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紛紛轉型智能出行公司,跟我有什麼關系?

01-26

長輩們近來總說:這世道變得真快。連不甚接觸互聯網,以電視新聞為主要信息渠道的他們都覺得世界發展快,那麼整日撲在互聯網上的我們這年輕一輩,更是覺得日新月異,而且變化經常是從你以為會穩如鏡湖的地方出現。

過去一兩年,全球各大車企陸續開始宣佈向 " 智能出行 "" 移動出行 " 轉型,剛剛過去的 CES 展上,豐田宣佈正在由汽車公司向出行公司轉變。今年 1 月份前不久,廣汽新能源也有類似的動作。然而實際上在更早以前我們所熟知的各大車企,幾乎都已經開始佈局出行服務。

智能出行公司是什麼?

要把這個事兒講清講細瞭挺難,但簡單粗糙地理解就是:造車的打算搞租車服務瞭。

也就是說,在將來,車企很可能不隻是賣車,還會提供出行所需的服務,變成一個個 " 出租車公司 "。當然瞭,不是現在路上跑的那種出租車,準確地講是汽車出行服務供應商,可能會包含出租車、車輛租賃、商業物流等。就如奔馳的 car2go,投放大量 smart,搞瞭一個汽車版的共享單車。

延伸閱讀:汽車分時租賃體驗 真能不用買車瞭嗎?

其實從 Uber、滴滴占據我們出行生活的重要途徑後,就越來越多的車企乃至於蘋果、谷歌等互聯網企業開始加入搶奪出行服務份額的行列。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歸根到底還是科技改變生活。

汽車廠商為何向智能出行公司轉型?有什麼好處?

大數據和高速通訊的成熟應用,讓出行服務變得更加便捷,也讓出行服務業變成瞭一座更大的金礦。

4G 以及即將到來的 5G,通信效率和穩定性越來越高,現在我們可以用手機就可以隨手招來一輛出租車,靠的是精準的定位和高速通訊。未來傳輸效率更快以後,說不定遠程駕駛會比無人駕駛更快到來,司機隻需要坐在傢裡,就可以像玩《歐卡模擬》一樣工作瞭

百度搜索:200 公裡外遙控推土機

大數據技術則可以通過收集各種信息預測擁堵,幫助政府、企業和個人提高交通效率,降低擁堵、提高利潤和便捷度。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使用出行服務的用戶都會被分析,成為大數據分析的其中一個因子,或者一個廣告受眾。

再進一步,等到無人駕駛技術成熟以後," 出租車 " 公司們就不再需要雇傭司機瞭,不需要付出大量人力成本,而且不知疲倦的機械顯然更加可靠。

其實有不少影視作品中都已經有對未來出行的展望。

最經典最接近預期的就是《熱浴盆時光機 2》中出現的無人駕駛 smart,無人駕駛、不屬於任何人、招手即停、下車即走

這其實就是梅賽德斯奔馳的植入,也是他們對未來出行服務的預測。

當然車企的野望肯定不止普通出行,商業物流乃至商業地產都被盯上瞭。

在《黑鏡》第四季的《致命鱷魚》這一集中,出現瞭一個無人披薩車,用戶想吃披薩,隻需用手機下個訂單,就會一臺無人駕駛的車來到身邊,用戶隻需要打開對應的格子就可以取出自己預定的披薩,而且是新鮮剛出爐的。其實這就是一種帶輪子的自助披薩烤箱,想必達美樂(知名披薩外賣連鎖)一定很感興趣。

《黑鏡》第四季《致命鱷魚》

而豐田在 2018CES 展上發佈的電動汽車 e-Palette 概念車,就展示瞭這種概念。這種無人駕駛車不僅可以服務於移動出行,還可以用於物流、移動商店,也就是說它可以變成移動的咖啡店、便利店、鞋店等。

點擊圖片查看《2018 CES 展:豐田 e-Palette 概念車亮相》

再近一點的,如我們的自主品牌廣汽新能源嘗試的 25hours 體驗中心,拋棄傳統 4S 店,打造瞭一個以消費者為中心,由 " 車、樁、網 " 構成全新的出行生態圈。這是以現階段技術水平上,將車輛充電的空暇時間轉換成娛樂消費的一種模式

雖說都還是概念或者嘗試,但從目前的技術發展來看似乎也不遠瞭,各大車企以及相關科技機構都在不遺餘力地投資無人駕駛技術,畢竟越早一天成功就越早掙錢,這是滿滿的動力。

對於車企來說,成為出行服務商並不意味著放棄造車,而是利用本身的深厚優勢資源開拓一篇新市場。購車說到底還是一筆大消費,一般消費者五六年換一輛車就算比較勤瞭。而售後的保養維修業務車企能拿到的利潤畢竟少瞭些,且市場競爭又大得很。

如果成為 " 出租車公司 " 呢?這就等於掌握瞭一個完全自主的渠道,投放一萬輛車就等於投放瞭一萬個高頻率賺錢的平臺,雖說每一筆利潤小,但架不住細水長流。

但每一輛又不隻是一個簡單的 " 出租車 ",它還是一個平臺,最基礎的是可以投放廣告,現在坐出租車的有幾個沒見過車上廣告的?

出租車內廣告

更進一步,未來的無人駕駛車必然是需要通過手機這樣的移動終端獲取服務的,那麼每一個用戶的身份信息、消費數據都會被收集,可以用於針對性投放廣告,讓用戶可以買到更滿意的產品(讓商傢更方便地賣東西),也可以用於商業研究和政策研究,這是一筆巨大的金礦。而這並不是構想,這就是現在正在發生的,Uber 就曾經基於用戶出行數據發佈瞭一個餐廳榜單。

對於大環境的好處在於,商業更加發達,司機下崗的同時自然也會創造大量崗位。交通效率更高,就像《熱浴盆時光機 2》裡講的,大量的人們不再需要購買車輛,大大提高瞭車輛使用率,減少擁堵,更加環保

相比蘋果、谷歌、傳統的汽車廠商在智能出行方面具有哪些優勢?

知道商傢為什麼喜歡推 " 一條龍服務 "" 套餐 " 嗎?因為看似總體價格更低,但實際上等於是將原本需要單獨宣傳的服務給捆綁賣出去瞭,省下瞭可能會占據價格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推廣成本。

車企搞出行服務,最大的優勢就是車是自己造的,維修保養也有成熟的體系,於是車輛以及使用成本非常低,而附加在車輛上的消費業務門檻並不高,稍弱的可能就是軟件方面不如互聯網企業。這就等於是提供瞭一條龍服務,肉爛在自傢鍋裡。

而滴滴、Uber、蘋果和谷歌等互聯網企業要做智能出行業務,最大的優勢自然是在軟件以及大數據方面,但問題是肯定要購入大量的車輛,而車輛又是有使用壽命的,這一項資產的成本就會非常高。

而進入汽車制造業又沒那麼容易,汽車制造作為一項技術密集型產業,是現代工業桂冠上的寶石,是個需用多領域復雜先進而又尖端的科學技術才能進行工作的產業。老牌車企多年經營下來已經坐擁數量龐大的專利,形成瞭巨大的專利知識產權壁壘。論壓低制造成本,恐怕遠不是老牌車企的對手。

對於我們每個普通人有什麼影響?

智能出行企業的爆發點無疑是無人駕駛成熟的那一天,這一天預計不會遠瞭。

這意味著,我們可能不再需要購買私傢車,我們可以在上班途中的車上就餐甚至洗漱,所以可以住得遠一點,房子便宜點,也不再需要車位。而對於喜歡駕駛的人來說,就可以直接選擇喜歡的跑車、越野車,不再需要為瞭全傢的出行需求妥協而選擇一臺中庸車型,私傢車或許真正變成瞭玩具。不在需要司機意味著失業,但小型商店車卻也意味著更多的就業崗位。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