方式,而是直接上市,也就是說它在掛牌上市時不會有開盤價。

直接上市是一種非常規上市方式,它不需要籌集新資金即可進行 IPO,可以減少通過華爾街銀行或經紀人承銷公開發行要約的需求,放棄瞭招募股票認購者這一傳統的過程,即 "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但為什麼 Spotify 會選擇直接上市這一並不常見的做法而不是常規 IPO?

顯然能節省數百萬美元的認購費並不會成為 Spotify 的理由,還有一說是 Spotify 對於自己的資金能力太過自信,不需要公眾投資者來獲得巨大的市場估值。但其實,Spotify 選擇直接上市可能恰恰是因為不夠自信,承銷商們對 Spotify 的上市沒有做過多期待。簡單來說,就是因為股票賣不出去。

而這 " 得益 " 於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流媒體音樂市場,Spotify 這幾年的表現著實不佳。

阻礙重重的上市之路

今年一月份,Spotify 向美國證券交易所提交瞭上市文件。在此之前,Spotify 的上市之路,阻礙重重,多次延期。

2015 年 Spotify 因為一筆籌資將上市計劃推遲到瞭 2016 年。但是在 2016 年,Spotify 又因為向 TPG、Dragoneer 和高盛通過可轉債融資的方式借款 10 億美元,引發瞭一場 Spotify 在 IPO 之前的商業糾紛。多重債務問題纏身讓其上市計劃數次延期。

這期間除瞭債務問題,Spotify 還不停有版權官司要處理。最新的一起,是美國加州的 Wixen 音樂出版公司以 " 侵犯瞭歌曲作者和音樂出版公司的權益 " 為由起訴 Spotify,要求其賠償 16 億美元的侵權費(每首歌曲 15 萬美元)。這就像 Soptify 在自己的 IPO 文件中提到的風險因素:

" 目前還不能保證我們現有的許可證在未來的版稅稅率和商業合理條件下仍然可以使用。這些許可證的條款,包括我們為瞭說服他們而需要支付的版稅稅率,也許會因為我們議價能力的變化、行業的變化、法律的變化或其他原因而發生改變。"

而 Spotify 面對的版權問題,正是流媒體音樂市場的痛點。

"Pandora 式困境 "

業界還早有說法,流媒體音樂平臺上市都逃不過 "Pandora 式困境 "。

Pandora 這個主打 " 互聯網電臺 " 定位、得到過美國最大衛星電臺 SiriusXM 4.8 億美元的現金投資的流媒體音樂平臺,在 2012 年成功上市之後一直都處在虧損狀態。

最新資料顯示,Pandora 在 2017 年上半年的虧損達到瞭 4.074 億美元,活躍用戶量也在第二季度跌到瞭近三年以來的最低;第三季度的凈虧損更是達到瞭 5.06 億美元。也就是說,從 2011 年上市以來,Pandora 還沒有實現過盈利,這 7 年裡,它一共燒去瞭 10 億美元左右。

近幾年裡 Pandora 股價一跌再跌,2016 年還一度傳來瞭可能會對外出售公司的消息,不過在媒體報道之後,股價曾一度漲瞭 15%,但隨後因業績不及預期,股價再次重挫 7% 導致回落。2017 年中旬還傳出過 CEO 要辭職的消息。

2014 年 ~2017 年,Pandora 市值下降嚴重(圖片來自億歐網)

就在這月初,還有外媒報道稱 Pandora 要裁員 5%,還伴隨著 Pandora 要出一系列舉措削減成本的消息。

同樣是沒有實現過盈利,並且在 2017 年虧損瞭 15 億美元的 Spotify,資本界對其能跳出 "Pandora" 魔咒的信心實在不足。但 Spotify 有勇氣以直接上市的方式沖擊 IPO,很可能是仰仗著騰訊這麼一個中國互聯網巨頭的扶持。

Spotify 與騰訊音娛

2017 年 12 月份,騰訊音娛和 Spotify 分別購入對方少數股權,完成瞭換股,目前,騰訊和騰訊音樂合計持有 7.5% 的 Spotify 股份,為公司第三大股東。之前提到的那筆 10 億美元的欠款,就是騰訊幫其還上的:有知情人士向外界透露,這兩傢公司以 100 億美元左右的估值將部分可轉債轉換成股權,然後以 200 億美元的估值出售給騰訊。

隻是不出意外的話,騰訊旗下的騰訊音樂娛樂本也就在今年的上市計劃裡。Spotify 的招股書顯示,騰訊音娛目前的整體估值高達 123 億美元。

當然,就算 Spotify 上市後如果表現不佳,對騰訊音娛的影響可能還是微乎其微,因為 Spotify 和騰訊音娛還是有著業務上的本質差別,況且兩者面對著中美兩個千差萬別的市場。

騰訊音娛已經不隻依靠 QQ 音樂這個提供音樂收聽下載和會員服務的單一產品,開始在音樂泛娛樂內容上發力,音樂社區、在線直播、卡拉 ok 等內容手段都已經在產品中有所體現,同時騰訊音娛還在通過對音樂人的培養與直接合作來提高粉絲們的用戶黏性。

同時,中國數字化版權的浪潮也已經來臨,早先 QQ 音樂合並酷我、酷狗形成瞭今天的騰迅音娛,前不久又和網易雲音樂達成合作,這在騰訊音娛自身強大的產品規模上又有瞭加持。關鍵是,騰訊掌握著國內巨大的流量入口。摩根大通駐香港的分析師 Alex Yao 曾經說過," 如何從流量中賺錢,騰訊更勝 Spotify 一籌。" 並且 QQ 音樂(騰訊音娛核心音樂產品)在此之前已經宣佈盈利。

但是 Spotify 的業務模式還是十分單一。與全球幾大唱片公司合作,基於免費的主要業務和收費的會員制度。免費用戶隻可以在線收聽、並沒有免費下載功能可以用。當然,免費也是有條件的,Spolity 會在免費的歌曲裡面插播音頻廣告,這也是免費業務裡面唯一的有限的營收。

隻是這個營收也是把雙刃劍,Spotify 的廣告模式也是 " 另辟蹊徑 ",並沒有專門的廣告位來容納廣告的投放,而是用 30 秒視頻的方式穿插在歌曲與歌曲之間,還不能切歌。用這樣的用戶體驗來換取用戶對付費增值服務的選擇,因為會員用戶則可以去廣告、切歌、下載離線音樂。而且,Spotify 目前並不打算改變這種模式。

雖然不知道 Spotify 在免費的模式上還能堅持多久,也不知道用戶收聽插播廣告的體驗上還能堅持多久,隻知道不滿足於作品還在被免費分享的音樂人,和拿不到滿意版權費的版權方對 Spotify 的支持可能撐不瞭太久瞭。

Spotify VS Apple Music

當然不能不提到的還有 Spotify 在美國市場中最大的競爭對手:Apple Music。

Apple Music 一直都是全面付費的形式,自 2015 年推出,兩年內訂閱用戶就達到瞭 2700 萬。在服務模式上,Apple Music 也一直在做出改變,準確的個性化推薦和 DRM 免費下載相比 Spotify 都是優勢所在。

2 月初,Apple Music 的美國用戶數量即將趕超 Spotify 的消息紛至沓來,據外媒報道,在美國,蘋果流媒體音樂服務 Apple Music 訂閱用戶每月以大約 5% 的速度增長,而相比之下,Spotify 的月用戶增速隻有 2%。

蘋果通過《華爾街日報》透露,Apple Music 目前訂閱用戶已達 3600 萬人。這兩個流媒體服務商之間的競爭已呈膠著之勢。Spotify 處在業績增長的瓶頸期,如果 Apple Music 持續以 5% 的增速發展下去,今年夏季,其用戶數量將穩超 Spotify。

蘋果對 Spotify 的競爭也形成瞭絕對的打壓態勢,不論是在 HomePod 還是 Apple Watch 上,蘋果都不支持 Spotify 的重播功能。當然 Spotify 的用戶們卻很希望希望可以通過手機上的 HomePod 與 AppleWatch 應用,來使用 Spotify 的流媒體服務,但無奈功能受限,基本沒有機會。

更有,2017 年和蘋果的那場爭執,Spotify 應該還記憶猶新,Spotify 公開蘋果不予通過自己新版 APP 的郵件,稱其是在 " 阻撓競爭對手的發展 "。按照 APP Store 的規定,Spotify 每獲取一個付費用戶,就要向蘋果支付最少 15% 的 " 買路錢 ",在 4.99 美元或 9.99 美元的 Premium 版的會員收費中,蘋果將分別獲得約 0.75 美元或 1.5 美元。

而蘋果自傢的 Apple Music 自然不用拿這一筆錢。如果 Spotify 執意不交這筆錢,按照 Spotify 6000 萬的用戶來算,就少去瞭 2.94 億到 5.94 億美元的收入。

關鍵還有,蘋果支付給美國各大版權商的費用遠高於 Spotify 所能提供的,版權商們自然是更喜歡能帶來更多營收的 Apple Music。

所以,在自身商業模式不能得到扭轉、外界又危機四伏的情況下,Spotify 幾年磨一劍的上市固然值得賀喜,但也有些尷尬,不能成為公共公司,其業務運營數據和財務狀況可能都不能隨之更加透明,這樣的劍走偏鋒也讓人不得不為它的未來捏一把汗。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