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需遠離三種疾病 四種養肺方法你瞭解嗎

08-07

立秋來臨,意味著夏季即將結束,秋天即將來臨,那麼,這段時間有什麼要註意呢?

立秋需遠離三種疾病

1、孩子感冒發燒

秋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發期,孩子往往會出現發燒癥狀,有時還會出現臉色蒼白、情緒不穩定、惡心嘔吐、腹瀉等其他異常表現。

由於寶寶個體存在些許差異,發熱的表現也會有很大的不同,用手觸膜四肢及額頭往往會誤認為孩子不發燒,最好以觸摸胸腹部感覺為準。有時孩子可能因感冒而發高燒,可手足摸上去卻感覺冰冷,直到體溫逐漸下降以後,手足皮膚才又慢慢熱起來。這是一種假冷真熱現象,3 歲以下嬰幼兒尤為多見。假冷真熱的原因主要是小兒、特別是嬰幼兒的四肢血量少於內臟,由於供血不足,四肢本身就較成年人容易發涼。

不少傢長不瞭解這種情況,一發現小兒四肢發涼,就誤認為孩子受寒怕冷,馬上用厚衣棉被將孩子緊緊包裹起來,結果小兒的體熱得不到及時散發,體溫越升越高,甚至發生高熱驚厥或 " 中暑 " 現象。如果孩子有感冒發熱癥狀,應及時服用柴胡滴丸等藥品。

另外,對於初秋夜晚多習慣不蓋被子,太過貪涼導致的腹瀉、頭重等,有關專傢提醒,初秋之際,千萬要註意不要貪涼,不要猛吹空調,在樹蔭下、水亭中、陽臺上乘涼時間不宜過長,睡眠時不要開電扇對吹。專傢還建議應多喝些生薑紅糖水,千萬不要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以免雪上加霜。

2、年輕人咽喉炎

立秋瞭,年輕人成瞭咽喉炎發作的主力軍,大多是受涼引起的咽部紅腫。咽炎、喉炎多發與天氣變化有關。秋天空氣變得幹燥,溫度也逐漸降低。如果出現明顯的咽部不適,應該註意多喝溫熱水,多吃些滋陰潤喉之品,如百合、銀耳、黑木耳、梨等,平時用嗓較多的人更要保護好嗓子,盡量減少說話。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議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響健康。

3、中年人骨頭痛

不少中年人最近常覺得關節疼。為什麼夏天對著空調吹一點事兒都沒有,而夏天一過,這電風扇就能把骨頭吹疼?這是因為夏季人體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調時間過長,寒氣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則痛,就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的癥狀,嚴重者連走路都會覺得不舒服。

立秋重在養肺

中醫認為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從季節養生角度看,秋季最宜養肺。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 " 嬌臟 ",不耐寒熱,肺通過鼻與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如果秋燥傷肺,則冬季來臨時易出現肺系疾病,所以秋季重點養肺不無道理。

立秋如何養肺

飲食養肺

秋天燥邪為盛,最易傷人肺陰。此時可以通過食療達到生津潤肺、補益肺氣之功。古代醫書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是說如果沒有適當保暖、避風寒,或者經常吃喝冰冷食物飲料,則容易損傷肺部機能而出現疾病。因此飲食養肺應多吃烏骨雞、豬肺、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梨等,但要結合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

白木耳有補肺潤燥之功能,胡桃有補腎安神之效,秋季服用更有療效。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對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搭配則功效更佳。

藥物養肺

藥補則應適當配以養陰生津潤肺的中藥,這些藥物種類較為豐富,如西洋參、太子參、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百合、杏仁、天花粉、蘆根、白木耳、黑木耳、龜板、鱉甲、地黃等,都適於在秋季使用。當然,在使用這些藥物時也要有所選擇," 凡藥能治病,一定要對癥。" 因此,強調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對癥下藥,不能濫服,特別是對於青少年和兒童及老年患者來說,秋季忌濫用補藥。

藥粥養肺

百合杏仁赤豆粥(清肺火):百合 10 克,杏仁 6 克,赤小豆 60 克,白糖少許。先將赤小豆洗凈,加水適量,與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後在半熟的粳米鍋內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熱即成。適用於肺陰虛,虛火旺盛,素有口幹、口苦者。

枇杷梨皮川貝飲(潤肺止咳): 枇杷葉 15 克,鮮梨皮 15 克,川貝 10 克。以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飲。適用於肺熱,口幹咳嗽者。

黃芪山藥粥(補肺氣):黃芪 30 克,山藥 30 克,粳米 50 克。先用水煮黃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山藥、粳米做粥,晨起空腹食用。適用於肺氣虛,容易感冒者。

運動養肺

根據自身的體質狀況,可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等。其中如太極拳等傳統健身運動對於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練習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具有很明顯的作用,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鍛煉方法。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