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被焦慮推著去投資?

10-24

文 / 林克

幾年前,有個文青朋友因為經不住他媽媽日復一日的嘮叨,買瞭房子,做瞭房奴。結果不多久就趕上瞭一波大漲,現在大概翻瞭兩倍多,賺到瞭他工作 20 年都未必掙得到的錢。

這個故事傳出去後,很多人慕名前去向阿姨請教投資的訣竅,阿姨回答:我不懂什麼投資,就是覺得不買房子就虧瞭。

我們的投資,源於焦慮和恐懼

如今我們很多人的投資,其實都不是出於理性的分析或者升值的欲望,而是出於焦慮和恐懼。不是想變富,而是怕變窮。買房也好,炒股也好,很大動機都是在給錢找個安全的地方。

最主要原因還是經濟環境:眼看著不斷上漲的物價和很低的實質利率,對財富再不敏感的人,也都會去正視變窮的風險。

你說這是普羅大眾膽兒太小,但精英階層膽兒就肥瞭嗎?不,已經得到的,更焦慮失去。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財富自由的門檻越來越高。

2000 萬財產算不算財富自由瞭?你去問在上海市區有兩套普通住宅的人,他百分之百會覺得你在說笑。但按照瑞信的統計數據,隻要他這兩套房子沒有貸款,他就是全球財富排行榜上最頂尖的那 1%。

窮人害怕自己一無所有;

有點錢的害怕自己失去這點錢;

再有錢的看著更有錢的覺得自己還是很窮;

更有錢的又害怕自己的錢有一天出現變故;

……

我們是目前世界上表現最好的經濟體,又沒有戰爭和災害的風險,但是卻出現瞭這種大多數階層都擔心自己窮的現象,你說我們有多擔心財產的安全?

恐懼的陰影,導致瞭我們不會花錢

我們曾經成為世界上最愛存錢和存款最多的族群,人均掌有 40000 元人民幣的巨款,抵得上 6 個半美國人的賬戶總和——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對貧窮的恐懼。

當一部分人群擺脫這種恐懼之後,便會進行消費反彈,過去的恐懼越嚴重,反彈也就越激烈,激烈到能夠震驚全世界。起碼,震驚瞭日本,日本人甚至為形容中國人的購買力,創造瞭一個新名詞:" 爆買い"。

就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一個中國旅行團僅用 15 分鐘時間,就買空瞭加拿大一傢購物中心兩個名牌羽絨服的所有庫存。

更神奇的是,這並不是一個購物團,沒有任何消費環節,是團員們自發要來購物,甚至有人說跟導遊說:" 遊玩的時間可以壓縮,不要耽誤瞭大傢購物!"

但多數情況下,這樣的爆買都是不健康的消費或投資。

根據麥肯錫的調查,在去年,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過 5000 億元人民幣,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奢侈品被中國人買瞭,但我們的 GDP 隻有美國的 1/2,而人均 GDP 更是隻有美國的 1/8 ——沒錢花的時候不敢花,有錢花的時候開始瞎花,這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

過去的短缺越嚴重,與現在的反差越大,炫耀性消費的心理收獲就越大。當然,這也不是中國人獨有,在眾多的新興經濟體裡都有這種現象,比如這位印度富豪就給自己做瞭件純金的襯衫。

有人會嘲笑他品味低、窮顯擺,但是內心深處,很多人並不討厭這件 " 黃金聖衣 ",我們隻是討厭它並沒有穿在我們自己身上。

會花錢的有錢人是怎麼花錢的?

" 黃金聖衣 " 能夠滿足富豪的炫耀需求,但並不是所有的有錢人都喜歡這樣的炫耀。

讓我們來看看 " 真 · 有錢人 " 的極端典型——李嘉誠傢族。

李澤楷的座駕是開瞭 11 年的奧迪 A6,在這之前是更廉價的豐田佳美;而哥哥李澤鉅幹脆就沒車,都是借爸爸的車來開——真 · 有錢人炫耀的都是自己的事業和成就,而不是豪車或者衣服。

會花錢的有錢人除瞭有更理性的消費觀,他們還有更理性的投資觀。

▷ 比如說更註重投資教育:

根據普林斯頓大學的一項調查,在過去 20 年間,全美前 1% 富人對教育的投資增長瞭 3.5 倍。而中產階級的投入則基本沒變。

▷ 再比如說,更願意把時間投資在健康上:

王健林再忙都要抽 45 分鐘跑步;庫克早上 4 點半就會出現在健身房;村上春樹已經堅持跑瞭 30 多年,60 多歲還能跑馬拉松,心疼他?還是心疼年紀輕輕就經常熬夜的自己吧。

投資觀念如此成熟的有錢人,自然不會執著於身外物,相反,他們還會用大量財富去回饋社會。這在西方甚至已形成傳統,但中國才剛剛上路:中國是全世界產生十億美元富豪第二多的國傢,僅次於美國,但是中國人的慈善捐款隻有歐美的 4%。

那件黃金襯衫,其實也穿在很多中國人的心裡。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