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也叫婆婆丁)中含有的營養價值的高,其中包括蒲公英素、蒲公英醇、膽堿以及有機酸和菊糖,除此之外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這些在進入身體之後都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蒲公英泡水功效有哪些?
第一、清熱解毒
蒲公英非常適合用在各種熱毒疾病方面,其中清肝熱的效果非常的不錯,對於治療一些由於肝熱所引起的嚴重發紅、腫痛的情況,以及多種傷口感染後或者是化膿的疾病治療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
可以將蒲公英的葉子用開水浸泡之後服用,這樣能夠很好的緩解一些身體出現口幹舌燥的情況,除此之外對於身體出現的多種熱癥或者是化膿性疾病治療效果都很好。
第二、治療口腔潰瘍
復發性口腔潰瘍是一種潛伏在細胞內的溶血性鏈球菌所致,在條件適宜時引發復發性口腔潰瘍,此種鏈球菌可引起機體遲發性變態反應,它與口腔黏膜上皮存在共同抗原,通過交叉反應引發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生。而蒲公英能有效殺滅溶血性鏈球菌,從而抑制瞭致病的鏈球菌引起的變態反應。
用法:咀嚼幹制的蒲公英 5-10min,一部分內服,一部分留於齒頰,起到內服與外敷雙向用藥的效果,結果復發性口腔潰瘍愈合速度明顯加快,並減輕瞭潰瘍病程中的疼痛。
第三、消癰散結
如果身體出現瞭高熱不退或者是臃腫瘡毒,可以多服用一些蒲公英水。另外,蒲公英水對於治療乳癰具有很好的效果,產後的女性多服用能夠起到通乳的作用。
第四、抗菌
蒲公英的葉子中含有的某些物質對於傷寒桿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說,在沒事的時候服用一些蒲公英泡水喝的,對於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第五、護胃、殺幽門螺旋桿菌
蒲公英為治療胃痛之佳品,食滯化熱、脾胃濕熱、肝鬱化火及胃火熾盛等所致的胃脘痛、脹滿、嘔吐吞酸等皆可應用。《醫林纂要》載蒲公英 " 補脾和胃,瀉火 "。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對組胺、五肽胃泌素、對氨甲酰膽堿和幽門結紮法引起的大鼠胃酸分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幽門結紮法所致大鼠胃潰瘍有顯著的對抗作用,對無水乙醇性大鼠胃黏膜損傷也有良好的抗損傷作用,表明蒲公英對實驗性胃潰瘍及胃黏膜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另外有研究表明,蒲公英能殺滅胃幽門螺旋桿菌,對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炎及口臭等具有很好的療效。蒲公英治療胃部疾病,一個是其清胃火作用,一個是其抗菌消炎作用。
第六、美容養顏
女性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服用一些蒲公英水,因為不僅味道好,同時還有很好的美容效果。經常服用蒲公英水能夠很好的改善皮膚出現皮膚炎或者是濕疹等情況。除瞭蒲公英中含有的葉子對身體很好之外,根莖服用之後對於身體的好處也有很多,一些經常容易上火起痘痘的女性可以多喝哦!
第七、保肝利尿
國外研究,蒲公英有保肝利尿的作用,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特別是蒲公英根,它是在許多預防 C 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蒲公英又被成為 " 尿床草 ",可見其利尿效果,當覺得身體脹脹的、水腫的時候,用蒲公英來利尿,體內的鉀不會連同水分一起排出。蒲公英葉萃取物對於經前綜合癥的水腫也很有效。
蒲公英搭配秘笈
【蒲公英茶 + 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活血化瘀,調節內分泌,兩者結合,不寒不燥。
適合人群:內分泌失調、容易上火的人群。
【蒲公英 + 紅茶】
紅茶是全發酵茶,性溫,去寒,可以和蒲公英茶一同飲用,去蒲公英寒性,並且可以養胃解毒,生津去熱,消脂減肥。
適合人群:脾胃虛寒、三高人群。
【蒲公英茶 + 紅棗】
紅棗補氣養血、健脾益胃,對體虛者效果不錯。
適合人群:陰虛火旺人群。
【蒲公英茶 + 枸杞】
枸杞滋陰、養血、護肝,性質溫和。
適合人群:腎氣虛弱、肝火旺盛的人群。
【蒲公英茶 + 丁香】
丁香溫中降逆,主要針對胃寒嘔吐呃逆,溫腎助陽等。
適合人群:由於脾胃虛寒而呃逆嘔吐人群。
【蒲公英茶 + 山楂】
山楂微溫,對食滯不化,脘腹脹痛效果好,可以活血化瘀,調節血脂等。
適合人群:消化不良,脾胃有火等人群。
【蒲公英茶 + 甘草】
補脾益氣,潤肺止咳,調和百藥,性質甘平,調節蒲公英寒涼性質。
適合人群:倦怠乏力,肺熱久咳者。
【蒲公英 + 幹龍眼】
補心安神、養血益脾,安神作用也非常顯著,並且口感較甜,調和蒲公英茶苦味,口感更好。
適合人群:心腎不交失眠者,體虛貧血者。
以上藥方,請咨詢醫生,根據自身體質和病情判斷用量!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歡迎您原創投稿 )
養胃、氣血不足、高血壓、白發、過敏、泡腳、脫發、薏米、貧血(補血)、咽炎、養胃、脾虛、洗澡、口腔潰瘍、口臭、宮寒、薏仁粥的功效、調理脾胃、感冒、咳嗽、打嗝、失眠、怕冷、手腳冰冷、腰痛、喉嚨腫痛、祛濕、補腎、身高體重表、蔬菜搭配禁忌、裸睡、手指按摩、痘痘、頸椎病、心血管病、祛斑、補血、瘦腿、安全期、胸部自檢、體寒、痛經、減肥、兩性問題、內分泌問題、婦科問題、健康測試、體質測試、標準三圍測試(三圍)、身體質量指數自測、標準體重
診斷:手診、舌診、望診、腎陽虛、腎陰虛、
穴位:腎俞穴、睛明穴、人眼穴位圖、眼部穴位、足三裡穴、雲門穴、解溪穴、天柱穴、太淵穴、關元穴、湧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