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東方寶馬的它 操控真的可以跟寶馬 PK 嗎

03-18

在開頭就明確給你答案,可以!

馬自達,尤其是老馬 6,在車圈裡是一代經典的存在 。對於馬粉來說,這甚至已成為他們吹噓的資本和驕傲。

第一代國產馬六,采用的是同級中極為少見的雙叉臂式前懸架,而普通中級車通常采用的為麥弗遜前懸架,尤其是在橫置發動機、前驅的眾多轎車和城市 SUV 設計上,像老馬 6 那樣采用雙叉臂式前懸架的車型幾乎是鳳毛麟角。

之所以同級都很少用雙叉臂,最主要原因,是出於成本考慮,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日產天籟、大眾帕薩特等中級車都毫不猶豫的選擇瞭麥弗遜;其次,在狹窄的橫置前驅發動機艙內設置占用空間較大的雙叉臂懸架難度不小,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外形結構等都需要做專門的設計和調整。

裝備雙叉臂前懸架和多連桿後懸架的老馬 6 因此在操控性上遠強於同級車型,加之前後均加裝瞭抑制側傾的平衡桿,素以 " 彎道之王 " 而著稱。再加上其精準的轉向調校和變速箱、發動機同級最佳的匹配(這一點在最新的阿特茲上仍有保留,且較老款車型有瞭進一步的提升),人馬一體確實不是空穴來風。

當然,之所以說老馬自達 6 比起現款的阿特茲要有著更出色的操控性能,也是因為它的懸掛結構。雙叉臂 + 多連桿的懸架系統造就瞭一副天生的運動基因,隻是令車迷們感到可惜的是,新一代的馬 6 阿特茲的前懸架由雙叉臂改成瞭麥佛遜結構,底盤調校向市場妥協,轉向瞭舒適(但是全新一代的阿特茲可能要上後驅 / 四驅和渦輪增壓,有點期待)。

那要說馬 6 跟三系的操控的確有的一比,那是不是買 3 系還不如買價格要便宜十多萬的馬 6?這是扯!

茶哥說的兩車可以比,單指的是操控,更多的是指廠方工程設計水準。兩個產品之間的差距,在於它們的定位和售價。

價格高十萬不止的 3 系不僅是貴在瞭那顆藍天白雲標上,在整車的材質用料上,寶馬幾乎都是高於馬 6 的,材料物理極限限制瞭馬六的上限,這就相當於你的造紙技術再高超,紙的結實程度還是不如鋼板!

當年跟老馬六同期的寶馬 3 系為寶馬最經典的 E90。

當年的 E90 是什麼樣?那可能是寶馬迷心中最棒的一代 3 系,直列六缸、自然吸氣、前置後驅、50:50 的配重比,這些都是當年寶馬宣稱堅守一生的信念。

懸掛方面,老馬六使用前雙叉臂就如此讓人驚嘆,寶馬當年用什麼?前雙球節、後五連桿(當然現在也用)!有這些東西存在,再加之同樣也是業界出名的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老馬 6 的操控感受最終與 E46 相比仍不至於太落下風,你可想而知馬自達的工程師的調校水準。

茶哥再次強調一下,我說的操控隻得是操控感覺、駕駛感受,有人可能會說那兩者的圈速呢?操控和圈速有關系,是相關的關系,並非完全正比例。

舉個極端的例子,我開一臺車跑直線,速度隨著油門的深踩成線性增加,最終僅以 50KM/H 的速度沖過終點;而另一位同樣也是跑同樣距離的直線,油門從淺踩到 3/4,速度始終沒變,但從 3/4 踩到底,速度突然升至 200KM/H,最後突破終點。最後的贏傢毫無疑問是第二位,但是哪臺車給人的駕駛感受更好呢?

雖說全新阿特茲較老馬六,底盤極限有所下降,整體操控也沒有那麼純粹,但是僅在操控感受方面,跟現款 3 系相比,依然是有的一比,畢竟 3 系也在向市場妥協,更多的向舒適度方面進行瞭調校。

但是,茶哥想說,雖然兩車在底盤極限方面較過往有瞭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公路行駛方面,在駕駛舒適度和駕乘感受方面,以及在發動機性能上,兩臺車較過往都有很大的提升,我認為這就足夠瞭,畢竟,真正有幾個車主會把車開向賽道,又有幾個車主天天去山路劈彎?

最後,茶哥想表達的觀點,馬自達的操控的確是好,無論是當年的馬 6 和現在的阿特茲,僅在操控感受方面跟同時代的寶馬是有的一比的,但性能上是完全輸的。

同時,茶哥並不覺得馬 6 和 3 系變的沒那麼純粹運動瞭是件壞事,畢竟廠傢還是要賺錢生存的,如果車迷們願意給兩個廠傢捐錢,那麼我相信馬自達和寶馬一定會造出擁有令人滿意,且超乎想象的操控感受的產品,但是這是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所以呢,我們就隻能接受現狀,且努力學習、工作、賺錢。畢竟,想要完美、極致的操控,還有超跑可供選擇!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