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關鍵問題,千萬不要問錯瞭人

08-05

▍橙子君說

小時候,每次考完試我們都喜歡和同學聚在一起對答案;長大瞭,每次遇到問題、面臨選擇時,我們也會希望得到別人的建議。然而,人生不像考試那樣簡單,不是選 A 或選 B 就能簡單搞定的。

因此,不管是向別人尋求建議,還是給別人提供經驗,都不能太過隨便,而是要找準真正的良師益友。

今天,橙子君挑選瞭一篇舊文,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尋求 / 提供建議時的一些 tips。

文丨楊奇函

公眾號:負負禪師(ID:fufuchanshi)

蔡康永一次談到很多年輕人把 " 成名要趁早 " 當座右銘。他吃驚地說:" 張愛玲的人生很棒嗎?如果你想寫小說,我完全認同你去學習她為什麼能寫那麼好。可是張愛玲對人生的建議?拜托,張愛玲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亂七八糟。"

兩個月前高考填報志願期間,某孩跟我說想學工程物理,但是他二叔告訴他這專業畢業生都是到荒無人煙的地方工作一輩子,於是他打算報別的志願。我問:" 你二叔哪裡畢業在哪工作?" 他說:" 就是老傢瓦匠。" 我無語。

以前中關村美嘉影院門口有一哥們,天天堅持給大傢講兩小時成功學。有次我跟朋友路過看一幫人圍著他坐瞭一圈,於是崩潰地問:" 這幫聽的人是不是閑的?" 朋友說:" 別五十步笑百步,你就說咱倆聽過多少沒有任何成功經驗的人高談闊論講如何成功?"

經常向失敗者咨詢如何成功,是我們的人生諸多悲劇的助力之一。

在缺乏明確成功榜樣的人生各階段,一切具有年齡和資歷優勢的人,往往容易成為缺乏批判性思維訓練的我們的指南針和方向盤。我們常常在某些人生方面有困惑或麻煩的時候,饑不擇食地聆聽和吸取盡可能多的意見。

然而,我們咨詢來的意見都靠譜嗎?仔細想想,我們諸多決策依據,有多少是最主要依靠此方面的佼佼者的意見為參考的?

沒有上過大學的親戚指導我們高考報志願;

沒有出過國的兒時玩伴給我們講為什麼國外的月亮更圓;

沒有過投行或者 PE 工作經驗的學姐給我們吐槽金融工作不生產價值;

不曾在核心學術期刊發表過 paper 的師兄指點你如何規劃學術生涯;

資深單身狗給你暢談追女孩心得體會 ;

……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回顧人生的很多十字路口,對我們施加重大影響的人,可能在那個方面也並無所成。

" 盲人騎瞎馬,老牛拉破車 ",往往是我們人生很多時候的真實寫照。

面對人生很多方面,我們的腦子本來已經是一團漿糊,而我們卻不加考證,不加區分,在沒有明確的判定標準和篩選機制的情況下,盲目相信一些沒有也許沒有意義的意見:

學渣前輩可能會向你斷言 GPA 毫無用處,然後我們便可能傾向於荒廢學業;

資深單身狗前輩會告訴你多參加社團活動就會有妹子,然後我們便可能做一個妹子們都看不上的 " 交際花 ";

婚姻悲劇的長輩告訴你不要相信愛情,然後我們便可能面對愛情畏首畏尾;

職場 loser 反復提示你不要太努力,然後我們便可能熱衷小聰明,淪為水貨,得過且過;

……

結果就是,個別沒有過成功婚戀生活的人指點著我們的婚姻,個別沒有過職場成績的人指點著我們的業務,個別沒有過企業知識或經驗的人指點著我們的創業等等。總之,眾多沒有成功過的人指點著我們等待成功的人生。

更好玩的是,就像很多人以不靠譜的姿態和狀態指點著我們那樣,我們常常以更不靠譜的姿態和狀態指點著別人。

我們很多時候也會積極主動地到人傢面前談人生談方向,迫不及待的用我們人生閱歷的殘羹冷炙指點著朝氣蓬勃的小鮮肉。

我們的窘迫的過去、平凡的現在和未知的未來並沒有影響我們對別人的人生語重心長,捶胸頓足,指指點點,吆五喝六。

其實給意見本身也沒多大問題,有問題的是這樣的給意見方式:

第一,有時候我們 " 太主動 " 瞭。經常在不瞭解對方具體情況下,主動到別人的留言板,朋友圈甚至本人面前,指點別人該怎麼做。

第二,有時候我們 " 太圓滿 " 瞭。經常在不確定自己是否是成功案例的情況下,敢於把話說滿,信誓旦旦,一種 " 信我必勝 " 的狀態,卻很少向對方提及我們自身的局限。

有人吐槽郭德綱 " 不聽取意見 "。郭德綱笑:" 該聽的意見都聽,但是一場相聲沒說過的人教我說相聲,我能聽嗎?" 老郭還補充:" 我可從來不敢上趕著告訴工人怎麼做工。"

——給意見者和被給意見者的本分關系,大約本該似老郭這般。

有一位我和周邊朋友們認為非常成功的師長在 " 請教和被請教 " 方面分享給過我們一些心得。分享如下,僅供參考。

當我們請教別人意見的時候,我們一般隻向兩類人請教:

要麼,是在我們需要意見的方面,在我們現在的年紀,取得瞭讓我們滿意的成就的人;

要麼,是在我們需要意見的方面,如果我們到瞭對方的年紀,擁有著對方在這方面的成就,我們會感到滿意的人。

而當別人請教我們意見的時候,我們一般恪守兩個原則:

一個是 " 不主動 " 原則,即堅決不主動到別人面前耳提面命,誇誇其談各種人生經驗;

另一個是 " 不敢當 " 原則,即堅決在別人主動向我們請教某方面經驗的時候,在事實求是的基礎上,強調一下自身的種種局限。

總之,現實太骨感,精力很有限,問道分先後,取材有層次。

如果你想 " 成功 ",就問你的榜樣,問你想成為的人。隔壁王大爺的意見,還是聽聽就算瞭吧。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