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底是什麼呢?人們總是不斷地發出這樣的疑問。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們對幸福的定義也越來越模糊,當基本的生存問題解決瞭的時候,充足的食物和舒適的住所就顯得微不足道,新欲望和新需求就會立即出現,提高生活品質仿佛是一件永遠沒有盡頭的苦役。
我們總以為,有錢、有名、俊俏美麗的人一定過得很充實很幸福。然而當真得到瞭更多的財富與權力時,我們卻發現,生活並不如想象中愜意,因為我們早已把所有的心力放在新的目標上,也因此無法享受當下知足的快樂。
實際上,幸福取決於人控制意識的能力。
幸福就是內心的井然有序
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更喜歡看當地的人文景觀。今年有機會去瞭趟廣西邊遠的山區,沿著崎嶇的山路向上走,碰到很多背著重重竹簍的老婦人疾步如飛擦肩而過。
這些老人年齡差不多在 70 歲上下,身材瘦弱,佝僂著背,但行動非常輕盈敏捷,即便是坡度極陡的地方,她們也能毫不猶豫地輕松爬上去。
我很好奇,好奇的不是這些老人們身姿矯健,而是她們這麼大的年齡,早該在傢裡頤養天年含飴弄孫,為什麼要每天這樣忙碌的勞作?
經過一番詢問,得知這一帶的居民普遍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忙碌的生活,年輕人大多離開山裡去大城市務工。所以村裡幾乎都是老人。
途中路過一間小茶館,我跟幾個朋友進去歇歇腳。主人是一位 76 歲高齡的老人,她的丈夫已經過世,她每天清晨 5 點鐘起床,為路過的客人們煮好多份早餐,然後徒步去山上割草喂牲口,白天她還會去自己的菜園伺弄菜地。
不忙的時候,老人會手工編織一些工藝品,賣給喜歡的遊客。老人穿著自制的粗佈衣服,滿臉溝壑般的皺紋,皮膚黝黑粗糙,表情始終平靜而祥和。
我問她,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是什麼?她回答," 割草啊,種菜啊,喂雞喂鴨… " 事實上,她的樂趣完全在她一輩子賴以生存的工作上。
她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偶爾也會看電視,但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對她毫無吸引力,即使每天的工作很忙,但她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既滿足又平靜。
財富、地位、權力是現代文明最重視的幸福象征。也許很多人會覺得一個年過古稀的老人一輩子在這幽閉的大山裡,過著清苦勞碌的生活,實在與我們所定義的幸福無緣。而實際上,這位老人過得很有樂趣,也許生活狀態比我們很多人都幸福。
何為流動的最優體驗?
人類的意識系統需要秩序,當意識系統無序的時候,人們會焦慮、煩躁、痛苦、悲哀,而當意識系統有序運轉時,你會體驗到內心中平靜,如同一股洪流在心中湧動,很強烈的自我滿足感和喜悅,這就是幸福的真諦。
著名的心流之父、心理學傢米哈裡教授,投入 25 年的時間研究發現,隻有學會掌控心靈的人,才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具備瞭這種能力,也就相當於接近幸福的境界瞭。
很多宗教信徒、瑜伽行者借由禪修冥想,控制自己的意志,達到內在平靜無我的境地,從而獲得巨大的幸福感。
這就是米哈裡教授《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中說的心流狀態(英文是 flow),也叫最優體驗狀態。
▲ 本文摘自《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 中信出版社 2017 年 11 月出版
心流是什麼?流動的最優體驗又是什麼?
1. 導致內心無序的精神熵
" 熵 " 是熱力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系統越混亂,熵值就會越高,反之,系統內部越有規律,熵值就會越低。
米哈裡教授借鑒上述思想,在書中解釋心流時,提出瞭 " 精神熵 " 的概念,他認為,資訊對人們意識中的目標和結構的威脅,將導致內心失去秩序,這就是 " 精神熵 "。隻有降低 " 精神熵 ",創造出意識的新秩序,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幸福感。
2. 享樂無法創造出意識中的新秩序
在談到改善生活體驗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把追求享樂,作為高品質生活的標準。
無論是到商場瘋狂血拼昂貴的商品,還是到世界各地旅遊,品嘗各種珍饈美味,抑或 " 葛優躺 " 在傢裡柔軟的沙發中看美劇韓劇肥皂劇,靜靜地消磨一晚上的時光;或者更有甚者靠酒精或毒品刺激神經中樞,體驗生理的快感……
然而享樂本身並不能帶來幸福感,它雖然有助於維持意識的秩序,令你的身心產生片刻的愉悅,但這種愉悅稍縱即逝,享樂過後,空虛和無聊感會在內心不斷湧現,讓你倍感失落。
這是因為享樂無須耗費精神能量,不能帶動自我成長,因而不能獲得成就感,也無法在意識中創造新秩序。
3. 控制註意力
註意力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能量,也是整合意識失序的有效工具。
控制意識最明顯的指標就是能隨心所欲地集中註意力,當所有的註意力都集中在當前的任務時,那些與任務無關的念頭就會被完全屏蔽。
你的大腦高速運轉,所有的念頭都被有序地組織起來,你不用刻意地去控制這個過程,但一切盡在你的掌控之中,這就是最優體驗。
體驗過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樂是嚴格的自律,集中註意力換來的。
4. 最優體驗
心流體驗會激發一個人的自我成長。
如米哈裡教授在書中引用一位攀巖者的自述:
" 越來越完美的自我控制,產生一種痛快的感覺,你不斷的逼身體,發揮所有的極限,直到全身隱隱作痛,然後你會滿懷敬畏地回顧自我,回顧你所做的一切,那種佩服的感覺簡直無法形容,它帶給你一種狂喜,一種自我滿足,隻要在這種戰役中戰勝過自己,人生,其他戰場上的挑戰也就變得容易多瞭。"
在本文開篇,我提到瞭在桂林山區遇到的老婦人,她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是一種自發進入心流的狀態。
然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可能隻是在某一時刻某一領域體驗過心流,其餘的時間裡,我們還處在心靈混沌的狀態。
米哈裡教授的這本書給我最大啟發的是:普通人怎樣利用心流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把每一個微小的層面,打造出心流的體驗,把苦難轉化成契機,享受當下的幸福感,化整個生命為統一的心流體驗。
怎樣打造生命中永動的幸福流?
那究竟如何獲得心流體驗呢?這裡有 4 個建議。
1. 思考人生的意義
忙忙碌碌的人生中,我們似乎一直都在努力趕路,按照約定俗成的軌道,重復習慣的生活方式。很少有人停下來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何在?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越來越多的成功人士,在功成名就的時候,發出感慨:" 我有成功的事業,但跟我的傢庭比起來,事業實在無足輕重。" 李嘉誠也曾說過,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瞭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而關於健康與工作的討論也漸漸成為人們關註話題。
確立人生的意義,即找到瞭足夠凝聚精力的目標,找到瞭人生的方向,這是實現心流的首要過程。
2. 精神能量的全情投入
自我控制意識的能力是一種神奇的能力,當你能夠從建立意識的秩序開始,控制自己的感覺與思想,你會發現心靈會獲得無以倫比的自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覺知的能力。
控制註意力在專註的方向上,把目標與註意力緊緊結合在一起,在有外在因素幹擾的時候,能夠保證註意力不被轉移,從而減少精神能量的消耗。
3." 自成目標 "
米哈裡教授提到 " 自成目標 " 的概念是指,目標是做你喜歡做的事,而非做這件事情的報酬。
人生要的不是最後重點的結果,而是點點滴滴的成長過程。成長也不是為瞭達到目標的手段,而成長本身才是我們的目的。
" 自成目標 " 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你的人生體驗到由被動變為主動,無聊變為樂趣,無力感變成控制感,生命的意義不在受制於未來的報酬。
4. 建立心靈的秩序
當你確立瞭人生的方向時,各式各樣的的活動都能匯聚成統一的心流體驗,意識就呈現出一片祥和。
不論做什麼,遭遇什麼,你都不會把精力浪費在恐懼、痛苦、焦慮之上。內心的力量與平靜就是內在井然有序的最佳表現。
如米哈裡書中所述:
" 意識井然有序的人不需要害怕出乎意料的事,甚至也不懼怕死亡,活著每一刻都有富饒的意義,大多數時候也都樂趣無窮。"
作者:臨界冰(簡書簽約作者,微信公眾號 " 臨界冰 ")
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我們希望尋找這樣的你:
1. 有成色。有健康、善良、樂觀的價值觀。
2. 有分量。企業規模位居行業前列,在所在區域有一定影響力。
3. 愛學習。這裡隻有可能是該領域最高水平的課程、老師和同學,別無其他。
點擊 " 閱讀原文 ",瞭解 " 商界新領袖特訓營 " 詳情。限額 30 位,非誠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