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市自曝 GDP 註水 下一個會是誰?

01-18

◎作者 | 加倉嘉措

◎來源 | 明天資本 已獲授權

01

繼遼寧、內蒙古後,第三個省級單位開始瞭大規模的 GDP" 擠水分 " 行動。

上周四,天津濱海新區在更改統計口徑、將註冊改為在地之後,2016 年萬億生產總值調整為 6654 億 —— GDP 減少瞭 3300 億,縮水近三分之一。

2018 年 1 月 3 日,內蒙古鼓起勇氣承認財政和經濟數據大幅造假。經審計部門核算後,內蒙古核減 2016 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2900 億元,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 40% —— 這相當於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當年的 GDP 總量。去年,遼寧曝出 2016 年 GDP 虛報 23%。

本月初,新華社剛剛公佈瞭我國 2016 年 GDP 最終核實為 743585 億元,同比增長瞭 6.7% —— 現在內蒙核減 2900 億,天津核減 3300 億,就隻剩下 737385 億瞭(遼寧自曝得早,所以假設已經剔除) —— 相當於 2016 年 GDP 總量縮水 0.83%。

縮水之後,2016 年 GDP 同比增速還有 6.7% 嗎?

天津濱海新區是第三個自曝 GDP 註水的,但筆者相信絕不是最後一個。各省 GDP 之和總是高於全國的 GDP,已經持續幾十年瞭。

事實上,去年 6 月中央巡視組向吉林和內蒙古等省份反饋巡視 " 回頭看 " 的情況顯示,吉林 " 有的地方、企業經濟數據造假 ",內蒙古 " 有的地方經濟數據造假 "。這是繼遼寧之後,中國官方今年第二次披露類似問題。此外,審計署也披露吉林等 4 個省份的 10 個市縣(區)存在虛增財政收入問題。

被曝 6 個月之後,內蒙古承認財政和經濟數據大幅造假。但吉林還沒有回應。

作為同時被中央巡視組和審計署點名的唯一的一個省,吉林會不會是自曝傢醜、下一個承認 GDP 註水的?

02

GDP 數據註水 —— 各省 GDP 之和總是高於全國的 GDP,已經持續幾十年,為什麼現在才曝出?

核心原因有三:

1、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營改增之後純地稅變成瞭中央、地方共享稅,虛報數據得自己往裡面貼錢。當然,貼錢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地方政府可以加杠桿舉債,之前也一直是這麼幹的(這裡面包含的風險,不敢細想)。

可是剛結束不久的中央經濟會議已經把去杠桿列為 2018 年三大任務之首,這條路已經走不通瞭,而且面臨著 " 揭蓋子 " 的風險。不但如此,財政部還決定不對地方債務兜底。經濟下行期,中央疲於奔命的 " 擦屁股 ",地方也想通瞭:不如放棄短期利益。

2、不單單是遼寧、內蒙古、天津濱海新區,事實上,以 " 制造業 + 基建 " 為核心增長動能的整個北方經濟,都面臨著增長模式轉型的問題。面對超低速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整體經濟態勢,系統性的數據造假已經越來越難。兩害相權,倒不如承認數據造假自砍 30%,可以為未來的增長打開空間。

3、未來 GDP 等各種經濟數據統計將完全易手中央。地方政府基於政績需要,有虛報數據的動機;但中央統計經濟數據,則是為瞭獲取一手信息以便於經濟決策,所以對數據有求真求實的訴求。這也是各省 GDP 之和總是高於全國的 GDP,已經持續幾十年的重要原因。未來交由中央統計各項數據,如果數據為假,紙是包不住火的,倒不如提早自曝。

事實上,整個北方(不算西北) —— 包括東三省(黑、吉、遼)+ 內蒙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 —— 這 10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已經有三個省(遼寧、內蒙古、天津)自曝有數據虛高,一個省(吉林)被中央巡視組和審計署同時點名 " 有的地方、企業經濟數據造假 "。

同樣受制於資源價格不振的黑龍江,最近網上負面頻發,被黑成瞭翔。可以想象,東三省中經濟最弱的一環,數據虛高的可能性亦不小。再考慮到東北整體經濟大環境,堪憂 ……

換句話說," 東三省 + 內蒙古 " 中,遼寧和內蒙古已經承認數據存在問題,吉林被中央巡視組質疑、也有重點嫌疑,包圍期間的黑龍江很難不讓人懷疑。

同樣備受 " 資源詛咒 " 的山西,之前經歷瞭 " 政治塌方 "(令傢),疊加煤炭價格大幅下跌(最近一年應該緩過來不少),政經均有痼疾。

而河北則遭到環保新政影響,同樣不樂觀。

就隻剩下北京,山東(全國 GDP 總量第三),以及河南(全國 GDP 總量第五)瞭。而山東、河南,也存在以上其他省市所存在的問題,隻是輕重程度不同。所以是否存在數據造假,也很難說。

事實上,最近我已經看到有分析認為,山東 GDP 數據造假是大概率事件,自揭蓋子隻是早晚的事情 —— 而山東經濟數據存在造假的可能性,早在人事變動上就有征兆:山東現任省委書記 LJY,在審計署幹瞭三十幾年,然後被從審計署審計長、黨組書記的位置直接空降到山東一把手。

你說上峰安排一個審計署審計長過去,是什麼用意?

河南目前還沒有質疑和實錘證明經濟數據造假,但你說河南就是 " 出淤泥而不染 " 的白蓮花,我斷然不信。

整個北方,可能真正讓人放心的就隻有北京瞭。

換句話說,除掉北京之外的、整個北方的經濟數據,都可能會在 2018 年 " 洗個大澡 "。

03

未來會怎樣?

北方大部分地區,增長動能在 " 制造業 + 基建 ",尤其基建 —— 基建的背後是錢,是負債,更是金融風險和經濟風險。

縣縣通通高速公路,市市通高鐵,棚改,地下廊管,海綿城市 …… 之後還會有什麼?

存在問題省份其實具備某些共性:

首先,這些省份大都經歷過經濟高速增長期,但近年來由於經濟增長動能切換,顯得後勁不足,經濟增速紛紛回落,給出的 GDP 增速目標也一降再降;

其次,這些省份經濟發展過於依賴投資。而投資拉動經濟面臨資金來源的問題,因此這些地方政府舉債規模普遍偏高。

在金融去杠桿的政策基調下,在中央不再為地方債務兜底的情況下,拿什麼去支撐?

最近有一段視頻在網上熱傳,內容是河北省唐山市撤銷瞭周邊所有的路橋收費站,遭到瞭收費站工作人員的反對。裁撤收費站當然是好事,但背後也是唐山財政資金困境的映射。

經濟增速縮水的背後是財政縮水,財政縮水一定會導致裁撤、分流冗員,這是基本邏輯。而裁撤分流人員,就總會有一部分群體要讓利。放在全國范圍來看,這是歷史必然中的小浪花;但放在個體身上,可能就是悲劇。

有位大姐在反對裁撤收費站的時候說,我把青春都獻給瞭收費站,而且已經 36 歲瞭,不會幹別的,隻會收費。

這也是北方經濟不振的一個縮影,太多 " 寄生蟲 " 瞭。

把東北當成整個中國北方的縮影來看待。東北的毛病,整個北方都有,隻是程度輕重的問題。而東北問題不解決,整個北方、甚至中國的問題就無法解決。

雄安就是破局之作,雖然成功與否還待觀察,但至少去嘗試瞭。但是,所謂 " 理直氣壯的做大做強國企 " 存商榷:比如東北的國企,要做大做強、反而是害瞭這個地方,整個北方地區皆如此。

扯得有點遠瞭。

回到這個話題上來,下一個自曝傢醜的是誰?

我會把同時被中央巡視組和審計署點名的吉林,列為首要嫌疑犯。說實話,除掉北京的整個北方地區都有嫌疑,但如果北方第一經濟重鎮的山東曝出 GDP 數據造假,會是一個大冷門。

回過頭來說,把問題暴露出來,把經濟增速夯實,把 " 隻會收費的寄生蟲們 " 裁撤掉,於國於民都是一件好事。敢於主動暴露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敢於正視以及解決問題,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