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註射胰島素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註射胰島素時,不僅需要自備血糖儀,還得保證每天都自測血糖,並且記錄下每次的結果,這樣才方便復查時,醫生調整胰島素用量。可以說調整胰島素用量是個精細的工作,不註意就容易發生低血糖。但是有些糖友卻認為自己 " 久病成醫 ",並開始試著自己調整胰島素用量。這樣的說法,有人贊成有人反對,那麼糖友到底能不能自行調整胰島素的用量呢?
糖友可以自行調整胰島素劑量嗎
胰島素的劑量調節是個非常復雜和專業的問題。因為這裡面涉及到選擇的胰島素種類、劑型,胰島素的治療方法以及血糖控制目標等一系列問題,而糖尿病患者對這些知識的瞭解大都比較片面,沒有系統地掌握,所以一知半解的糖尿病知識非常容易讓隨意調整胰島素劑量的糖尿病患者陷入危險的境地。那麼糖友掌握瞭哪些知識,可以開始嘗試自行調整胰島素用量呢?
如果糖友要自行調整胰島素劑量,應有多次血糖監測數值做後盾。在日常生活中,糖友可根據多次血糖測定結果來調整胰島素劑量。
⑴根據尿糖的多少選擇:一般來說哪一次尿糖為幾個加號,就應該按每個加號 2~3 個單位在上一頓飯前打適量的胰島素。比如說午餐前尿糖為三個加號,開始時就可以在早飯前打 6~10 個單位的胰島素。如果空腹尿糖三個加號,則應在前一天晚餐前或者睡前打 6~10 個單位的胰島素;
⑵按血糖高低打胰島素:按(血糖 -100)× 公斤體重 × 6 ÷ 2000 的公式計算胰島素的用量;
⑶按每片磺脲類降糖藥合 5 個單位胰島素來計算:如早飯前吃兩片優降糖,可以改為 10 個單位胰島素;
⑷根據經驗決定胰島素的用量:可根據血糖的高低決定在三餐前打 8、4、6 或者 10、6、8 個單位的胰島素作為胰島素的初始劑量,這是一個比較簡單可又實用的方法。按上述幾種方法選擇劑量註射胰島素數天後,再根據血糖控制的水平進一步加以調整。
調整胰島素要註意這兩種情況
一是血糖剛剛平穩時。此前血糖水平非常高,當血糖降至正常後的第 2 — 3 天,胰島素敏感性恢復,此時若未能及時減少胰島素劑量,往往會出現低血糖事件。
二是使用激素的糖友。患者在大劑量短效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往往對胰島素不敏感,故在較大劑量的晚餐前胰島素治療下,晚餐後 2 小時血糖仍高,但到晚餐後 3 — 5 小時,糖皮質激素代謝完畢,但皮下註射胰島素仍在持續作用,容易出現低血糖。此類患者應避免餐前胰島素使用過量,必要時可臨時加用靜脈滴註小劑量胰島素。
另外,如果白天進行瞭長時間或強度大的運動,比較勞累時,一般應減少餐前胰島素用量 50% 左右,並監測睡前血糖水平,從而對當日基礎胰島素用量進行適當調整。
胰島素使用有什麼註意?
除瞭胰島素的劑量上要註意,日常使用胰島素也需註意: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現胃口差、活動量增加較多等情況,胰島素劑量要酌情減少。胰島素的劑量調節涉及多種因素,患者應該密切監測血糖,並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溝通,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胰島素劑量。
胰島素的註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上側、腹部、大腿前外側和臀部外上 1/4 處。這些部位皮下的脂肪組織有利於胰島素吸收,神經末梢分佈得較少,註射不舒適感也相對較少。其中腹部是胰島素註射優先選擇的部位。
胰島素本身是一種生長因子,反復在同一部位註射,會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層增生而產生硬結和脂肪肉瘤,導致吸收率降低,所以要經常輪換註射部位,采用對稱部位輪換的方法註射。常規胰島素需在餐前註射,使用速效胰島素不需提前註射,但註射後必須馬上進食,避免低血糖。短效胰島素可遵醫囑在餐後註射。中長效胰島素可保持夜間血糖平穩,避免黎明前高血糖,應在睡前註射。
胰島素筆是一種先進註射裝置,在臨床上廣為應用。為保證胰島素註射至皮下,如果使用 8 毫米的針頭,就必須捏皮,且不能過早地松開皮褶。註射時不捏皮可能 造成肌肉註射的風險。註射時需 45 ° 快速進針,緩慢註射藥物,然後拔出針頭。而如果患者使用的是 5 毫米的針頭,則應該垂直進針,不用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