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因為匠心才會造假?

02-02

日本有各種各樣的 " 匠人 ",一輩子隻幹好一件事。

我們從日本各種紀錄片裡,都不難尋覓到這類 "Takumi":壽司天王、煮飯仙人、拉面達人、陶藝之神、雕刻之父、釣魚達人 ……

面食是中國傳入日本的,日本人卻將拉面發展成日本自己的名片,全世界最好的法國餐廳在日本;流水線生產在日本人的改進下,成為瞭全世界爭相學習的 " 豐田生產模式 ";日本 Shimano 先仿制意大利 Campagnolo 的單車零件,之後成長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單車零件生產商 ……

日本人認真,善於學習,把事情做到極致的精神,不得不服。

而與此同時,又有另外一股勢力,似乎讓日本這個 " 匠 " 民族形象日益趨近於崩塌。那就是頻繁爆發的各類造假事件。

最早的造假事件,應該是 2000 年前後的三菱汽車集體賄賂案,這讓三菱汽車陷入瞭倒閉邊緣。

2015 年,高田氣囊案集中爆發,引爆瞭整個汽車圈;2016 年,有造假基因的三菱,再次因為油耗造假深陷危機,最終被雷諾 - 日產集團趁病 " 收瞭做小弟 ";2017 年,神戶制鋼、東麗輪胎也深陷數據造假風波;日產、斯巴魯先後陷入 " 質檢門 "。很明顯,2015~2017 年,是日本企業 " 造假 " 的高發期。

說好的匠人精神呢?怎麼就跑去造假瞭?在此我先提出一個觀點:正是匠人精神,將日本人推向瞭集體造假、集體瞞騙的深淵。這種自上而下的欺瞞,集體窩案,內裡核心正是匠人精神。

什麼,日本人造假也造得 " 匠心 " 過人,這不就是赤裸裸的洗地嗎?肯定會有人是這麼想的,畢竟我將 " 造假 " 和 " 匠心 " 竟然聯系到瞭一起呀,說日本人造假是因為 " 匠心 " 呀!

這種推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們自己把 " 匠心 " 放在瞭一個非常崇高的位置。自然,匠心是日本人成為受到全世界尊敬的一個特質,不少人自己首先就把 " 匠心 " 的地位過度地拔高瞭。

" 匠心 " 沒錯是一個褒義詞,不過,如果我們把 " 匠心 " 用三棱鏡折射一下,它就散射出瞭 " 守舊、服從、認真、克己 " 的 " 八字社會價值觀 "。——如同可見光可以分拆出七色光一樣。這樣的民族性,讓 " 匠心 " 和 " 群體性造假 ",成為瞭硬幣的兩面。

日本有很獨特的民族性,在日本人的職場,其實都蘊含著非常另類的辦公室文化。我給大傢具體講一個小片面:講求數據化。

——數據化是日企的企業文化之一。數字不會撒謊,給人一種成果很確切存在的感覺。日本企業最喜歡將所有的方案的效果都 " 數據化 ",不僅是結果數據化,論證的過程也要有數據做支撐。

以我上次去日本參觀豐田 TNGA 的供應商之一 " 東海理化 " 為例,他們就將自己的生產線改造成果,寫為 " 員工組裝時脊椎彎曲度減少 6°,從最左到最右的扇形工作區,身體轉動減少 15°,每一個零件生產時間減少 0.4 秒 "(確切數字忘記瞭,但大約就是這樣的表述思路)。

驟眼望去好像很嚴謹是吧。但是大傢想想,在很多其他情況下,數據是不是萬能的,萬一有的結論,無法用數據來量化,那怎麼辦。或者當手頭掌握的數據、公式,與預期目標南轅北轍,又該怎麼辦?

日本人對數據化可以說是達到瞭走火入魔的程度,可以說,數據上不能支撐的話,這個方案根本就沒有說服力。——這把日本人逼迫出一種詭異的工作方式,一面暗地裡認為不可能完成,一面去為瞭完成任務而抓耳撓腮地修改數據。

這真實發生在我朋友的中日合資公司,我參與過這個項目,我對以下事實的真實性負責。為瞭將來年部門預算成功 " 預測 " 到部門領導要求的數額,朋友被迫多次更改初始數據來源,更改計算公式,就是為瞭最終 " 湊 " 出等號後面的總數。——結論是 " 上面 " 決定的,你要做的是給這個總數找到可靠的理據,真正的 " 看著結論湊過程 "。

除瞭講求數據化之外,日本人工作流程嚴謹仔細、職場 " 規矩 " 事無巨細、人際關系忽遠忽近、對上司絕對服從,這都是日本職場文化的特點。

《半澤直樹》真的是描寫日本職場鬥爭的神劇 ……

在工作崗位上幹得滴水不漏,當然有的時候這是辦公室政治的自保手段,在任何撕逼場合能確保自己沒有過錯。日本人講求的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履職時滴水不漏。而這種對毫無破綻的追求,會促使他們在做每一件事情時如履薄冰,做到無可指摘。

同時,日本人對自己就職的企業,有一種發自骨子裡的 " 忠誠 ",——就算是公司即將倒閉,員工也不會在公司真正遣散員工前離職。——這時候離職的人,在職場上會被認作 " 叛徒 ",下傢基本不好找。而等候公司正式遣散,在公司危難之際仍和公司共同進退,顯得有擔當,倒能落一個 " 忠心耿耿 " 的名聲。武士道精神,絕對服從自己的主公?也許是吧,這可算是遺世孤立的價值觀瞭。

中井啟和他的 "RWB" 蜚聲國際,就是憑借他專心致志的匠人精神。

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崗位,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更甘於一輩子隻做一件事;對待任何工作都十倍地認真,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更善於經營好自己手頭的一畝三分地。這不就是我們說的 " 匠心 " 瞭嗎。這是日本人 " 模仿加改良,站在巨人肩膀上再創新 " 的源動力。

在日本企業還算輝煌的八九十年代,這種 " 匠心 " 能夠讓所有人團結一致地引領公司走向輝煌。

但是在當下的滯漲期,員工隻需要完成本職工作就好,創新、突破受到打壓甚至孤立,動力不足導致能力不足,日本企業制度嚴重僵化," 匠心 " 在當下語境就有種 " 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懈怠 " 的意思瞭。

公司實力一成不變地原地踏步,但是客戶的要求卻步步緊逼。老板出於對客戶關系的忠誠,出於業績的壓力,給客戶許下承諾;管理層出於對老板的忠誠,堅決地把無法完成的任務頒佈下去;中層出於對管理層的忠誠,決定和基層員工一起,想辦法糊弄過去;基層員工出於對上司的忠誠,明知不可以而為之 ……

我們造假,主觀上就是要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生產 " 假貨 ",知道這是不對的,但是來錢快。" 我知道這不對,可不就是為瞭生活嘛。"

日本人造假,參與造假的人,即使有非常清晰的認知力,也沒有人公開質疑當初制定目標時的 " 錯誤 ",隻是默默地成為這個巨大錯誤的一份子。——絕對的服從,這是日本職場的潛規則。如果一個人因為 " 與上司據理力爭 " 而被辭退,大傢第一時間的想法會是 " 他怎麼能頂撞上司 ",而不是 " 他說瞭什麼,究竟誰是正確的 "。

雖然隻是《Legal High》中雅人叔教導我老婆人生道理的一句臺詞,卻是絕大部分日本人的價值觀。

比起對錯,日本人更在意尊卑,——強者即真理。" 美國人戰後接管日本是對的,因為美國戰勝瞭日本,是強者,是永遠正確的,變著姿勢舔;中國人沒有真正戰勝日本,是弱者,所以他們對慰安婦的控訴是錯誤的,他們任何對二戰的抗議都是錯誤的。"

孝順可取,但愚孝不可取。匠心可取,但 " 愚匠 " 不可取。造假者,都是 " 愚忠 "、" 愚匠 " 之人。

抱著老一套工作方式的日本企業,可以說生命已經在倒數瞭。造假隻是一個表象,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這些企業有各種各樣束縛著人的制度,培養出一大票屍位素餐的職業人,幹著各種瞞而不報的勾當,為瞭明哲保身相互庇護相互欺瞞。

當然,不是任何一個日本企業都是如此。那些見過大場面的,接受瞭現代化公司改造,執行現代化管理制度的那些企業們,就會更有活力。像那些國際化程度高的公司,索尼、豐田等,大公司輕架構,決策高效,內耗低,創造力強,就比較容易在動蕩的大環境下生存下去,甚至成長為世界巨頭。

他們的匠心用對瞭地方:改變世界。而如果隻是用來守護自己偏安一隅的所謂尊嚴,還活在 " 我們是僅次於美國的強者 " 的幻想而止步不前,這樣的 " 醬心 ",不要也罷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