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中國的首富最近都在變,12 張圖帶你看

08-04

上周,全球首富和中國首富都發生瞭變化。

又有人把蓋茨從世界首富的位置上擠下去瞭,盡管隻發生瞭四小時。

7 月 27 日,亞馬遜 CEO 傑夫 · 貝索斯身價達到 906 億美元,短暫超越他的西雅圖億萬富豪鄰居比爾 · 蓋茨的 900 億美元身傢。

當天晚些時候,亞馬遜股價小幅下挫,蓋茨重新占據瞭榜首。

貝索斯接近九成的財富都來自於所持有的亞馬遜股票。得益於今年以來該亞馬遜股價上漲 40%,貝索斯的財富增長瞭數百億美元。

隨著亞馬遜股票的波動,這種輪換可能還會持續下去。目前,蓋茨與貝索斯之間的財富差距拉大到 60 億美元。亞馬遜現在股價是 996 美元,它再漲 10%,貝索斯才能重新成為全球首富。

相比之下,蓋茨的財富增減跟股價波動關系小得多。他 900 多億美元中隻有約 140 億美元來自微軟股票的價值,他已經將持股比例從 45% 減少到 2.5%。他更多的財富來自另外設立的私人投資基金 Casada。

全球首富交替變更的同時,中國富豪榜也起瞭變化。恒大地產上周發佈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將超過 213 億港元,為去年同期的 3 倍,公司股價由此兩天漲瞭 31%,許傢印也因此以 316 億美元身價超越王健林成為中國地產首富,總排名位列馬雲和馬化騰之後。

今年以來,恒大股價累計漲幅已超過 340%,是漲幅最高的港股之一。

未來怎樣就不好說瞭。王健林年初還是中國首富,身價 330 億美元。6 月隻是因為有消息說證監會要求銀行調查萬達海外收購,從銀行到普通投資人都在拋售萬達債券和股份。

過去三十年,一共隻有過 7 位世界首富

《福佈斯》從 1987 年開始對全球富豪進行排名。三十年間,包括蓋茨和貝索斯在內,全球共誕生過 7 位首富。

兩位日本地產富豪堤義明和森泰吉郎輪番占據 1987-1994 的首富榜。靠日本 1980 年代超低利率,日本商人投資本國和海外房地產、金融,積聚大量財富。

蓋茨是 1995 年當上首富的,當時他擁有 129 億美元資產,按今天匯率計算是 208 億美元,能排全球第 37 名。從那之後,蓋茨在 22 年裡當瞭 18 年首富。

他財富峰值出現在 1999 年、達到 900 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 1325 億美元。

一天要喝五罐可樂的巴菲特跟蓋茨是好朋友。2008 年,巴菲特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大漲,使巴菲特資產達到約 620 億美元。當時又趕上微軟下滑,巴菲特一時超過蓋茨成為新首富。

之後金融危機爆發,巴菲特財富縮水,交出首富寶座。

墨西哥人卡洛斯 · 斯利姆控制著拉丁美洲最大移動電話公司 America Movil。他在 2010 年頭幾個月裡快速躥升為全球首富、並保持到 2013 年。

由於一項墨西哥憲法修正案可能導致斯利姆的電信王國被分拆,他的財富在 2013 年年底嚴重縮水。被當時隻落後他 5 億美元的蓋茨,在 2014 年超越。

西班牙時尚快消品牌 Zara 的創始人阿曼西奧 · 奧爾特加 2015 年超過蓋茨、當瞭兩天首富。他在 1963 年開瞭一傢制衣廠、1975 年開瞭第一傢 Zara 店,用瞭 52 年成為世界首富。今天他身價仍高達 837 億美元,僅次於蓋茨和貝索斯。

蓋茨是在位時間最長的首富,他推動瞭個人電腦的普及,讓它成為現代企業運作的基礎設施

1970 年代,主流計算機還是難以搬運的龐然大物,軟件是從屬於硬件的一個存在,並沒有專門的軟件公司。

個人電腦的誕生改變瞭這一切。喬佈斯跟沃茲倒騰出的蘋果 II 型電腦,幫助公司的銷售額從 1977 年的 270 萬美元,激增到 1980 年的 2 億美元。到瞭 1981 年,蘋果已經控制瞭價值 22 億美元的全球 PC 市場 23% 的份額。

微軟成立於那個年代,是第一個隻做軟件的公司。

1982 年以後,IBM PC 以及其他克隆它 PC 架構的產品開始搶占個人電腦市場份額。

PC 硬件架構統一瞭,各傢廠商生產統一標準的硬件,相應的也需要可以運行在上面的軟件。

原本做 BASIC 等軟件的微軟開始做操作系統。蓋茨 5 萬美元買來 MS-DOS 操作系統,幫助微軟成為 IBM PC 的標準軟件平臺。

微軟在這一年上市。持有公司 45% 股份的蓋茨身價達到 3.5 億美元。

美國勞動統計局於 1986 年撰文稱:過去 25 年間,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制造業是美國最具活力、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新增從業者平均每年增長 6%,職位增長速度幾乎是整個制造業的 10 倍還要快。個人電腦銷量在短短五年從兩位數突破至 1986 年的 500 萬臺。

而伴隨 Windows 在 1990 年代的普及,微軟建立瞭一個長達 20 年的高效率生意:從 PC 廠商們賣出的每一臺電腦抽取 Windows 版稅。在這個模式之下,微軟不需要直接向個人用戶兜售電腦,隻需保持一個規模相對不大的銷售團隊,把註意力都放在大客戶的軟件生意上面。

最後個人電腦越來越便宜、買的人越來越多,PC 廠商利潤微薄。但微軟維持著自己的高利潤。

當個人電腦出現時,蓋茨意識到軟件和操作系統的重要性,通過統一的操作系統,推動個人電腦成為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

首富們大多都趕上瞭一個大機遇

日本地產傢堤義明過去三十年裡當過 6 年首富,僅次於蓋茨。另一位日本地產商森泰吉郎當過兩年首富。他們財富的積累跟 1980-1990 年代日本主推低利率政策、資本湧入證券和房地產,推升地產價格直接相關。

日本資產價格泡沫。在 1988-1991 年間達到頂點。圖 /wsj

日本 20-50 歲置業人群數量在 1986 年達到近 6000 萬人,占總人口 1/2,他們都是潛在的購房人群。日本房價在 1985-1989 年間漲瞭近 3 倍。

2001 年,中島義彥在離東京市中心 1 小時 20 分鐘的郊區,貸款近 40 萬元(幾乎等於房屋總價)買入一棟 4 居室的房子。那裡的一切看上去都符合當時日本中產階級對一個好社區的定義:道路兩邊種植著櫻桃樹。鄰裡間相互照應,他兩個女兒就讀的學校在步行距離范圍內。

這不是中島義彥跑去那裡買房子的全部理由。這位 36 歲東京市政府公務員還看中東京房產價格每年兩位數的增幅 —— 過幾年把房子賣瞭,貸款很容易就能還上,房子本身還有差價。但僅過數月,日本房地產市場崩潰。

2005 年他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公寓隻值當年購入價格的 1/2。他想搬回市區,不過欠銀行 30 萬美元沒還,回不去。

同樣快速崛起然後隕落的還有日本公司海外房地產投資。

1986 年 8 月,一傢日本公司花 2.45 億美元買下夏威夷威基基海灘附近的一處凱悅酒店。距離這間酒店上一次轉手隻過去兩年,價格卻翻瞭一倍。不過,這似乎並沒有讓許多人感到驚訝,因為日本投資者正在以驚人的價格攫取夏威夷的酒店、餐館、高爾夫球場和其他房產。

墨西哥人卡洛斯 · 斯利姆是 2010 年當上世界首富的。他 1960 年代從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畢業後,開瞭一傢股票經濟行,開始收購他認為的廉價工業企業,用掙來的錢再投資。這點跟巴菲特很像。

1982 年墨西哥發生經濟危機,國傢停止支付外債,投資者逃離墨西哥。這導致有些公司甚至按照已經嚴重貶值的墨西哥比索的分值單位進行買賣。斯利姆得以廉價收購大批企業。

到 1980 年代末墨西哥經濟恢復,斯利姆收購的公司市值翻瞭好幾倍,他也成瞭當時最成功的商人之一。同時得益於他跟政府間良好的政商關系,他在收購墨西哥電信 20% 股份時獲得政府 7 年的壟斷地位保證。當時世界上多個電話公司都想進入當地新興市場。

2006 年,斯利姆曾以 590 億美元短暫超越蓋茨成為首富。他的傢族財產占墨西哥 2006 GDP 5% 以上、控股的公司占墨西哥股市總市值的 1/3。而他的電話公司控制瞭整個國傢 92% 的電話線。

從 40 年前開始,奧爾特加摧毀瞭歐洲時裝商店精煉數十年的商業模式,並以這個行業前所未見的快速周轉模式取而代之。

1983 年,奧爾特加的 Zara 零售店已經開到瞭西班牙國內九個不同的地點,還有一處占地面積近 1000 平方米的物流中心。數十年後,Zara 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時裝零售商。奧爾特加的經營邏輯就是:給消費者他們想要的東西;比競爭對手更快地滿足消費者。

因此 Zara 的產品設計圍繞一線大品牌設計、價格卻隻有他們的 1/10。當 Zara 早年的競爭對手花數月完成設計到加工到分發再到銷售的流程的時候,Zara 隻花不到一個月。這意味著奧特加的公司可以更迅速地跟上消費者的愛好轉變,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減少庫存。

如此高效的運作,使奧爾特加的公司在西班牙可能正遭受幾代人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時,繼續保持收入和利潤的增長。

" 他們生活在一個不同的世界," 莫德斯托 • 隆巴 2013 年接受《財富》采訪時說,他是西班牙時裝設計師協會的主席。

Zara 母公司印第迪克集團 2001 年上市。在絕大多數科技公司富豪因為互聯網泡沫而身價大幅縮水的時候,奧特加的資產增加瞭 25 億美元、達到 91 億美元。2008、2012 年的金融危機也沒有影響到印第迪克集團市值和奧爾特加的財富增長,奧爾特加在 2015 年 10 月當過兩天首富。

歷史上著名的幾個富豪也一樣,在位時間長的都做瞭基礎設施

1870 年代到 1900 年代,是美國鍍金時代。這個名字取自馬克 · 吐溫第一部長篇小說,諷刺南北戰爭之後的充滿貪婪和政治腐敗的美國政府。

這段時間中,數百萬的移民從歐洲來到瞭美國,同時大量的重工業,包括鐵路、工廠、采礦,都得到瞭飛速的發展,大部分的財富都聚集到瞭美國的北部和西部。而南部,作為南北戰爭的戰敗方,在經濟上始終低迷,越來越依賴於棉花和煙草的種植,而且這兩種作物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價格。

1869 年至 1893 年,美國先後建成瞭 5 條橫貫大陸的鐵路線。這些鐵路幹線及其支線從東部心臟地區延伸向中西部、西南部和遠西部的各個角落,從而使美國本土真正成為一個統一的大市場。

鍍金時代下,誕生瞭摩根傢族、卡內基、洛克菲勒、亨利 · 福特等富可敵國的富豪。他們在抓住機遇積累財富的同時,把各自產業做成瞭基礎設施,影響數代人。

1900 年代,美國總人口突破 7000 萬人。沒有戰亂、人口基數大,美國就是全球最大的統一市場。這也是為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世界首富都誕生自美國。

到 1896 年,鐵路已經成為瞭美國最重要、最大的行業,它大幅降低交通運輸成本,幫助美國的運輸業從水運轉到鐵路,帶動瞭貨物運輸、沿線城鎮發展。

鐵路給商業帶來的影響還涉及到公司組建、勞務關系。它是最先通過發行債券融資的行業。

摩根傢族的皮爾龐特被選來銷售 15 萬股紐約中央鐵路(New York Central Railroad)的股票。借此機會,皮爾龐特開始進入到鐵路公司的管理,將股權集中起來、推動其它鐵路公司改革,最終控制瞭 1/6 的全美鐵路。

作為鐵路的上遊生意,鋼鐵大亨卡內基被皮爾龐特說服,在 1901 年將卡內基鋼鐵公司(Carnegie Steel)以 4.8 億美元賣給對方,成為瞭最有錢的富豪。

卡內基的身價一度超過瞭當時的首富洛克菲勒。1882 年,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控制瞭 90% 的美國石油行業,最高時的身價當時達到瞭 3400 億美元,這還沒有計算通脹。

因為壟斷,標準石油 1911 年曾被拆分成 34 傢公司。

今天全球最大、最著名的美國石油公司,幾乎都來源於標準石油: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阿莫科、康菲等。

《大西洋月刊》作者亨利 · 利奧德在 1881 年文章中寫道:"4000 萬美國人很少會知道,石油的生產、出口、國內外的價格,在很多年裡都被一傢公司所控制,那就是標準石油公司。"

但當時油工業發展緩慢,提煉的石油主要是用來作為油燈的燃料。

隨著亨利 · 福特 1908 年推出瞭著名的 T 型車並普及,石油工業得以快速發展,它是最重要的內燃機燃料。T 型車第一年的產量達到 10660 輛,打破瞭汽車業有史以來的所有紀錄。

到瞭 1913 年末,福特開發出瞭全世界第一條流水線的產量,他們汽車年產量已經是全國汽車總產量的一半。過瞭 14 年,他的流水線每 24 秒就能組裝一部汽車。

生產線的引入確保福特能有效滿足不斷上升的購車需求。1920 年代,美國人口總數突破 1 億,比十幾年前多瞭 50% 以上。

更大規模的生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汽車也因為 T 型車和流水線生產,將汽車的成本降低,讓更多的人可以購買。

流水線工人不是一個值得羨慕的工作,福特工廠早期每年走掉的人數是工廠規模的四倍多。他在 1914 年宣佈把當時工人的薪資從 2.5 美金 / 天翻倍,員工也成為瞭 T 型車的消費者。

1927 年 5 月 26 日,第 1500 萬輛 T 型車下線,愛德塞 · 福特和亨利 · 福特行駛瞭 14 英裡,這是一次紀念式的旅行。

在汽車還是一個奢侈品和有錢人玩具的時代,福特讓它成為普通傢庭可以消費得起的產品,打開瞭一個新的市場。

中國大多數富豪趕上瞭十多億人買房的機會

盡管大中華區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億萬富翁的地方,但卻鮮有像蓋茨那樣,長期穩定占據首富位置多年的富豪。

這可能和 1980 年代開始,幾乎所有行業的私營公司都從無到有,經歷爆發增長有關。零售業的黃光裕(國美)、消費領域的宗慶後(娃哈哈集團)、地產領域的王健林等都先後做過首富。

但無論是胡潤從 1999 年開始做的統計,還是福佈斯中國做的榜單,房地產行業的富豪仍然占據瞭相當大的數量。2004 - 2015 年,24 位房地產行業的富豪位列榜單前十。

中國人一開始都是等分房。商品房是從 1987 年開始出現,最早出現在深圳特區。隨後是 90 年代開始商業貸款,銀行給個人或企業放發購房貸款。至此,一個十多億人的新市場出現。

1990 年代開始的炒房,除瞭深圳外,還有剛建省的海南省和香港。1992 年,總人數不過 655.8 萬的海南島上存在瞭兩萬多傢房地產公司。短短三年,海南商品房的每平米的價格從 1988 年的 1350 元,漲到瞭 1993 年的 7500 元。

泡沫很快破裂,國傢開始管控,1993 年,朱鎔基講話宣佈終止房地產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業。

及時抽身的人積累瞭第一桶金。比如 1991 年 8 月,潘石屹與人合夥註冊成立萬通公司,高息借貸 1000 多萬元在海南炒房,半年多時間,萬通積累下瞭超過千萬元的資金。潘石屹後來離開海南北上,北京多瞭許多 SOHO。

海南泡沫破滅沒多久,1994 年分稅制改革開始,土地出讓金被劃為地方財政收入。這帶動瞭 " 土地財政 "。房價下跌時,政府通常會出臺刺激樓市的政策,比如取消二套房限購、限貸令。

1998 年,國務院在頒發瞭《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正式取消瞭所謂的 " 國企福利分房 ",每月工資內包含住房補貼,同時開始瞭商品房 " 市場化 "。為瞭推商品房,上海政府提出一系列買房優惠政策,包括退稅和戶口政策。

根據財新統計的數據,2016 年 8 月,上海一宗土地拍出樓面價逾 10 萬元 / 平方米,創下全國住宅土地市場單價之最;9 月,東莞黃江鎮地王樓面溢價率高達 689%,刷新全國紀錄。

經過幾輪房地產調控與刺激,投資者已經形成瞭一種預期:政府不會允許房價真的下跌。

幾乎每個季度,中國各銀行借給開放商和購房者的貸款餘額都在上升。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 28.39 萬億元,同比增長 26.1%。其中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 19 萬億元,相當於每個中國人都至少借瞭 1.35 萬元買房。

看起來一直會漲的房地產推動瞭國內傢庭的財產增長。德意志銀行在 3 月份評估稱,2016 年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使 37 個一線和二線城市的傢庭財富增加 24 萬億元。此外,房地產、以及對應的建築行業,對國傢財富增長也起到瞭很大的推動。根據德意志銀行的數據,2010 年至 2015 年,房地產和建築行業占地方政府稅收增長的 33% 和 15%。

中國的購房適齡人口也在 2015 年達到 5.68 億人的峰值。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主力購房人群為 25 - 49 歲,"90 後 " 已經進入到主力購房人群中。這些人拿出一生積蓄、向銀行借入 30 年才能還清的錢,為自己或是下一代添置一套房產。

現在排名靠前的,除瞭王衛都是房地產商和被美國科技股票上漲推動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創始人。

貝索斯和馬雲最可能沖擊兩邊首富的位置,他們共同點是改造零售業

1994 年,貝索斯從對沖基金 D.E. Shaw 高級副總裁的位置上離開,在傢中的車庫裡創辦亞馬遜公司,當時隻是一個網上賣書的公司。

這個生意從書,做到一切商品。從線上做到瞭線下。

本質上亞馬遜跟沃爾瑪等實體超市做的是一樣的生意 —— 買入供應鏈上遊的商品,賣給處在供應鏈下遊的消費者。

電商的出現提高瞭人們的購物頻次,並且方便瞭購物體驗。

曾經 " 一站全包 " 的沃爾瑪成功的讓美國人住到離它開車十幾分鐘就能到達的社區。

現在亞馬遜的倉儲中心成瞭人們聚集的新地方:從 2005 至 2016 年間,居地附近 20 公裡內有亞馬遜物流中心的人口占美國總人口的比例從不到 5% 上升到瞭 44%

阿裡巴巴雖然主要做的也是電商生意,但跟亞馬遜的生意稍有點差別。中國沒有經歷像西爾斯、沃爾瑪這樣的大型商超,直接跳進瞭電商。

2003 年,淘寶上線,這個允許任何人上線買賣東西的平臺直指進入中國市場沒多久的易趣。不同的是淘寶讓賣傢免費在平臺上銷售商品,宣佈三年不收手續費。三年到期後,阿裡又延長兩年免費期。

當時的中文互聯網用戶已經足夠大瞭,2003 年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統計,中國互聯網用戶達到 5900 萬,僅次於美國。

之後淘寶變成瞭一個平臺,線上線下做各種購物節,讓商傢參與進來。但直到全是企業賣傢入駐的天貓,阿裡巴巴依然是靠平臺廣告費、服務費、傭金等收入。

阿裡跟亞馬遜都是用互聯網改造傳統零售業的公司。被改造的品牌也都陸續跟亞馬遜或者阿裡、京東等電商平臺簽約,依靠它們把東西賣出去。今天已經沒有任何大品牌能拒絕電商。

現在兩傢公司各自都是所在市場的電商老大,而市值更是超過任何線下零售公司。同樣,它們一個買 Wholefoods,一個孵化盒馬鮮生,進入線下生意。

鐵路、石油、汽車、地產、計算機一波又一波過去,現在是買買買成瞭足以造就首富的最大驅動力。

附:截止到 2017.8.1 的全球富豪前十

制圖:馮秀霞

題圖來自:Pixabay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