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法規的日益嚴苛,全球對新能源的需求也更加的旺盛。電動汽車,是一個很好的開端,雖然很多行業大佬並不以為它是新能源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但是推動它發展的齒輪已經開始轉動,讓帶有情懷色彩的發動機聲浪在它面前開始變得不值一提。我們需要更舒適的出行環境,很多廠商挖空心思想讓消費者接受自己的新能源產品。然而,眼下的國內新能源市場總讓人感覺有些 " 皇帝的新裝 " 的意思。
據相關機構調查,采集瞭八千份車主數據,其中有百分之 35.22% 的消費者後悔購買電動車產品,這並不是一個值得樂觀的數據。三位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就有一位對自己的消費開始後悔,問題到底出在瞭哪裡呢?
廠商的虛假宣傳
這一條主要針對的是續航裡程問題,廠商通過文字遊戲 " 虛標 " 自身的續航能力,這讓我想起瞭燃油車產品的油耗數據。在電動車方面,一款 300 公裡續航的產品,它是在特定的駕駛工況下才能達到這個續航數據。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開空調、開暖風、低溫環境下,它的巡航裡程也會大大折扣,有消費指出:對於這種情況,廠商有責任公開在多種駕駛工況下,產品的續航裡程。否則很容易讓消費者感覺自己 " 受到瞭欺騙 "。
電池衰減問題
我們在使用手機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新手機的待機時間總能讓人滿意,而用過一段時間之後,它的待機時間就會大大折扣。電池衰減,這是鋰電池需要攻克的一大難關,對於此目前並沒有特別好的解決辦法。有車主對自己的電池衰減進行瞭簡單的計算,如果按照目前的衰減速度,自己購買的電動車產品,很有可能不用等到電池淘汰(4-6 年)就無法使用瞭。
核心部件故障率
電動車的核心部件,指的是動力電池、驅動電機以及電控方面,俗稱 " 三電 "。它可以被視作是燃油車的三大件,而三電的技術水準,也將證明電動車的整車水準。在調查數據中顯示,有一半以上的車主表示自己的產品在核心部件方面出現過問題,而這些問題通常都伴隨著高昂的修理費用。
可以知道的是,政策上補貼廠商、補貼電動車相關行業,一副要將電動車變成主流消費市場的決心。而廠商方面,一邊望眼欲穿的看著鋰電池技術的增長、另一方面還要絞盡腦汁讓消費者接受自己的產品,三電技術提升的問題同樣嚴峻。消費者方面,一方面被搖號政策限制、另一方面則是新能源產品昂貴的售價,以及目前並不是特別完善的充電樁鋪設。
我們總想著自主品牌能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實現 " 彎道超車 ",殊不知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並不能帶領電動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如果主流電動產品,都能讓消費者切實的感受到實在、好產品,那麼它自然會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而不是采用填鴨式的銷售,畢竟能否實現彎道超車,這件事兒最關鍵的一環還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