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一半人口都會聚集到這幾座城市

10-19

這是 " 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 " 第五彈

力哥在寫第三彈《年輕人,千萬別回小城市》時,就知道肯定會有很多反對聲。

100 條上墻留言 2 小時就滿瞭,到現在後臺已有超 500 條留言,大多逃不出屁股決定腦袋的思維模式:在大城市生活的大多表示贊同,在小城市生活的大多表示反對。

此文是寫給那些還沒結婚生子,父母也沒身體抱恙需要貼身照顧,還處於一人吃飽,全傢不餓,人生還有比較大的回旋餘地的年輕人看的,但凡你還有一丁點能力、有一丁點欲望、有一丁點拼搏意志,都希望在你還有機會做出選擇時,不要做出可能會讓自己今後後悔的選擇。

而對於更多已生活在小城市,也沒有意願或能力改變這一現狀的人,我隻能說聲對不起。盡管我在文章開頭做出瞭明確警告信息,可惜沒法進行精準推送。我完全能理解你們此刻的心情,失望、無奈、焦慮、憤怒、逃避、質疑、開腦洞 …… 都是合理反應,人總要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這樣才能讓自己樂觀生活下去。

你可以說力哥是屁股決定腦袋,先有結論再找論據。

你可以說莫言、劉慈欣生活在小城市一樣能成大師。

你可以說日韓國情和中國不同,不能簡單類比。

你可以說大城市裡混得好的隻是少數人,大部分活得如螻 - 蟻般還不如早早回傢鄉發展。

你可以說活在當下比較現實,下一代面臨的問題就讓下一代解決。

你可以說未來科技爆炸,世界充滿不確定性,這些推論也不一定準,說不定物極必反,會形成人群從大城市回歸小城市的新趨勢。

……

孩子長得再醜也是骨肉血脈,雖然從來隻有單眼皮割雙眼皮,沒人雙眼皮修回單眼皮,但如果你孩子長瞭單眼皮,別人都說他醜,你還是會找出無數理由證明 " 單眼皮也挺好看的 "。

傢鄉就像孩子,沒人希望別人說自己傢鄉壞話,沒人希望看到自己傢鄉衰敗 ……

"

但我還是要說,我在文中說的是基於這些年中國真實數據的理性邏輯推論,歷史上其他國傢的真實發展經驗也符合這一推論。

隻要一個人還活著,就不可能所有血液都流入心臟,總有一些血液留在細枝末梢,哪怕今天已高度城市化的歐美日本,不還是有一部分年輕人留在小鎮和鄉村嗎?

所以這個問題上,沒必要拿出各種理由說服力哥,你隻要能說服自己,並且在知道瞭力哥所闡述的未來中國社會發展趨勢後,10 年、20 年、30 年後,你能接受今天你的選擇所需付出的代價,就可以瞭。

"

02

在《年輕人,千萬別回小城市》的留言中,點贊最高的是一位武漢本地姑娘的留言,說她在武漢體制內工作,但一直覺得武漢發展落後,一線城市很多東西武漢都沒有,傢人希望她留在武漢,但她卻執意明年考研後去一線發展。

這就是真正開過眼界的強二線城市土著青年的認知,哪怕生活在武漢這種強二線,一線依然對她具有強烈吸引力。

武漢是中國高校資源第二集中的大城市,僅次於北京,遠超上廣,但武漢市政府一直苦惱留不住人才,為瞭在業已到來的勞動力衰退期,從一線口中搶奪人才 " 血液 ",武漢出臺瞭一系列政策。

就在 10 月 12 日,武漢市政府公佈瞭優惠力度空前的升級版人才新政。

首先,大學生落戶條件再次放寬。博士、碩士畢業生不受年齡限制,普通高校本科學歷由年齡不滿 35 周歲放寬至 40 周歲;普通高校專科學歷、非普通高校本科學歷由年齡不滿 30 周歲,放寬至年齡不滿 40 周歲。

其次,未來五年,建設和籌集 250 萬平方米以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其中大學畢業生安居房 85 萬平方米,以 60 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大學畢業生租賃房 165 萬平方米,以人均租住面積 20 平方米為主。

最關鍵的是,大學畢業生能以低於市場價 20% 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 20% 租到租賃房(如屬於合租的可低於市場價 30%)。

最後,武漢在全國率先出臺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確定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為:大專 4 萬元、本科 5 萬元、碩士 6 萬元、博士 8 萬元。

戶口、住房、薪資是城市爭奪人才的核心三武器,繼成都之後,武漢也向北上廣深發出宣戰書:我來搶人瞭!

就像新能源車剛開始,政府又是送牌照,又是免購置稅,還補貼購車款,你不要,等新能源車大行其道後,你再想買就貴多瞭。

現在武漢拼命挽留人才,若幹年後,武漢也人滿為患時,就會像今天的北京上海一樣,拼命把沒本事的窮鬼趕跑。

就像馬雲說的,今天你愛理不理,明天你高攀不起。

所以如果你還在一線奮鬥,但眼瞅買房希望越來越小,最聰明的選擇是人繼續在一線奮鬥賺高薪,同時先悄悄把戶口遷入武漢,在房價還能承受時,先悄悄在武漢買房。

如果以後一線留不下來,你在強二線還有個後手。

一樣的邏輯,如果你現在已買不起強二線房子,就先去普通二線占個坑位,如果普通二線也買不起,就先去弱二線或沿海三線占個坑位 ……

03

以下是力哥眼中的中國一二三線城市真實競爭力排行榜,在未來更殘酷的城市人口爭奪戰中,希望能給明白力哥一片苦心的年輕人有所指導。

力哥個人認為,20 年後,北京、上海將成為和紐約、倫敦比肩的超一流國際性大都會,深圳將成為比肩東京的一流國際性大都會,廣州將成為比肩新加坡、香港的國際性大都會,杭州、成都將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大都會。

今天中國 13.8 億人口中,已有 3.5 億人生活在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這三大都市圈范圍內,占全國人口 25%,但面積不到全國的 4%。在這不到 4% 的狹小空間內,未來 20 年,力哥估計還會湧入 1.5-2.5 億人口,在此奮鬥,努力紮根,結婚生子,繁衍後代。

加上三大都市圈之外的第四極——成渝都市圈,未來中國估計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這四大都市圈中。

剩下一半人口,又會有近一半集中生活在我上面說的那些二三線城市中。

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沿海省份,比如福建、山東,省內還能有多個中心城市吸聚人口,而經濟越落後的內地省區,人口集中度越高,最後往往會集中到一座城市——由於政府天然的資源傾斜,這座城市大概率就是省會。

比如寧夏今天已有 1/3 人口集中生活在銀川,未來小鎮衰敗的速度會加快,越來越多無力擠入三大都市圈的年輕人會湧入省會尋找希望與前途,所以未來將會出現武漢 ≈ 湖北、鄭州 ≈ 河南、長沙 ≈ 湖南、合肥 ≈ 安徽、西安 ≈ 陜西的局面。

面積和人口都和浙江差不多的韓國,今天一半人口集中在大首爾都市圈,首爾 ≈ 韓國。

我國臺灣地區今天也有一半人口集中生活在大臺北都市圈,臺北 ≈ 臺灣。

日本的體量和前兩者不在一個級別,今天有一半人口集中生活在大東京都市圈和關西都市圈,東京 + 大阪 ≈ 日本,但大阪已和東京完全不在一個等量級,也可以近似理解為東京 ≈ 日本。

放眼世界,面積和人口相當於中國一省的西方強國中,巴黎 ≈ 法國、倫敦 ≈ 英國,德國、意大利由於歷史上長期分裂形成多個區域中心城市,西班牙則由於民族矛盾無法把全國資源集中到馬德裡(皇馬巴薩千古恩仇錄)。

再看幅員遼闊的,莫斯科 + 聖彼得堡 ≈ 俄羅斯,悉尼 + 墨爾本 + 佈裡斯班 ≈ 澳大利亞、多倫多 + 溫哥華 + 蒙特利爾 ≈ 加拿大。

美國是唯一和中國一樣有廣袤領土適宜人類居住的,所以形成瞭東北部沿海都市圈、太平洋沿岸都市圈、五大湖都市圈等多個世界級都市圈。

1000 年前,雖然巴黎已是法蘭西國王駐地,但封建時代的諸侯並不聽命於國王,國王號令僅限巴黎周邊地區,因此大巴黎地區被戲稱為 " 法蘭西島 "。

但當法國完成民族國傢的中央集權統一後,巴黎就持續數百年不斷吸取全法國甚至法國全球殖民地的 " 血 ",這才有瞭後來光芒萬丈的巴黎——另一種意義上的 " 法蘭西島 "。

今天說起法國,大部分國人腦子裡跳出來的隻有巴黎和大巴黎地區的宏偉建築,甚至連馬賽、裡昂、波爾多都想不起來。

這就是趨勢的力量,越早行動越主動,越晚醒悟越被動。

洪水來之前,你得搞明白哪裡是更安全的高地,並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盡可能爬到相對最高的地方。

04

最後說一組數據。

最近城市數據團聯合 ofo 小黃車, 抽樣瞭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漢、鄭州八座城市的數十萬大學生註冊用戶,就大學畢業生的城市選擇進行調查。

不用說你也知道,留住本地大學生或接收外地大學生最多的一定是一線城市。

但還有這幾個調查結論值得留意。

01

對於非一線城市的大學生而言,重點大學(985、211)的畢業生,留在本地的比例更低,去往一線城市的比例更高。

也就是學校越牛逼,本人越有競爭力,畢業後越傾向於去一線。

02

對於非一線城市的大學生而言,越是高學歷的大學生,留在本地的比例越低、去往一線城市的比例越高。

學歷越高,一般意味著競爭力越強,也就更傾向於去一線。意識到自己的學校和學歷在一線城市很難有競爭力的,往往會選擇留下或回鄉。

03

重點大學的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更願意前往一線城市,非重點大學則相反,男生對一線城市熱情相比女生更高一些。

這個調查結果很值得玩味。

力哥的理解是,一線城市對生存能力強的女性更有吸引力,因為一線城市在就業上相對更平等,女強人滿大街都是,許多傢庭中,妻子收入比丈夫更高,經濟地位決定傢庭和社會地位,女性口袋裡錢多瞭,自然也能放膽追求自己想要的精彩生活,而一線城市能給到最精彩的生活。

而對男性來說,由於天然承擔更大的結婚買房養育後代的經濟責任,即使名牌大學畢業,也很可能對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望而卻步,畢竟大學畢業已經 22 歲,如果研究生畢業都 25 歲瞭,奮鬥不瞭幾年就要面臨結婚買房的現實問題,目測難度太大索性直接放棄。

至於非重點大學的男生反而比女生更有意願去一線城市勇敢闖一闖,可能是因為屌絲逆襲的欲望和改變傢族命運的希望大多都寄托在男生身上,背負瞭這麼大的壓力,往往更願意去一線城市碰碰運氣吧。

相比而言,由於 A 男配 B 女,A 女沒人配得上的邏輯,很多女生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就繼續過自由自在的單身貴族生活,如果年紀慢慢大瞭,積蓄慢慢多瞭,依然沒有合適對象,就在一線郊區買個小房子,一樣自得其樂。

04

請看這張圖

在一線城市中,上海大學生留滬比例高達 70%,比優秀教育資源更集中的北京還要高 10%,說明那些在上海念書的外地大學生,大多喜愛這座城市,願意留下來長期生活。

而成都的本地就業吸引力指數和廣州相當,說明成都在與一線城市爭奪年輕人才的隱形戰場上已露出瞭自己相當鋒利的爪牙。相比而言,南京、武漢、鄭州的留存率比較低,南京是長三角人才定向輸出基地,武漢和鄭州則把本土人才送往全國各地。

下面那個向下的柱子代表大學生去往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比例(對北上廣來說,向下的柱子表示前往其他三座一線城市的大學生比例)。

上海和北京大學畢業後去往其他一線城市的很少,隻有 8% 和 10%,說明大部分離開的大學生都回瞭傢鄉。

廣州的流失率高達 27%,主要是因為隔壁有深圳這頭 " 怪獸 ",和深圳比鄰,原本並不弱的廣州已淪為入門級一線城市。

二線城市中,流失率最低的是成都,其次是杭州,這也是力哥把這兩座城市看成 " 準一線城市 " 的原因之一。與一線城市相比,這兩座城市在吸引人才上都已經具備瞭相當高的競爭力。

相比而言,作為高校資源如此豐富的武漢,居然有 34% 的畢業生都流失去瞭一線,你就能理解為什麼武漢市政府會急於放大招留人才瞭。

最後提醒一句,在選擇城市的問題上,別用逆向思維耍小聰明。想當然以為大學生都愛紮堆的地方競爭激烈,他們不願去的地方我去,可能機會更多。

現實生存壓力面前,沒有誰比誰更傻。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