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昔日 A 股的 " 第一高價股 " 淪落至現在公司業績暴跌、股價腰斬再腰斬,控股股東忙補倉。全通教育自上市以來的遭遇成為創業板眾多上市公司講故事模式終結的縮影。
控股股東忙補倉
價值投資之父本傑明 · 格雷厄姆曾說過:" 市場短期是一臺投票機,但長期是一臺稱重機。" 盡管股票價格一時會發生扭曲,但從長期來看,市場先生的力量終將讓這種扭曲回歸正常。
而發生在曾經 A 股的 " 股王 " 全通教育上的故事,則成為瞭這一論斷的最好的註解。7 月 29 日,全通教育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陳熾昌在 7 月 26 日進行瞭補充質押,質押股份數量為 75 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 3.76%,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 1.18%。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陳熾昌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1.99 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31.44%;累計質押股份 1.59 億股,占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 80.04%,占公司總股本的 25.16%。而這已經不是近期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第一次補充質押。此前的 7 月 24 日、7 月 25 日,陳熾昌已經進行瞭數次補充質押。
曾幾何時,全通教育也是 A 股市場最為受寵的對象之一,甚至一度頭戴 " 第一高價股 " 的光環。資料顯示,全通教育於 2014 年初成功 IPO,2015 年 5 月 13 日,該公司股價最高點時曾達到 467.57 元 / 股,一度超過彼時的貴州茅臺,成為兩市 " 股王 ",總市值則高達 454.48 億元。然而,僅僅兩年多的時間過後,截至 8 月 2 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已經跌至瞭 12.50 元 / 股,復權後較歷史高點下跌瞭 87.46%,總市值則跌至瞭 79.22 億元,375 億元的紙上富貴就此灰飛煙滅。相比之下,貴州茅臺如今則高達 482.84 元 / 股(截至 8 月 2 日收盤),較 2015 年的 5 月 13 日上漲瞭 120.32%。
在市值 " 毀滅 " 的同時,全通教育也逐漸地被投資者所拋棄。在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社保基金 406 組合大幅減持 520 萬股,就此退出瞭十大股東之列。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則從 2015 年一季度末的 71.25% 下降至 2017 年第一季度末的 55.50%。截至 2017 年第一季度末,該公司的股東總戶數為 60166 戶,截至 6 月 15 日,就已經下降至 57639 戶。
兩年十起並購 耗資 16.14 億元
發生在全通教育上的故事,與創業板的大多數公司並無二致:企業的成長性劇烈下滑,外延式並購帶來的高增長無以為繼,遭遇瞭業績和估值的 " 戴維斯雙殺 "。
7 月 14 日,全通教育公佈瞭 2017 年半年報預告。預告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0661.69 萬元至 48794.03 萬元,同比增長 0 至 2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虧損 1300 萬元至 1800 萬元。公告稱,報告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主要原因系公司業務結構變化。2016 年下半年以來,公司緊抓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機遇,教育信息化項目業務規模快速發展,2017 年上半年該類業務收入占比同比增長較快。作為拓展的新業務,EdSaaS 業務經營效率較其他原有成熟業務有待提高,且該業務面臨競爭加劇。業務結構變化及新業務競爭加劇導致本期業務利潤率同比有所下降。公司本期成本費用同比增幅大於收入同比增幅。
數據顯示,2014 年至 2016 年,全通教育營業收入為 1.93 億元、4.39 億元、9.77 億元,同比增速為 11.80%、127.97%、122.58%。對應的同期凈利潤為 0.45 億元、0.94 億元、1.03 億元,同比增速為 6.87%、108.56%、9.99%。今年一季報則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 2.2 億元,同比增長 16.32%,但凈利潤首次出現負數,為虧損 640.67 萬元,同比大降 148.97%。
資料顯示,2014 年 1 月 21 日,主要從事傢校互動信息服務的全通教育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發上市時的股價就定在瞭 30.31 元 / 股,發行後市盈率為 51.37 倍。當時,在線教育概念火熱,全通教育被冠以 " 在線教育第一股 " 等光環。
自上市以來,同創業板其他上市公司一樣,借助大量的外延式並購成為全通教育擴張的主要手段之一。Wind 統計數據顯示,從 2015 到 2016 年,全通教育先後進行瞭 10 起並購,交易總價值達到瞭 16.14 億元,其中包括 2015 年 1 月對繼教網 100% 股權、西安習悅股權的並購,耗資 11.3 億元。當年 3 月 24 日,耗資 5362 萬元收購河北皇典 51% 股權。6 月 8 日,又斥資 5326.72 萬元收購杭州思訊 71.75% 股權。7 月 14 日,收購湖北音信部分股權,廣西慧谷部分股權和杭州學慧苑部分股權耗資 1.21 億元。7 月 28 日,收購湖北音信 55% 股權,耗資 4607.68 萬元。8 月 7 日,收購智園控股 10% 股權,耗資 2217.50 萬元。8 月 12 日,收購廣西慧谷 51% 股權,耗資 3123.75 萬元。
2016 年,全通教育又先後收購 EME7.48% 股權、賽爾互聯 24% 股權和上海聞曦 47.33% 股權,分別耗資 374.59 萬元、3840 萬元和 11453.86 萬元。值得註意的是,在這 10 起收購中,除瞭第一起以現金加股權的方式進行支付外,其餘均為現金支付。上述 10 起並購中,目前已有 6 起完成,2 起簽署轉讓協議,1 起處於董事會預案階段,還有 1 起達成轉讓意向。
控股股東遭立案調查
用 " 禍不單行 " 來形容近期的全通教育最為準確。不僅股價持續下跌、業績下滑,其控股股東陳熾昌及一致行動人股東林小雅涉嫌違規。
7 月 21 日,全通教育披露,公司控股股東陳熾昌及其一致行動人股東林小雅,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二人進行立案調查。
今年以來,在業績變臉、股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全通教育的高管不僅未采取措施穩定股價,反而跟著基金撤退的步伐進行大幅減持。
資料顯示,控股股東陳熾昌和林小雅所持首發限售股於今年 2 月 13 日解禁上市,剛一解禁,控股股東便開始減持:林小雅和陳熾昌分別於今年 2 月 16 日、2 月 17 日減持公司股票 495 萬股和 1100 萬股,合計套現 2.68 億元。全通教育 2016 年度業績快報於今年 2 月 28 日公佈,根據相關規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在公司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 10 日內買賣上市公司股份。2017 年 2 月 24 日,全通教育再次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但僅停牌一個月之後,全通教育 2017 年 3 月 23 日晚宣佈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股票也於 3 月 24 日復牌交易。這是去年 8 月以來該公司第二次重組失敗。
Wind 數據顯示,自 2015 年的 5 月股價創歷史高點並持續下跌以來,全通教育的重要股東開始大量減持。在股東 34 次增減持行為中,有 31 次為減持,涉及股東人數為 8 人,減持金額高達 30.09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