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賺的多剩的少,30 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10-19

本文系融 360 專欄作者 " 於玖月 " 原創作品,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融 360 官方立場,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以下幾種情況:

月收入不低,但每到發餉日前一周,都是吃土的節奏;

常年信用卡消費,一到對賬日就懷疑信用卡被盜刷;

知道有退休工資一說,卻從沒有為養老做過打算;

隻抱怨物價上漲,但從來不當回事;

對理財、基金和股票嗤之以鼻;

……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無法逃避三項資金準備:住房首付金、孩子教育金養老生活金。其中的養老生活金既要包括雙方父母的日常開銷和求醫問藥,還要負擔夫妻二人的退休生活。

《30 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裡的主人公錢小俊,作為一傢大公司的主管,在市區有一處房產,剛剛購入一輛大排量轎車,傢庭年收入差不多 40 萬,本該是人人羨慕的對象,但卻一直有一個苦惱。每月償還完信用卡和車房貸款後,看看銀行卡裡為數不多的餘額,他總是想 " 這麼多錢都跑哪裡去瞭?"

如果錢小俊想要改變目前 " 賺瞭那麼多錢,卻沒有餘錢的 " 的現實狀況,應該做些什麼改變呢?三位渣打銀行的財富管理師,在《30 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一書中,給出瞭適合所有人的四點建議。

1

確定目標資金

對於理財而言,如果能知道我們的一生需要多少目標資金,我們就可以對接下來的人生進行合理規劃。但是在計算的過程中,總是被突如其來的狀況打亂節奏,慢慢地也就放棄瞭。所以,不妨從一個小小的願望入手,比如去一次馬爾代夫,買一臺單反相機,或是年底給爸媽多一點的零花錢。

從小目標入手,慢慢向大的目標遞進,比如準備房子的首付金,再比如為離職後生活準備的備用金,等等。也可以是幾個目標同時進行,像我目前就是在積累離職備用金和理財金兩項。

2

檢查資產和負債情況

制定資產負債表。這裡以錢小俊為例:

最終的凈資產額為 123 萬元。如果減去結婚時父母贊助的 60 萬購房首付,和結婚前夫妻雙方的儲蓄 18 萬。結婚 7 年來,他們傢庭的資產凈增值僅為 45 萬元,分攤到每個月僅為 5300 元。

乍一看每月 5300 元不是一個小數目,但與他們傢庭月收入之和 35000 元相比,這個數字就有些差強人意。

我們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估算當前的凈資產,制定簡易的財務報表,按季度或半年做一次更新和完善。

我有個朋友是做外貿生意的,前陣子去山東回訪 VIP 客戶。這個客戶平時都是在固定的酒店招待外地來的客人,統一記賬按月結算。當天一行人吃完飯,客戶喝的醉醺醺的往外走,讓經理把結算的總金額報上來,他一並帶回去給會計。當他看到消費金額時,直接跟經理說,這個數不對,你們重新核算下吧,然後搖搖晃晃的走瞭。第二天,經理親自帶著流水單過來道歉,原來真的是飯店把賬目算錯瞭。

有錢人雖然資產很多,但對每項資產卻十分有數,而且對數字也有超高的敏感度。

3

提高儲蓄額度

首先,節流。

瞭解每個月的收入和支出情況,並控制和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謹慎使用信用卡消費。

其次,開源。

提高年薪、保持穩健的投資、發展一項副業,等等,都是有效的途徑。

4

投資自己

當今是個全球化競爭的時代,在這種環境下,將個人命運完全托付於所屬單位是非常危險的。

做瞭幾年的總監,明明可以更上一步,卻因為英語不好被拒之門外;專業能力一流,卻因為演講能力差無法走上講臺 ……

我們要持續不斷地培養實力,具備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讓自己成為從屬行業中受外界肯定的專傢。有兩句話我特別喜歡,而且也正努力讓它們成為我的標簽:

把專業當武器。

準確就是最好的防禦。

在本書的最後,三位渣打銀行的財富管理師給出十點建議:

1. 努力提高工作收入,因為這是財富夢想的基礎。

2. 20 多歲的年輕人必須牢記一點,亂花錢是一個可怕的陷阱,一旦墜入其中,就很難逃脫,務必將每月信用卡債務控制在稅後收入的 20% 之內。

3. 掌控自己的虛榮和欲望,是人生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4. 補足自己缺失的三個辦法,提高儲蓄能力、將不能產生利潤且會產生費用的資產處理掉,以及提高收益率。

5. 不要過分追求資產的規模,經常檢查凈資產情況。

6. 讓收益率遠超物價上漲率。

7. 加強對閑置資金的管理。

8. 視 " 變化 " 為常態,時刻做好準備。

9. 每年制作一次財務狀況表。

10. 保持健康,享受人生。

我那位做外貿的朋友,曾經總結過有錢人的兩大特征。一是接受新事物能力快,二是學習能力強。他們總是很容易適應時代的變化,對自己的工作也有足夠的熱忱,在對自身的潛能開發上也優於普通人。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機會,但因為能力不同,有的人能夠抓住機會,有的人卻看不到它,也有的人因為沒有做好準備,結果錯失瞭機會!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