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斯克每周工作 80 小時的說法是錯的?

11-11

編者按:這是創始人 / 開發者 Rami Aidy 的一篇文章。預先警告一下,把 Elon Musk 搬進來的確有點把人騙進來的意思,而且他的觀點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並且跟 Musk 的說法也沒有什麼兩樣。但是他強調瞭一件大傢往往容易忽略的事——沒有效率的努力是白費力氣,而最高效率是做你所愛,知行合一,達到心流狀態。

拼命工作。我的意思是說你每周得投入 80 到 100 小時。 [ …… ] 如果別人每周工作 40 小時而你工作 100 小時的話, [ …… ] 你會知道自己 4 個月就能實現別人 1 年才能幹完的事情。

—— Elon Musk, Tesla、SpaceX CEO

錯。大錯特錯。

通用商品

通過某種中介,不管你是誰,你每天都有幸得到瞭 24 小時。你把它花在從事特定的活動上,反過來,這些活動會產生特定結果。我們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是從來都得不到一樣的結果。

顯然,這個的原因是很簡單的;我們大傢對時間的使用不一樣。億萬富翁 CEO 每天幹的事情跟苦苦掙紮的連鎖店的低階經理是不一樣的。大傢都是 24 小時,但他們的產出每天都不一樣。

這跟小時數(或者出汗)無關

奇怪的是,當你同時問那位 CEO 和低階經理是不是更努力工作更久是成功的關鍵時,他們無疑都會同意。

如果這個說法是對的話,為什麼不去找 " 最難 " 的工作然後一直做下去呢。見鬼,也許要兩份工作。白天挖礦,晚上做下水道檢查員。覺也別睡瞭。還能工作的時候誰需要睡覺呢。啊 …… 這就是成功的代價吧。

算瞭,把這些諷刺放下不談,這種邏輯有何支撐呢?難道不需要一定程度的幻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嗎?要我說這也許完全是愚昧的,因為盡管看起來似乎如此,但努力工作跟成功毫無關聯

唯一有關聯的因素是你的行動效率。否則的話,為什麼人類要發明工具去做那些 " 苦 " 差事呢?又為什麼一位教授贏得瞭諾貝爾獎,而另一位教授每天也是一樣的工作時間,想出來的東西除瞭得到工資以外什麼料都沒有?你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時長對成功根本沒有作用。

警告一下,有時候更長時間更努力地工作是最有效的行動——在特定時間內是。但我們不應該把它們混淆為具有因果關系,或者衡量事情的碼尺。唯一有關系的因素仍然是你的效率怎樣。

" 工作 ",24/7 地工作

那麼,我們的處方就是 24/7 地工作。

…… 我知道這似乎有點矛盾。我怎麼能一邊抨擊努力工作,一邊建議無時不刻都在工作。

養成 " 悖論的美德 " 似乎又一次成為處理這類異端原則的一項有用的技能。

員工心態

讓我們對 " 工作 " 是什麼意思重新定義一下。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的話,你的父母大概都是 " 朝九晚五 " 的工作制。對他們而言,領工資意味著幹活,回傢則意味著工作結束。而他們在下班期間幹什麼是沒有關系的,因為他們不再工作瞭。

我稱之為 " 員工 " 心態,我們很多人潛意識裡都是這種心態。這是一種認識上的失敗,因為時間是通用商品,你每一天的每一分鐘的價值跟別人都是一樣的。

主人翁心態

現在假設你是自己的老板。工作時間由你來控制。在任何時刻你都可以做你的生意。比方說,如果你每投入 1 個小時就能賺 50 美元的話,你每 " 浪費 "1 小時就犧牲瞭 50 美元。這就是經濟學傢所謂的機會成本。看 1 個小時的電視真的會浪費你 50 美元。

要理解這就是 " 主人翁心態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這樣的,包括員工,但隻有自己當老板的人才能清楚地感受到這一點。然而,在很多情況下,自己雇自己的人會把這個教條化。如果自己每小時可以賺 50 美元的話,有什麼能夠阻止他們無時不刻都在工作呢?有人說是工作——生活平衡,這聽起來就像是放低抱負好聽一點的說法。

於是自由職業者往往會過度勞累。他們會用自己具有奉獻精神的說法來偽裝這一點,要想實現更多你就得做得更多。但是處在同樣情況的某人每小時工作能賺 100 美元。於是問題似乎再次回到效率上面。

目的心態

還有第三種方式。我們可以用學生的例子來說明。這位學生我們假設她叫做 Jill,正在為下周即將到來的考試做準備。就像前面的企業主一樣,她知道自己任何時候都能工作 / 學習。

但 Jill 是我們所謂的高效能學生。她每天學習幾個小時,並且確保自己睡得很好。實際上,周二她整整一天都是在外面跟傢人朋友閑逛的。她的同學 Bob 嘲笑 Jill 過得太放松瞭。他就不一樣,過去 2 個晚上他都在挑燈夜戰為考試做著準備。但是等考試結束成績出來後,Jill 完全超過瞭 Bob。怎麼回事?

因為 Jill 有我們所謂的 "目的心態"。她知道這一周她的目的是要最終把考試考好。她意識到自己跟 Bob 的考試準備時間是一樣的。盡管如此,她還是在學習以外抽出時間睡覺,去跟朋友一起放松。Bob 就像員工和老板一樣,認為自己必須努力學習才能考好試。

Jill 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在全天候工作。她不僅僅是出去找朋友玩,相反,這是學習必要的休息部分。就像積極學習一樣,她把跟朋友外出看成是達到通過考試這一目標的必要組成部分(張弛有度)。Jill 還知道如果自己睡眠充足的話學習可以更有效率。Bob 相信努力工作,而 Jill 的核心關切是效率壓倒一切。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講龜兔賽跑這個寓言故事。

少做,多投入

那麼不妨假設我們完全把握瞭自己的命運。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式。然後不妨再假定我們在玩一場用時非常久的遊戲——未來 50 年我們都要朝著某個方向努力。

那麼問題就變成瞭我們怎麼才能知道在任何時刻我們的做法都是正確的呢?我們怎麼才能知道今天跟傢人出去,或者去辦公室繼續加班才是我們為瞭達成目的所能夠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呢?

換句話說,我們怎麼才能知道我們的行動效率有多高呢

心流與創造力

要想知道像這樣的東西意味著你能夠模擬所有可能的行動,要考慮到 50 年跨度的盡量多的信息,去看看哪一種行動最高效。對於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不可能的,就算你窮盡努力和工具也不行。

不過至少看看我們對此的感覺如何是有可能的。實際上,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就在於這是一套超級直觀的反饋系統。它形成的神經系統不僅極其關心信息處理的高效性,而且也會為你提供對信息的反饋。我們是通過直覺來接收這種反饋的,或者就像我們經常用的象征性說法,通過" 內心 " 感受到這種反饋的。

心理學傢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對不同領域表現最傑出,或者說最高效的人的內心狀態進行過研究。其發現是,不論是哪個領域,體育、藝術或者商業,頂級表現者都會進入到一種所謂的 " 心流(flow)" 態,這種情況的發生頻率要比別人高。這種狀態的特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強烈專註於當下

知行合一(比如純粹意識)

反思性自我意識(無意識,無我)的消失

對現狀或者活動有個人控制感或者涉入感(Sense of agency,指人們對是否控制自身行為的無意識感受)

時間體驗的扭曲(時光飛逝)

把活動體會成內在激勵

換句話說,Csikszentmihalyi 發現頂級表現者根本就不是在做任何事情。他們做的一切都是毫不費力的

回想一下你小時候玩遊戲有多開心。玩著玩著時間就這麼過去瞭,然後你突然就發現自己居然玩得這麼溜瞭。你已經進入瞭心流的狀態。定級表現著已經把他們的 " 工作 " 變成遊戲。不存在任何阻力,他們不是在做,他們就 " 是 "(投入)。

為瞭目標而工作 …… 沒別的

所以是的,我們又面臨著另一個悖論;要想獲得更多,你得做得更少。

這有違直覺,因為我們的整個文化都是圍繞著做得更多展開的。是,努力工作有時候是必要的,尤其是在暫時性的沖刺時。然而,如果你玩的是一場馬拉松式的遊戲,努力工作其實是事倍功半。你應該隻關註有效行動。

而你的直覺會告訴你是不是做得太多瞭。我們能通過緊張、神經衰弱來感知到。還有是的,不幸的是我們的社會結構的設定其實是在鼓勵大傢都得神經衰弱。當這些社會結構是在一個神經癥的地方建立起來時往往就是這樣的。

因此,如果你想做出來的東西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話,如果你想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懷著快樂感和滿足感的話,不要去工作。如果你打算工作,要為瞭你的追求而工作,為瞭那個一整天都能將你帶入到心流狀態的目標而工作。就這樣。

你的心會告訴你那件事情是什麼。然後再朝著成為(Being)而不是做的心態去努力吧。

原文鏈接:https://medium.com/the-mission/why-elon-is-wrong-about-the-80-hour-workweek-937fe56154ca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