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瞭吸引大學生,武漢拼瞭!
8 月 26 日下午四點多,武漢市委機關報《長江日報》的官網——長江網,發佈瞭《長江日報》記者采寫的兩條重磅消息:
1、武漢要爭取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 20% 買到房;
2、為大學畢業生制定最低年薪,引導企業加薪。
其中第一篇報道說:
今年武漢將提供首批大學生人才公寓 3605 套,今後每年將建設和籌集 50 萬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5 年內滿足 20 萬人租住需求,同時鼓勵企業探索用互聯網思維開發人才住房,爭取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 20% 買到房。
報道還說,武漢將在房價調控做大膽探索,目前要科學合理控制房價,保持房價在中原城市相對低價,這是城市的核心競爭。現在,高科技企業選擇城市,首先要選擇有人才,其次要宜居環境,第三要選擇房價低的城市,一個城市有人才才有競爭力,一個城市房價低是人才的重要競爭力,相對低的房價,就是這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武漢不在房價上走在前列,一定要控制好房價。這就是武漢的努力方向,讓大學在這裡住得起,安得下。
關於 " 大學生最低年薪 " 的那篇報道說:
提高大學畢業生的最低年薪是武漢下一步研究的重點問題,正打算研究制定合理的最低年薪制,近期已經作為重大課題,確定一個 " 跳著摘桃子 " 的年薪標準,邀請民營企業特別是骨幹企業,尤其是工商聯主席等單位帶頭,給大學畢業生加工資。此外,國企,特別是市屬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都要給大學畢業生加工資。
應該說,上述兩個消息都非常惹人註目,這意味著二線城市的人才爭奪戰進入瞭白熱化的程度。
此前,武漢、成都、長沙、鄭州、杭州、西安等強二線城市之間的人才爭奪戰,主要是復制深圳吸引人才的政策,比如放寬落戶條件,給大本以上的新來畢業生提供住房補貼等。但到瞭今天,武漢宣佈的兩大新政,顯然有重大突破。
各個城市都有最低工資標準,但從來沒有一個城市給大學畢業生設立最低工資標準。設立這個標準,需要十足的勇氣。因為這意味著企業的用人成本,將被學歷硬性提高。所以,大學生最低薪酬,其實是一把雙刃劍。但這種做法值得嘗試,武漢敢於吃螃蟹,還是值得稱贊的。
讓大學生低於市場價 20% 的價格買房,從目前新聞報道看,解決方案語焉不詳。
此前成都宣佈的做法是:租住人才公寓的人才們,滿 5 年之後可以按照當時的價格購買自己所租住的人才公寓。具體是這樣規定的:
租住人才公寓,規定租期為 5 年,租金標準由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根據人才和項目情況,按照市場租金的一定比例確定。租住滿 5 年後,可在滿 5 年之日起 6 個月內申請購買,人才公寓的出售價格為人才入住時的市場價格。由房源業主單位參考同區域、同品質商品住房市場價格確定,並在房屋租賃合同中予以明確。
由此可見,成都走的是政策性住房渠道," 房源業主 " 隻能是政府、國有企業,或者是獲得政府土地價格顯著優惠的開發商。
武漢目前的說法是 " 同時鼓勵企業探索用互聯網思維開發人才住房,爭取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 20% 買到房 "。也就是說,武漢準備探索一條新路,這裡的企業似乎包含私企開放商,人才之所以能獲得 8 折優惠,是因為 " 互聯網思維開發房產,帶來瞭成本下降 "。
但眾所周知,大城市房價構成裡,政府稅費、土地出讓金一般來說占瞭 70% 以上,一線城市更高。至於建築成本,往往不到房價的 15%,甚至不到 10%。互聯網思維如何降低房價,還有待武漢的探索。
當然還有一個方式,就是共有產權制度,也就是讓大學生和政府合股買房。前期大學生可以隻占 50% 的權益,甚至更低。其餘的權益歸政府,但房子的使用權完全歸大學生。以後,大學生可以按照市場價的 7 折、8 折,購買剩餘的政府持有的 " 房子的股權 "。這樣,也可以實現讓大學生輕松買房。
或者是政府開發新市鎮,提前大面積征地,鎖定土地價格。然後通過地鐵、輕軌連接到主城區,推行網上辦公、共享辦公等方式,在新市鎮讓大學生獲得 8 折買房的機會。
總之,如果政府想幹,辦法還是有很多的。說到底,就是政府讓利。但如果能給武漢帶來數十萬大學生增量,創造的稅收足以彌補政府的土地讓利。
問題是,如果武漢每年接收 5 萬名大學生(深圳今年將接收 10 萬大學畢業生),則理論上每年就需要建設至少 5 萬套的 " 可以 8 折優惠的住房 ",這個壓力實在是巨大的,如何實現將考驗地方政府的能力。
但不管怎麼說,展望未來 10 年,中國城鎮化紅利最豐厚的部分,將圍繞著一線城市周邊,和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鄭州、西安、長沙這類強二線城市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