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萬字十九大報告中,這 41 個字是精髓所在

10-19

文 / 巴九靈

從昨天開始,中國進入瞭十九大時間,小巴的朋友圈早已被十九大刷屏,不少小夥伴一邊工作,一邊看現場直播。

還有網友詳細地統計出瞭現場共計 39 次的掌聲,以及每次掌聲背後的話語。其中,時間最長的一次掌聲持續瞭 15 秒,因為一句:"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除瞭這句萬眾期待的話,在 3 萬多字的報告、3 個多小時的講話中,還有不少直戳人心的話。小巴劃重點摘錄瞭 10 句:

1.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瞭新時代。

3.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4. 中華民族將以更昂揚的姿態屹於世界民族之林。

5.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

6. 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

7.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8.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9. 腐敗分子逃到哪裡,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

10. 中國夢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而以上的經典話語中,"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 " 這 41 個字又是重中之重,也是多年來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變。小巴已經嗅到瞭撲面而來的 2018 年高考題氣息。

雖是幾個字的差異,背後卻是社會、經濟、文化方方面面的大變革,這其中蘊含著什麼樣的深意?我們的生活是否將因此而改變?來聽聽大頭們的分析。

秦朔

秦朔朋友圈創始人

老百姓需求從生存發展型轉向發展享受型

但不平衡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亟待解決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意義的命題。

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份額從 1978 年的 2% 左右提升至 2016 年的 15.5%,經濟已發生深刻變化,其中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提供瞭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

每隔十年大傢的需求就會躍升一次,從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到彩電、冰箱、洗衣機,到空調、電腦、錄像機,到新世紀之後的住房、汽車和銀行卡,再到如今的非物質的服務型需求,涉及教育、醫療、環保、旅遊、健康、娛樂等方方面面。早已不再是簡單的生存型需求,也不隻是發展型需求,而是發展享受型的消費需求。

這就給中國的供給端提出瞭新要求,以往假冒偽劣、粗制濫造、盲目追求低價、產能過剩的供給方式肯定行不通瞭。也就是說,需求端的變化帶來瞭供給端的升級。

與此同時,存在的問題是,目前區域、城鄉、行業、不同所有制等等之間的差異非常大。有的地方不亞於歐洲,有的地方近似非洲。同樣是上市公司,一個加工制造業上市公司董秘的年薪可能為 10-20 萬,而金融、房地產行業相同崗位可能幾百萬,比如萬科董秘的年薪就高達 731 萬元。

再比如,資產性收入增速遠遠高於勞動性收入,1999 年至今,胡潤富豪榜前十位富豪的門檻抬高瞭 100 倍。但對於一個三線城市的裁縫來說,80 年代裁一條褲子六七毛錢,如今八塊十塊,勞動收入增長不過 10 倍多一點。

作為社會主義國傢,中國的發展必須考慮普惠、均衡、共享,如能解決好這個問題,既是對社會主義題中應有之義的實現,也是對世界的貢獻,因為全球都面臨著同樣問題。

宋清輝

經濟學傢

" 新時代 " 是三個半小時演講的精髓所在

要從經濟體制方面大刀闊斧改革、補短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十九大報告的重點,更是重要論斷。

與以往的時代相比,這個新時代已經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若不善加利用先進的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在產業結構發生激烈變化的當下,傳統產業便無法生存下去。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論斷,是三個半小時演講的精髓所在,更是破解當下面臨的發展難題的一把鑰匙。

從 1981 年十一屆六中全會上提出的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 " 的判斷開始,至今已經過去 36 年,現在中國的國情已發生瞭歷史性的巨變。

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也跟著發生瞭轉變,老百姓不但吃得好住得好,而且還有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 " 非物質 " 的迫切需求。從現實生活看,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感知到的變化。

而這個轉變主要來自於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顯著提高。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已經走到瞭世界舞臺的中央,國際社會亦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倍增。

從經濟學角度而言,面對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需要從經濟體制方面大刀闊斧地改革、補短板,讓市場而不是 " 市長 "" 政策傾斜 " 等手段來幹預。

同時,可以預見的是,今後一段時期之內,支撐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積極因素將會不斷增強。假以時日,中國各地異軍突起的 " 新動能 " 亦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支撐。

周天勇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已成制造大國、正邁向制造強國

生產力落後已經不符合現實

過去我們認為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如今關於主要矛盾作出新的論斷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 一方面,我國科技生產力技術進步,裝備生產日益完善,生產力初步成體系,已經成為制造大國,正在邁向制造強國,生產力落後已經不符合現實瞭。

▷另一方面,廣大人民群眾面對的不平衡主要是居民收入不平衡,特別是城鄉收入差距,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收入水平趕不上發展地區的水平;地區之間同樣不平衡,東部發達地區、特大城市的生產力發達收入較高,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地區收入有差距。

整個基本矛盾的變化,要求我們像總書記在報告中講的,要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地區間要協調共同發展。

* 以上摘自周院長接受中國之聲記者采訪的內容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